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6 题号:211803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节选自《孙子兵法》)

材料二:

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归赵,燕军共忿。单复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皆呼“万岁”。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摘编自《智囊·兵智部·田单》)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军E视之F皆龙文G所触H尽死伤。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尽,与《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胜”意思不同。
B.无端,无始无终,与《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无端”意思相同。
C.隙,矛盾,与成语“白驹过隙”“乘隙而入”中的“隙”意思不同。
D.飨,用酒食慰劳士卒,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中的“飧”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类比论证,生动地阐述了战争中既要正面交战,又要会用奇兵出奇制胜,奇正结合,变化无穷的道理。
B.乐毅认为攻打即墨的时机不够成熟,便号令暂缓进攻,于是燕惠王就让骑劫取代乐毅成为将军,乐毅因此投奔赵国。
C.田单为了鼓舞士气,在即墨士兵们极度愤怒的情况下,亲自拿着工具,并且把自己的家人也编在军队中以抵御燕军。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作战中出奇制胜的问题,材料一主要从理论上来阐述,而材料二则主要通过作战案例来具体说明。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2)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5.田单是如何做到“以奇胜”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朱熹传

①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②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③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宋史▪朱熹传》)(有删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能言______(2)为《学规》守之_________
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合适的一项。
(1)悉而革之(     )
A. 赐予          B.改正        C.微小       D. 治理
(2)如也(     )
A. 安逸,闲适          B.快乐        C. 晚       D.以酒食待客
3.用现代汉语翻译第②段画线句。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4.第③段画线句有三处需停顿,请用“/”标识出来。
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
5.结合第②段,分析朱熹救灾成功的原因。
6.结合全文,分析本篇传记的作者是如何选取事例来表现朱熹作为一个教育家、思想家的身份的?
2023-03-29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 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注】三杨:指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以大学士衔辅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
B.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
C.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
D.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院修撰,官名,从六品,主要职责为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B.洪武,此处为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中”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大多要建元,并以年号纪年。
C.礼部,官署名,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管理国家的礼仪、祭祀、贡举、官吏任免和接待外宾等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D.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英办事周密。皇上发现石碑上有蒙古人的名字,为避免以后起事端,让王英把石碑击碎,王英不仅击碎石碑,还把石碑沉入河中。
B.王英心地善良。立过功的军队有过失,皇上下令不给他们分配粮食,官军们为此事而哭泣,王英知道这件事情后,上奏替这些人说情。
C.王英颇有才气。王英参与修撰过多部实录,皇上以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的学士来勉励王英,很多人从四面八方前来向他求取铭文碑记。
D.王英正直诚实。王英喜欢规劝别人的过错,当时的朝廷重臣“三杨”都不喜欢他,但所幸他也没有把柄落入这三人的手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2)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
5.皇上对王英有不同于其他大臣的信任,这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直接看出?
2021-09-09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行人,擢御史。严嵩父子窃政,吏部尚书吴鹏附之。定向疏鹏六罪,因言鹏婿学士董份总裁会试,私鹏子绍,宜并斥。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隆庆初,擢大理右寺丞。高拱执政,定向尝讥其褊浅无大臣度,拱嗛之。及拱掌吏部,以考察谪定向横州判官。拱罢,量移衡州推官。万历中,累官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陆光祖为御史周之翰所劾,光祖已留,定向复颂光祖贤,诋之翰。给事中李以谦言定向挤言官,定向求去,帝不问。历刑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王藩臣劾应天巡抚周继,疏发逾月不以白定向。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劾失当。因言故江西巡抚陈有年、四川巡抚徐元泰皆贤,为御史方万山、王麟趾劾罢,今宜召用,而量罚藩臣。藩臣坐停俸二月。于是给事中许弘纲、观政进士薛敷教、南京御史黄仁荣及麟趾连章劾定向。执政方恶言者,勒敷教还籍省过,麟趾、仁荣亦停俸。时已除定向户部尚书督仓场,定向因力辞求退。章屡上,乃许。卒,年七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定向初立朝有时望。后历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四辅,皆能无龃龉。至居正夺情,寓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其学本王守仁。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

(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B.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C.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D.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文武官吏的任免。
B.“隆庆”是明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
C.“量移”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D.“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定向不畏权贵。严嵩父子专权时,他上奏章弹劾依附严嵩父子的吏部尚书吴鹏的六大罪状,并弹劾吴鹏女婿学士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徇私。
B.耿定向仕途起伏。隆庆初年,他被提拔为大理右寺丞,后又因曾讥讽掌权的高拱狭隘浅薄没有大臣气度而被贬为衡州推官。
C.耿定向爱憎分明。他在担任右副都御史时,吏部侍郎陆光祖被御史周之翰弹劾,而耿定向却赞颂陆光祖贤能,指责周之翰。
D.耿定向有声望,但也受到一些非议。他经历四任首辅,能做到与他们意见相合;他给友人写信赞誉张居正而贬斥言官,受到舆论的非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劾失当。
(2)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
2022-09-14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