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210709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好科技。“科技向善”理念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技术的尺度,把技术规则体系纳入由法律、伦理所构建的社会规则体系中,以造福人类为准则。

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性之善”。

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高铁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满足国人粮食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国外。这些都是“科技向善”给人民带来的福祉。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规范科技伦理秩序、解决科技与伦理风险冲突,敬畏“人性之善”,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治理以社会为重心,彰显“治理之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上海努力打造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品牌让市民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网通办”改革用科技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大大挤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上海的“两网”建设不只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将会推动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理解“科技向善”,才能创新治理体系,增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效能,从而提高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与绩效,彰显“治理之善”。

科技进步以人类为圆心,尽显“人类之善”。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依靠科技,对全球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与世界各国共享病毒基因组信息,开展疫苗研发国际合作等,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在2022年正式运行,届时将为全球所有国家提供科研服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充分展现了我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人类的幸福和美好生活为目标,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科技进步展现的“人类之善”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福祉,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科技的高度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外卖骑手被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让“超级智能”或多或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损害。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福祉的同时,也正在接受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摘编自周赛君《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向善”理念》)

材料二:

科技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露出它“恶”的一面。今天商业洪流裹挟着科技浪潮,如何有边界地创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时,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正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向善:为创新搭建“伦理软着陆机制”。客观来看,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在一开始就从伦理角度去审度,减少危害和风险,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一项创新技术究竟会带来什么问题和弊端,一开始是不太明确。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公众会有一种伦理恐慌,比如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领域。

由于技术迭代速度快,如果缺乏前期的伦理介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监管层的介入,会导致产品服务难以运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大的损失,也是焦虑所在。现在强调“向善”的伦理维度,实际上是给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伦理软着陆机制”,避免引发隐性的、刚性的价值冲突。

“向善”需要内部平衡和外部监督。

企业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意味着“善”成为评估技术、产品、服务的重要价值和维度。这意味着在进行创新时,需要做利益权衡,要综合技术和伦理的复合性。有一些产品在设计时也会通过AB测试等方法,来寻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流量、点击转化率等,甚至为了这一目的而不惜牺牲用户的相关权利。

这时,政府、公众以及媒体应该有更强的权利意识,以及伦理道德上的价值敏感性。每一个人在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时,也要学会反思,权利是否被侵犯或者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别人的权利。这需要公众的觉悟,也需要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比起看得见的恶,隐性之恶更值得警惕。

“科技向善”并非仅仅是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筹资做公益,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寻找失踪儿童,或者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更关键在于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比如游戏造成的沉迷问题,短视频内容减弱人的专注力,电商、外卖平台带来的包装污染问题等。虽然,游戏、短视频平台都对用户提醒可以设置“青少年模式”,但是,这种希望用户主动设置的选项引导效果有限,只是为了规避风险和责任而已。

(摘编自陈茜《科技向善,善从何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好科技。
B.上海的“两网建设”,不仅创新了技术手段,还创新了管理模式、重塑了行政方式、变革了体制机制、推动了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
C.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还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福祉,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科技的高度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有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去克服科技发展中“恶”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平台大数据杀熟、外卖骑手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表明在智能化时代,人们正在面临着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B.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在一开始就从伦理角度去审度,就能避免企业产品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避免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
C.企业为了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不惜牺牲用户的相关权利,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就做了利益权衡,综合了技术和伦理的复合性。
D.“科技向善”不是要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是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科技向善”观点的一项是(     
A.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
B.游戏制作公司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游戏,除了游戏IP的打造,还聘请了大量的心理学专家参与游戏设计,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沉浸感,普通用户很难抗拒。
C.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利用基因疗法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尝试将这一方法用于治疗胰腺癌、卵巢癌等。
D.南京白领黄佳告诉记者,自己刚搜索、网购某个产品后不久,电商平台就“铺天盖地”进行相应推荐,相关广告、同类视频就会扑面而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实现“科技向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 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 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 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

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材料二:

“ 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 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 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 ”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

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 ”。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 ”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 ”与“现象 ”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
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
C.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
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
B.中国哲学思想中没有思辨,取而代之的是修身养性、明辨义理等与修身和伦常相关的内容。
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
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
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
2024-02-16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是民俗学原初而经典的研究对象,乡土研究是研究中国民众文化之根的基础。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与乡愁情绪的助力下,中国在城市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产生回归乡土的后现代思潮,出现逆城市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返回乡土,返回田园,虽然返回的动机、方式、路径各有不同,但他们形成一股返乡的潮流,振兴乡村日渐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大约有三类人返乡。第一类是为纾解城市病的困扰与寻找乡野新鲜生活的城市普通人。他们是乡村的观光者,是回归乡土的主流人群。第二类是寻找文化资源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角度考察乡村,虽然有各自的追求与工作任务,但目的都是重新肯定乡土的价值,提供振兴乡村的思路与方案。政府部门与专家学者合作,评估乡土村落的价值,依照空间形态与生活价值进行选择性的保护,确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等;同时根据乡村经济文化特点,寻找乡村脱贫与致富之路。第三类是寻找资本利润的城市企业家。他们看到了乡土生活的商机,将城市闲置或利薄的资本转移到乡村,发掘、转化乡土生产与生活资源为新经济产品,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传统乡土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推广,乡村旅游景区的打造,服务乡村旅游的民宿经济等,正成为吸引社会企业关注的热点。这三类人汇成返乡的重要力量,形成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景观。

其实还有第四类人,那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者与艺术乡建者。这些乡建者对于村落充满热情与想象,带着美好愿望改造乡村,与政府合作推动、与民众互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愿景,这为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美乡村愿景对乡村提出的不仅是生态宜居的物质生活环境,更看重的是和睦和谐的社会环境与相互关爱、充满人情的新伦理生活。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返乡的乡贤作用十分重要。乡贤是走出乡村又返回乡村的社会精英,他们挚爱乡土,熟悉乡村,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治理经验以及人脉资源,而且具有公正奉献的良好个人品质与建设乡村的热情,是引导中国乡村变化的重要人力资源。21世纪初,与乡贤等离土乡民重新返回乡土的身体移动同时,中国发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将传统农业文明的优秀成果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数千年农业文明累积的乡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重大的文化进步。

在全球化背景下,乡土在变化,我们看待乡土的眼光也在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乡土正在被重新认知,重新定义,乡土成为与城市相对照的镜像。我们对于乡土的认识与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论述的乡土乡情已经明显不同,但我们继承了费先生对于乡土以及生活在乡土上的那群人的情怀与文化理解。

(选自萧放《重返乡土:中国乡土价值的再认识》)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城市,走上了新农人这条道路。他们放弃了高薪职位、舒适的生活环境,选择在乡村里劳作,种植蔬菜、养殖家禽,过上了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新农人并非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有些是从城市里来的。他们抱着一颗爱农耕、爱大自然的心,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起初,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农业知识不足而遭遇不少挫折,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技能,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劳作生活。与城市里忙碌、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相比,新农人的生活显得更为宁静、慢节奏。他们可以在清晨起床,呼吸新鲜空气,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天的工作之后,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农场里采摘蔬菜、享受天然无污染的食物。这样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能够带给人们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然,新农人的道路并不容易,他们需要面对很多挑战,比如农业知识的缺乏、技术手段的落后、市场竞争的激烈等问题都需要他们去解决。而这些困难也正是新农人成长的机遇,像莲商会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新农人,通过莲商会帮助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逐步地获得成功。

新农人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他们坚信,种地养殖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实现自己内心的追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农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与城市生活不同的美好生活方式。

(选自《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美乡村”不仅看重和睦和谐的社会环境与相互关爱、充满人情的新伦理生活,更看重的是生态宜居的物质生活环境。
B.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优秀成果,已经成为数千年农业文明累积的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人的文化遗产。
C.我们对乡土的认识与《乡土中国》中论述的虽然不同,但对于乡土以及生活在乡土上的那群人的情怀与文化理解却与费孝通先生是一致的。
D.新农人追求宁静、慢节奏的生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宿因其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而广受游客欢迎。对推动农业休闲、山地聚落观光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企业家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
B.因大量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无人耕种而荒废,土地使用权流转增加了土地所有者和实际经营者的收入,有利于农村发展。
C.在农村。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已不再是全能型的,不再是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而成为社会和民众的服务者,政府的职能已经淡化,可有可无。
D.走出乡村又返回乡村的乡贤,可以发挥他们建设乡村的热情,利用他们丰富的阅历、社会治理经验和人脉资源,为乡村发展做贡献。
3.下列不符合材料一中关于四类“返乡的乡贤”标准的是(     )。
A.刚刚入冬,突然下了一场大雪,大白菜价格暴涨,张老板准确把握商机,组织物流把家乡的大白菜运往城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B.安徽大学研究乡土文化的周教授春节回农村老家拜年,与当地官员研究如何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在振兴乡村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C.大学生沈雪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经营蓝莓采摘园,还为附近水果店供货,吸收了附近二十多个农民进入自己的种植园工作。
D.中国美院张教授退休后回到家乡农村,与村干部商议利用自己所长,为农村空白的墙壁画上富有艺术意味的图画,为来乡村旅游者提供更美的视觉感受。
4.下列对材料二有关新农人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农人不一定来自农村,但他们和农村人一样有一颗爱农耕、爱大自然的心,立志在农村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B.新农人的生活更为宁静,生活节奏相对更慢,这样的生活虽简单,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C.新农人来到农村,就是为了在清晨起床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听自然界鸟儿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D.新农人的道路并不顺利,很多挑战需要面对,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困难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遇。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如何理解农村的乡土价值。
2024-04-05更新 | 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北宋中期理学家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先民之“斥巧”,不是排斥或否定有关“技术”“技艺”“技巧”之“精熟”“熟练”“工巧”等,而是反对实践主体“作伪”“使用权谋”以及重视外在修饰、超越事物本身等做法。

这一文化习尚,至北宋中期发生了重大转变。其重要标志,即为周敦颐《拙赋》“尚拙”而“斥巧”思想的提出,以及邵雍、张载等人对于“巧”“拙”问题的相关探讨。周敦颐《拙赋》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其“巧贼拙德”思想,将“巧”“拙”相连,“贼”“德”对举,“贼”指邪恶、有害的品质,“德”则是关乎美好的特性。并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对“巧”“拙”范畴进行了严格界定。周敦颐对于“巧”“拙”这对范畴的系统阐释,较之其前后的北宋人物是有明显差异的。如范仲淹有诗句:“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只是从功用性方面来推扬“拙”,而尚未从体、用、文等层面予以深究。而苏辙的“以拙养巧,以讷养辩”,但也只是以“拙”“讷”为行为方式而罔顾其体用。再如彼时重要的文化领袖人物如欧阳修、刘敞、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或对于“巧”“拙”问题没有重视,或所见甚浅,远比不上周敦颐《拙赋》所具备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周敦颐《拙赋》所倡导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经过程颐、杨时、胡寅、张栻、朱熹等人的发挥,“尚拙”而“斥巧”观念从纯粹的功用性层面发展为具备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的特征,并与“求道”“向学”“为文”等相联系,成为两宋理学家颇为重视的理学命题。从两宋理学诗的总体情况来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思想及其影响下的审美理想,对理学家诗歌创作及理学诗呈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两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呈现为“尚拙”“斥巧”等理学诗主题。对“巧贼拙德”义蕴的探讨、以“尚拙”而“斥巧”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是这一类诗歌的主要内容。一些理学诗,往往把“拙”视为传统儒学的根本特征加以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理学家在诗歌批评方面,亦表达出“尚拙”而“斥巧”的思想追求。但从理学家的全部诗作来看,表达“尚拙”而“斥巧”的诗歌数量并不多。

一些理学家还以“拙”为名号,与之相联系,一些理学家以之为诗题,写作了不少诗篇。这些诗篇的内容往往以近乎注疏、笺释等形式,来阐释、说明“拙”“鲁”等话语精义。这些诗作,与彼时理学家“巧贼拙德”思想有紧密关联。

“巧贼拙德”审美理想,也在两宋理学诗形式、风格方面有所表现。在周敦颐提出“巧贼拙德”命题之后,复经胡寅、张栻、朱熹、刘宰、魏了翁等人的探讨,“拙”逐渐取得了“德性之知”的属性特征,并成为“问学”“作文”等的判断标准。由此,“斥巧”而“尚拙”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见闻之知的全面覆盖,“以拙为美”“尚拙”等顺乎自然地成为理学家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

与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相关,两宋理学诗表现出有意识地对传统诗歌艺术技巧和表现方式的疏离。一些理学家的诗歌创作,不讲究押韵、用典,也不注重字面用语的锤炼,近乎用一种随口漫吟的方式写诗。

除此之外,两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也对一些理学家的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两宋时期不少的理学诗人,其诗歌风格具有质朴、朴质、笃实、质俚等特征,这些特征为“拙”话语义蕴所统摄或包含。

宋代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话语义蕴的递相阐释和诗歌书写,对之后的理学家及其影响下的文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巧贼拙德”话语成为了宋明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范畴,实现了从哲学话语到审美话语的内涵转换,并在自北宋中期直至清代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书写或表达。此外,“巧贼拙德”话语亦形塑了后世文学、绘画、艺术等文化部类的审美标准和作品面貌,表征了理学思想对于其他文化部类的浸润或作用。

1.下列对文中“巧贼拙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承继先民使用惯例的基础上,两宋理学家在使用“巧贼拙德”及其相关、相近话语时,对其内涵进行了转换。
B.在技艺、技巧等层面上,先民对于“巧”是肯定的、赞许的;在政治伦理、道德伦理等层面上,先民是“尚拙”但不“斥巧”的。
C.先民对于“巧”“拙”话语的使用惯例,到了宋代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生成了可以被称之为“巧贼拙德”的重要理学范畴。
D.范仲淹也尚拙,他对“拙”的理解与周敦颐的阐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欧阳修这位文化领袖的理解就与周敦颐完全相同。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作为技巧与方法的聪明、机巧等,往往与昏暗、自痴相联系,与“求道”毫无关联。
B.承袭程(颐)朱(熹)理学的宋代理学家王柏,认为诗歌创作还是需要刻苦用心于琢句炼字的。
C.在一定程度上,先民之“尚拙”“斥巧”,重在推崇“质朴”“本真”等人性之“善”。
D.两宋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的多方探讨,对彼时理学家及受其影响的文人的诗歌书写等产生了影响,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理学、诗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文化部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3.“巧贼拙德”思想对宋代理学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1-10-24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