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 表现手法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7 题号:21125722
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远及近,由城外到城内,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双关,“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23-24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表现手法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作者收复中原的决心已经没有先前强烈。
B.《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虚室”不是“家境贫寒”的意思。“虚室”引用《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之意,意思是人能心境清虚无欲,则道心自生。由此可见,“虚室”是比喻,喻指澄澈明朗、心无挂碍的心境。
D.《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对梦境的描写,从奇丽壮观的海日到静谧幽美的湖月。从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到曲折迷离、千岩万转的道路,境界愈转愈奇,愈幻愈真。
2023-01-05更新 | 47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这首诗表达了韦应物对亡妻的悼念之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

子规啼

韦应物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2022-01-28更新 | 49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2020-03-18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