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2113688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馀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馀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先挝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以为能。

累迁九江、东平、乐安太守,并有治迹。坐与督军争斗,髡刑五岁。输作未竟,会太祖出征在谯,闻邺下颇不奉科禁,乃发教选邺令,当得严能如杨沛比,故沛从徒中起为邺令。已拜,太祖见之,问曰:“以何治邺?”沛曰:“竭尽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顾谓坐席曰:“诸君,此可畏也。”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以励之,且以报干椹也。沛辞去,未到邺,而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沛名,遣家骑驰告子弟,使各自检敕。

沛为令数年,以功能转为护羌都尉。十六年,马超反,大军西讨,沛随军,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过,其馀未毕,而中黄门前渡,忘持行轩,私北还取之,从吏求小船,欲独先渡。吏呵不肯,黄门与吏争言。沛问黄门:“有疏邪?”黄门云:“无疏。”沛怒曰:“何知汝不欲逃邪?”遂使人捽其头,与杖欲捶之,而逸得去,衣帻皆裂坏,自诉于太祖。太祖曰:“汝不死为幸矣。”由是声名益振。及关中破,代张既领京兆尹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沛前后宰历城守,不以私计介意,又不肯以事贵人,故身退之后,家无馀积。治疾于家,借舍从儿,无他奴婢。后占河南几阳亭部荒田二顷,起瓜牛庐,居止其中,其妻子冻饿。沛病亡,乡人亲友及故吏民为殡葬也。

(节选自《三国志》注引《晋诸公赞》,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B.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C.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D.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髡刑,是将人的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为一种耻辱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
B.生口,本指俘虏,后以俘虏为奴隶,即用作奴隶的称呼,如《后汉书》就有“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的记载。
C.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文官充任。
D.京兆尹,官名,汉代管辖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相当于郡太守,后因以称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沛任新郑长时,将积藏的干椹全部献给当时去西面迎接天子但缺粮草的太祖,受到太祖赏识,等到太祖辅政,被提拔做长社县县令。
B.杨沛之所以被起用为邺县县令,一是因为杨沛很能干,能够严格依法办事;二是因为太祖想以此报答当年杨沛献干椹救急之举。
C.杨沛负责孟津渡口渡河之事时,严惩了不按规矩想要回渡的黄门,太祖认为杨沛做得很对,并没有因为黄门受辱而责罚杨沛。
D.杨沛先后在各地做官,他一向不把私人进退之事放在心上,不肯以事求人,退休后家里没有余财,晚年住在瓜牛庐里面,贫病交加,极为潦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馀以补不足。
(2)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5.请简要概括杨沛为官做人的特点。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虔休,字君佐,汝州梁人也。本名延贵。少涉猎书籍,乡里间以信义畏慕之,尤好武艺。大历中,汝州刺史李深用之为将。久之,泽潞节度李抱真闻名,厚以财帛招之,累授兵马使押衙。建中初,抱真统兵马与诸将征讨河北,其双冈、水寨营等阵,虔休攻战居多,擢为步军都虞候,累加兼御史中丞、大夫,赐实封百户。洎抱真卒,裨将元仲经等议立抱真子缄,军中扰乱,虔休正色言于众曰:“军州是天子军州,将帅阙,合待朝命,何乃云云,妄生异意!”军中服从其言,由是竟免溃乱。朝廷知而嘉之以邕王为昭义节度观察大使授虔休潞州左司马依前兼御史大夫掌留后仍赐名虔休号令安抚军州大理。二岁,迁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泽潞磁邢洺观察使,寻加检校工部尚书。贞元十五年卒,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赠左仆射,赙以布帛米粟。

虔休性恭勤,俭省节用,管内州仓庾皆积粮储,可支军人数岁。又尝撰《诞圣乐曲》以进,其曰:

臣窃以陛下降诞之辰,未有惟新之曲。适遇有知音者,与臣论及乐章,探微赜奥,穷理尽性,臣乃遣造《继天诞圣乐》一曲。大抵以宫为调,表五音之奉君也;以土为德,知五运之居中也。凡二十五遍,法二十四气而足成一岁也。每遍一十六拍。可使九域之人,顿忘于肉味;四夷之俗,皆播于薰风。与唐惟休,终古尽善。臣不胜恳款屏营之至,谨昧死陈献以闻。其所造谱,谨同封进。

先时,有太常乐工刘玠流落至潞州,虔休因令造此曲以进,今《中和乐》起此也。

(摘自《旧唐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知而嘉之/以邕王/为昭义节度观察大使/授虔休潞州左司马/依前兼御史大夫/掌留后/仍赐名虔休号令/安抚军州/大理/
B.朝廷知/而嘉之/以邕王为昭义节度观察大使/授虔休/潞州左司马/依前兼御史大夫/掌留后/仍赐名/虔休号令安抚/军州大理/
C.朝廷知而嘉之/以邕王为昭义节度观察大使/授虔休潞州左司马/依前兼御史大夫/掌留后/仍赐名虔休/号令安抚/军州大理/
D.朝廷知而嘉/之以邕王为昭义节度观察大使/授虔休潞州左司马/依前兼御史大夫/掌留后/仍赐名虔休/号令安抚/军州大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指唐代设的河北道,管辖古时黄河以北的地区。
B.裨将,在古代是能够给朝廷和百姓都带来好处的官员。
C.表,是写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
D.乐工,在古代是指掌管音乐的官吏或歌舞演奏艺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虔休品德贤良。自幼勤奋好学,有才能,武功好,讲诚信,重义气,被乡邻们尊敬仰慕,也为他走上仕途奠定了基础。
B.王虔休以大局为重。李抱真死后,元仲经欲自立为王,搞得军心大乱,王虔休义正辞严的演讲稳定了军心,避免了内乱。
C.王虔休治政有方。王虔休做官时严明号令,勤恳处理军政事务,并俭省节用,使得粮仓丰满,民富军强。
D.王虔休喜爱音乐。在潞州时,让乐工刘玠创作《继天诞圣乐》,气势恢宏,节奏感强,并呈表力荐用它为德宗庆贺诞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泽潞节度李抱真闻名,厚以财帛招之,累授兵马使押衙。
(2)先时,有太常乐工刘玠流落至潞州,虔休因令造此曲以进,今《中和乐》起此也。
2020-03-12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脱脱,字大用,生而岐嶷,异于常儿。及就学,请于其师浦江吴直方曰:“使脱脱终日危坐读书,不若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耳。”稍长,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入觐,文宗见之悦,曰:“此子后必可大用。”唐其势阴谋不轨,事觉伏诛,其党称兵外应。脱脱选精锐与之战,尽禽以献。进御史大夫,大振纲纪,中外肃然。扈从上都还,帝将畋于保安州,马蹶。脱脱谏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至于飞鹰走狗,非其事也。”帝纳其言。是时,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既诛唐其势,益无所忌。帝积不能平。脱脱虽幼养于伯颜,常忧其败,私请于其父曰:“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则吾族赤矣。曷若于未败图之。”其父以为然,复怀疑久未决。质之直方,直方曰:“《传》有之,‘大义灭亲’。大夫但知忠于国家耳,余复何顾焉。”至正元年,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诏天下。脱脱乃悉更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法,复行太庙四时祭,开马禁,减盐额,蠲负逋,又开经筵。中外翕然称为贤相。诏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总裁官。河决白茅堤,又决金堤,方数千里,民被其患,五年不能塞。脱脱请塞之,以身任其事。出告群臣曰:“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而人人异论,皆不听。乃奏以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凡八月,功成。张士诚据高邮,屡招谕之不降。诏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之。至高邮,连战皆捷。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削其官爵。至正十五年,哈麻矫诏遣使鸩之。死,年四十二。

(节选自《元史·脱脱传》,有删改)


【注】①岐嶷:形容幼年聪慧。②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元顺帝支持脱脱“大义灭亲”,至元六年(1440年)三月,下诏将伯颜贬徙到今广东阳春市安置,任命脱脱的父亲为中书右丞相。因其治国不力,元顺帝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B.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C.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D.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宗是元代皇帝图帖睦尔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丞相一般指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最高行政长官,有的朝代有左丞相和右丞相之分。
C.至正是元顺帝用来纪年的年号,年号一般追求寓意美好,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太庙是供奉历代皇帝牌位、举行祭祀的宗庙,经批准也可供奉皇后和功臣的牌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脱力量过人,平叛骁勇善战。他年纪稍大时就能拉开一石的强弓;唐其势被杀后,他挑选精锐部队与其党羽作战,抓获全部敌人献上朝廷。
B.脱脱忠君爱国,敢于适时劝谏。皇帝将在保安州打猎,马突然摔倒,他乘机劝谏皇帝要多与大臣宿儒探求治国安邦之道,不干飞鹰走狗之事。
C.脱脱改革弊政,受到一致好评。担任中书右丞相后,他一改伯颜旧政,进行恢复科举、免除拖欠赋税和编写前朝史书等革新,朝廷内外称他为贤相。
D.脱脱力排众议,主张治理黄河。黄河决堤,五年堵不住决口,脱脱不顾众人反对治河的意见,上奏任用贾鲁负责治河,最后成功修治黄河堤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脱脱终日危坐读书,不若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耳。
(2)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削其官爵。至正十五年,哈麻矫诏遣使鸩之。
5.伯颜对脱脱有养育之恩,脱脱为什么要“大义灭亲”?请简要说明。
2021-01-27更新 | 1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性倜傥,轻财尚气。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梁大同中,昭达为东直后,因醉堕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乱,昭达率乡人援台,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富贵。”台城陷,昭达还乡里,与陈文帝游,因结君臣分。侯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文帝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超于侪等。陈武帝谋讨王僧辩,令文帝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画。累功除定州刺史。时留异拥据东阳,武帝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天嘉)四年,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初,文帝尝梦昭达升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酒酣,顾昭达曰:“卿忆梦不?何以偿梦?”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寻出为都督、江州刺史。废帝即位,改封邵陵郡公。华皎之反,其移并假以昭达为辞,又频遣使招之,昭达尽执其使送都。太建二年,征江陵。时梁明帝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乘轻舟焚之。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其城,降之。三年,于军中病,赠大将军。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敌弗之废也。四年,配文帝庙庭。

(节选自《南史•章昭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B.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C.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D.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古代宫殿名,因在皇宫东面而得名,后也借指居住在此的太子。
B.移文,官府用于征讨、晓谕或声讨的文书,也称为“移书”或“檄文”。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的死亡,也可用于妃嫔、皇子、公主等。
D.配享,指臣子在帝王宗庙得到附带祭祀,是古代奖励功臣的一种恩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达追随文帝,颇得信任。文帝任吴兴太守时,昭达主动谒见,结下君臣情分;文帝镇守长城,昭达多次奉命与武帝通消息,后累积功勋为定州刺史。
B.昭达忠于陈朝,不怀二志。御宴上,面对文帝询问,昭达坦陈尽忠尽节之意;废帝即位后,华皎造反,昭达将华皎派来诱降的人全部押送到京城。
C.昭达能征善战,颇有智谋。早年昭达即跟随文帝守长城,防杜龛;后又担任长山令,防备留异;征江陵时,面对梁周大军,他巧出奇兵,大获全胜。
D.昭达尽职尽责,治军有方。他为国赴战,鞠躬尽瘁,最后病死于军中;行军征战恩威并施,能以身作则与士兵共苦,又懂得犒赏将士,因此深受敬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2)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
2020-06-28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