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2114253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原早秋①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却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看,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此联直接描写了太原的自然气候。
C.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递进,诗人由太原早秋景色转入“边城月”,“边城月”是实写,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D.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写秋景,李白的《太原早秋》与《沁园春•长沙》在意境和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 李白(701-762)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
1.下列对这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众芳歇”是说光阴逝去,花草凋零,“大火流”表明天气逐渐转凉。
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
C.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D.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抒情,思念归家之情像汾河水一样连绵不断,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
2019-03-05更新 | 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
B.五、六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是夸张。
C.诗歌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
D.全诗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2.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2022-02-17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而这一点正与近体诗中律诗对对仗的要求相反。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感情强烈、想象奇特、夸张大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7-05-20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