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2129795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罗兰·巴特在《文之悦》里说:文即织物。对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

②巴特所见的织文,何尝不就是王安石所讥议的编事?但是李商隐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是做得到用旧合机”“用人若己。他以一个统一的意思,让不同的文本像橘瓣一样聚焦,以己意与原典相发明,化堆垛为云烟。这两相发明的效用,在于作者互文的拼贴物,将其原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带进了新的场合。

③刘若愚曾就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众说纷纭写道:这首诗存在这么多论争,可见大多数读者都受到此诗的强烈影响,并且感觉到了诗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某一境界,尽管在描述这个境界与形容对此一境界的反应时,他们会有很大差别。一些批评家可能误解了此一诗的境界的本质,错认了他们反应的缘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应不真实。

④我们试着从互文性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一个繁复的文本总是能够唤起读者的多重阅读体验,像刘若愚说的,他们的反应并非不真实,然而有一些反应没有正确缘由,这就是误读。尽管从诗无达诂的意义上说,没有哪种阅读不是误读,一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没有哪种解释不是曲解。但读者寻找唯一正确的解释的冲动绝不会停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中国传统的笺注,大抵只注出处,认为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的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如果发生理解上的分歧,一定是互文关系挖掘不力。高阳在《〈锦瑟〉详解》一文中的看法,就代表了这种自信:我作考证,以穷极源流为尚;义山诗号称难解,但本此义一字不放过,解亦不难。

⑤也许有人会说,互文性理论从文学中抽离了现实生活,切断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要做李商隐的解人,必须寻绎他真实的生命史。可是,离开浇覆在他文本之上的盘根错节的互文关系,所谓真实的生命何从侦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不是在说鲜活的情感只有瞬间的真实性吗?个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我们最终只能依靠文本世界所保存的记忆。

材料二:

①从古人著作里收集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砌成一座象牙之塔,偶向人生现实凭栏眺望。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②我们古代批评家也指出相同现象: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惟学古人句样而已。这是讲明代七子,宋诗病情还不至于那么沉重,不过它的病象已经显明。南宋陈渊在旅行诗里说:渊明已黄壤,诗语馀奇趣;我行田野间,举目辄相遇。陶潜当然是位大诗人,但是陈渊觉得一眼望去都是六七百年前陶潜歌咏的情景,那未必证明陶潜的意境包罗得很广阔,而也许只表示自己的心眼被限制得很褊狭。

③早在南宋末年,严羽对本朝诗歌已经作了公允结论:近代诸公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明人对宋诗的批评也逃不出这几句话,例如:宋人又好用故实组织成诗,用故实组织成诗,即奚不为文而为诗哉?宋诗是遭到排斥了,可宋诗的习气依然存在。清代的浙派无一字一句不自读书创获同光体诗把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明说承袭了宋诗传统。可是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

④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得像写学位论文的博士,抄书当作诗,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里,就得先把图书馆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还有个流弊:把诗人变成有营业执照的盗贼,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是西昆体那样认准一家去打劫还是像江西派那样挨门排户光顾。


【注】①西昆:宗法李商隐的宋初诗派。此处代指李商隐。②獭祭:意指陈列。
1.以下不符合材料一对“互文性”阐释的一项是(     
A.刘勰: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
B.王若虚: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C.艾略特: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们不朽的地方。
D.克里斯蒂娃:任何的文本都是一些引文的马赛克式的构造,都是对别的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2.以下对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兰·巴特《文之悦》中对“文”理解与《说文》基本一致,这为下文综合运用中西文论做了铺垫。
B.刘若愚不否定一些批评家对《锦瑟》的反应是真实的,但并不意味着“误解”或“错认”也是正确的。
C.元好问寄希望于一部理想的权威笺注,这与高阳《〈锦瑟〉详解》中所持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D.李商隐的诗歌已经道明个人记忆是靠不住的,那么,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只能依靠其繁复的文本世界。
3.以下论证中的推理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
B.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
C.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
D.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隐逸文化理论的构建上儒道两家有同也有异。孔子所倡导的“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与老子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对人生的遭遇都采取乐安天命的态度。孟子云:“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与庄子的“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得就闲”的思想是相通的,与这种进退自曲、明哲保身的思想是一致的。隐逸逐渐由个人的处世哲学扩展到群体的生活方式,由个人的随意行为演化出群体的人生理论。

虽然隐逸思想有着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他们能用局外人的姿态和眼光来观察现实,显得更为冷静、理性、深刻;由于他们的地位接近平民百姓,因而他们考虑问题时也更加贴近平民。更重要的是,隐逸思想给世俗中失落的文人指明了一条心灵栖息之路。有的人曾把中国文人同西方文人的生活经历做一些比较,指出西方文人更难走出困境。

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给后世中国士大夫们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和仕途上失意的时候找到了一条退路。士大夫们不用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而是只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就可以过一种高雅而超脱俗世的生活。

(摘编自《孔庄隐逸文化论》,有删改)

材料二:

据法国媒体报道,终南山现代隐士半数为女性。为什么愈来愈多的女性要当隐士?

据悉,今年在广州辞去高薪工作的刘景崇(音)打算彻底独居,“我觉得(城市)生活就像永无止境的圆圈,追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车子……但最终不知要去哪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有多少人为了欲望而迷失自我,迷失心灵。找个可以归隐的地方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很可能是许多隐士的愿望。出世的生活,是为了平衡身心,获得心灵的宁静。

女性更重视身心的修行,更重视丰富灵魂的生活。女性所受到的情感困扰要高于男性,渴望心灵倾诉往往是女性的特点。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丰裕,炫耀物质生活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但一些人感到物质生活挤占了人的情感与灵魂空间,物质正在物化人的灵魂世界,于是一些渴望灵魂生活的人,逃避物质对人精神的奴役,走向终南山清修。重视身心修行,而又热爱家庭的女人,偶尔去清修几天,会收获心灵的通明。

(摘编自搜狐网《中国深山女隐士为何越来越多》,有删改)

材料三:

“蛰居族”这个术语,为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玉城所造。他在1998年撰写的《社会退缩——无休止的青春期》一书中组合了该词语,通常可用来指蛰居现象或采取该种行为的人。如今,最普遍的标准是物理意义上的隔绝、社交回避持续6个月或更久。

在日本,有50万人像当代隐士般生活着,他们被称为“蛰居族”。他们从社交中彻底抽身,通常连续数年闭门不出。人们一开始觉得该现象为日本独有9但近年来,韩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也出现了此种案例。

(摘编自《日本当代垫居者的困境》,有删改)

材料四:

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隐士可以分为政治型隐士、宗教型隐士和生活型隐士。西方也有隐居这种生活方式,虽然隐居者不能算是典型的隐士。自然文学的作者们是隐士,或当过隐士,比如梭罗、惠特曼、巴勒斯、缪尔等。

东西方隐士们并不是目不识丁或能力欠缺的凡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超常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智慧。他们并不是不能做官发财,而是不愿过那样追求名利的人生。出世与入世只在自己的内心选择,且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他们都对繁华尘世感到深深厌倦,不喜欢过社交过于频繁、被俗事缠身的生活,想要寻找世外桃源避世隐居,同时在精神上步入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隐逸净土。他们都热爱山水、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生活与修身之道,这个自然不仅是作为对象的大自然,也是“自己本来这样”的自然,自然运行之道。所以这些隐士们安静恬淡,舍弃了对物质享受的追逐。

西方的隐士们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牵绊。所以他们不拒绝名声,往往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并利用这些声誉去做影响社会的事业,比如爱默生、巴勒斯、利奥波德等。这些隐士们会把自己的隐居生活写成书籍,这就是“自然文学”。在美国,“自然文学”是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完全可以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学相媲美。美国人踏上北美大陆时就开始了创作。与之相比,中国的隐士们主张“天人合一”,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率真环境中解读人生的“真意”。但“欲辩已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写作较少,主要修身养性,力求自身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喜悦。而且中国的隐士们虽然也享有极大的声望,但他们与现实世界脱节,认为为人所识并不值得称道,宁愿做一枝无人知晓的空谷幽兰。东西方在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大相径庭,东方隐士多纯粹为了远离喧嚣而出世,属于个人主义;西方隐士多是为了入世而出世,属于功利主义。

两者在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中的“不约而同”,则反映出人类向往自由和亲近自然的本性,而这恰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弥足珍贵,求之不得的,也正是现代隐士文化重新兴起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中外隐士文化对比》,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隐逸文化由个人的处世哲学扩展为群体的人生理论,由个人的随意行为演化到群体的生活方式。
B.隐者考虑问题时更加贴近平民,正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接近平民;他们可以用局外人的姿态和眼光来观察现实。
C.作者认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给中国文人提供了困境中的退路,中国文人因而比西方文人更容易走出困境。
D.找个可以归隐的地方重新思考,平衡身心,获得心灵的宁静,重新定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许多现代女性的愿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性重视丰富灵魂的生活,受到的情感困扰要高于男性,她们渴望心灵倾诉,通过清修以收获心灵的通明。
B.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玉城组合了“蛰居”这一词语。物理意义上的隔绝、社交回避持续6个月及以上,这是广为人接受的“蛰居”标准。
C.西方隐士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超常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智慧。他们重视个人的价值,并不拒绝名声,但拒绝唯名利是图。
D.西方的隐士们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们都热爱山水,向往自由,亲近自然,舍弃了对物质享受的追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能体现西方隐逸情怀的一项是(     
A.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B.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几人。
C.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D.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4.请简要梳理材料四的行文脉络。
5.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认知,分析隐逸文化的当代影响。
2021-06-02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外部,第一人称当事人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材料二: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节选)

材料三: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D.《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D.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B.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C.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D.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4.根据材料一的观点,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的人称的异同,并说明理由。
2022-03-11更新 | 6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里“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

(摘编自钱锺书《宋诗选注·序》)

材料二: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贬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出机杼,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

唐宋诗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奇,能化实为虚,以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以作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目之所睹,身之所经,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如苏黄多咏墨、咏纸、咏砚、咏茶、咏画扇、咏饮食之诗,而一咏茶小诗,可以和韵四五次。余如朋友往还之迹,谐谑之语,以及论事说理讲学衡文之见解,在宋人诗中尤恒遇之。此皆唐诗所罕见也。夫诗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此六朝及唐人之所长也。宋人略唐人之所详,详唐人之所略,虽尽事理之精微,而乏兴象之华妙。

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摘编自缪钺《论宋诗》)

材料三: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我学西方诗是从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入手,从前只觉得这派诗有趣味,讨厌前一个时期的假古典派的作品,不了解法国象征派和现代美国的诗;因为这些诗都和浪漫派诗不同。后来我多读一些象征派诗和英国现代诗,对它们逐渐感到趣味,又觉得我从前所爱好的浪漫派诗有好些毛病,对于它们的爱好不免淡薄了许多。我又回头看看假古典派的作品,逐渐明白作者的环境立场和用意,觉得它们也有不可抹煞处,对于他们的嫌恶也不免减少了许多。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对于中国诗我也经过了同样的变迁。最初我由爱好唐诗而看轻宋诗,后来我又由爱好魏晋诗而看轻唐诗。现在觉得各朝诗都各有特点,我们不能以衡量魏晋诗的标准去衡量唐诗和宋诗。它们代表几种不同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趣味很少生来就广博,好比开疆辟土,要不厌弃荒原瘠壤,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锺书、缪钺和朱光潜都认为,唐诗和宋诗各有所长。
B.钱锺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和材料二缪钺的观点大体一致。
C.钱锺书和缪钺都认为,相较唐诗,宋诗有所发展变化;而朱光潜认为,读者的阅读趣味应该是公平的并且应是拓展的。
D.钱锺书和缪钺沉潜于唐宋诗而有独到发现,朱光潜认为要想欣赏一派诗的佳妙,应该把该诗派和别的诗派作比较。
2.根据缪钺的观点,下列关于唐宋诗的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宋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
B.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海秋菊,自留冷香。
C.譬诸游山水,唐诗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D.譬诸修园林,唐诗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
3.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概括说明与唐诗相比,宋诗有哪些特点。
2022-02-23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