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整本书阅读 > 《红楼梦》
题型: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难度:0.4 引用次数:266 题号:2113045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歌德的《迷娘》,有意思的是,歌德笔下的迷娘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但是,二人在生活环境与思想性格上都有巨大差异。

试通过人物比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迷娘在生活困顿时曾是马戏团的演员,在西方,一个人如果遇到困难往往会求助某个团体。但是,在同时代的中国,林黛玉在遭遇家庭变故后,却选择投奔贾家。试通过《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解释黛玉这一行为。   
(2)迷娘表达爱情的方式直接而热烈,而黛玉却完全不同,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试举例说明黛玉是如何向宝玉表达爱意的。   

相似题推荐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作家来说,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唤起人们对不写的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但这些艺术中的不写之写,在《红楼梦》中是显著存在的。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

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薛宝钗作为典型的封建淑女,确实有许多的好处,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但是,这不是说这个不写之写无解,而是我们能够根据文本感受到、理解到薛宝钗的通晓时务、克己隐忍、善于决断等性格特点。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了很多,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可以说,薛宝钗的进来打断了对话符合生活里的一般情景,同时也符合艺术家匠心独运的不写之写修辞运用。

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为什么这些属于不写之写?因为这些留白、空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描写限定的,根据叙述逻辑或性格逻辑可以推演,也是作家个性和风格的延展,是属于作品的内在构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比较、揣摩、反思意识到的内容。换言之,对这些留白、空白、不写之写不做引申、联想、填补,就不算是合格的阅读、欣赏、品鉴。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体现了作品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
B.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作者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关联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它不是指凡是没有写到的,也不是指所有的空白。
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作者的“写”限定了读者的理解和联想,而“不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动力与兴趣,这与文本的开放性与自足性、自洽性有关。
C.“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A.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B.此时无声胜有声。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材料二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也在现场,但她的神态却“缺席”,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曹雪芹这样处理的原因。
2024-01-20更新 | 230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较难 (0.4)

【推荐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回写道:

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里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①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碗的饭呢。②你皆因年小时节,托着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③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④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的。

(1)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刚出场对女婿说的几句话,逻辑清晰,表达得体。请依次分析上面4句话的精彩之处。
(2)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一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结合全书,请你简要分析刘姥姥这个人物的作用。
2024-01-27更新 | 257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道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头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等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儿!众人方停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不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看她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箸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

少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活。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刚才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40回,有删改。这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

文本二: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份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拉她。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那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扎挣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她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姥姥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

巧姐儿听见她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她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她请个安。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前年你来,我还和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凤姐道:不然,你带了她去罢。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拿什么给她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

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便在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来交给她。刘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个。我们村庄人家许了愿,好了,花上几百钱就是了,哪用这些?就是我替姑奶奶求去,也是许愿,等姑奶奶好了,要花什么,自己去花罢。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

(选文中的情节出自《红楼梦》第113回,抄家之后,贾府败落,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

【注】①篾片:旧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也叫“清客”。②敁敠【diān duō]:用手估量物体的轻重,引申为忖度。③不伏手:不顺手。④禽攮[ cào nǎng]:一种地方方言,粗话。意为吃饭,但姿态不雅。
1.请依据人物形象判断文本一划横线处的甲、乙、丙、丁代表的人物依次是(     
A.史湘云       林黛玉       王夫人       探春
B.探春        王夫人       史湘云       林黛玉
C.王夫人     探春          林黛玉       史湘云
D.林黛玉     史湘云       探春          王夫人
2.下列与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在荣国府看似滑稽的表演,与贾府溃败时收留巧姐的情节相得益彰,使刘姥姥的形象丰满动人。
B.文本一在细节处彰显匠心独运,通过箸、桌、漱盂、麈尾等餐饮用具,反映了贾府奢华、排场的生活。
C.曹雪芹用白描手法绘了一幅“群笑图”,八位主子各具笑态,展现了人物的不同的处境、身份和性格。
D.凤姐褪下金镯子,求刘姥姥替她祷告时用,被她拒绝了。刘姥姥没有见钱眼开,主要是因为此时贾府败落,凤姐也不似以前那样有钱。
3.请概述凤姐对刘姥姥前后两次进贾府的不同态度,并据此概括其为人特点。   
4.《红楼梦》里有一位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姥姥。作者写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尤其是详写了她第二次来到荣国府的情景。第二次,刘姥姥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这次刘姥姥接触到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都远远胜过了第一次。试分析作者在第四十回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2023-09-11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