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知识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
B.《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C.《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针砭时弊的名篇。
D.《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
2020-11-09更新 | 557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2021-04-19更新 | 282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本文可谓是一篇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言辞含蓄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表明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人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
D.文章结尾处,作者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2020-02-13更新 | 3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