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85 引用次数:95 题号:21082221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簠簋,指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B.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也称“服除”。
C.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D.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宋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
D.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2022-02-15更新 | 192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B.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
C.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
D.鼎,古代专用于表示祭祀的器具。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
2022-05-07更新 | 695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按字数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风格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按段落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或四叠。
B.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此外,鸿雁意象还可指代书信、灾民等。
C.济南二安指宋代词坛“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字易安)与“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字幼安),二人同为济南人。
D.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常借助比喻。
2022-06-19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