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常设考点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1241379
【知识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口,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
作者为什么要提及“阴沉的天气”?
2020-02-25更新 | 43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对下列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段一: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文段二: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茹志鹃短篇小说《百合花》)

A.文段一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月夜田园图,文段二则是一幅绿意盎然的竹林山径图,它们都来自“我”先前所见,都是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美好形象。
B.文段一塑造了一位活泼机灵的农村少年,与后文老年闰土的呆滞木讷形成鲜明反差。文段二将劳动场面、家乡生活写得诗情画意,与枪炮隆隆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C.两则文段的语言有相似之处,都精确朴素,不事雕琢。文段一“一扭”写出猹的敏捷和狡猾,从而衬托出童年闰土的活泼与生趣。
D.两个文段都重细节描写。文段一“项带银圈”既写出了当地风俗,又暗示闰土当时家中经济状况,文段二“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以细节写风俗、写劳动,真实而细腻。
2021-11-05更新 | 114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鲁四老爷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2020-02-2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