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天文历法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85 引用次数:79 题号:21293028
《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材料中的“元旦”指的是(  )
A.公历元月一日B.阴历正月一日C.阴历正月十五D.阴历三月一日
【知识点】 天文历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关于古代日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戊申,五鼓          晦:农历每月初一
B.在丁卯三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C.淳熙丙申至日          至日:夏至日
D.待到重阳          重阳:农历八月十五
2022-01-31更新 | 1309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东晋大臣,太尉郗鉴的女婿,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担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B.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在内容上,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
C.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五更指黄昏。
D.古代有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中,农历每月初一叫“晦”,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2022-04-06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016-11-18更新 | 3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