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130189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未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西凉簿:谢艾,西凉名将,儒生出身,酋任主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鹰,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出长围”为下文“骄马跑空”作了铺垫。
B.颔联写射猎场面,骄马腾空弄风、苍鹰掠地逐兔,生动展现了射猎时紧张而热烈的气氛。
C.颈联写罢猎归来之景,归来时火红的根叶落满征衣,委婉表达了作者失败而归的沮丧之情。
D.全诗重于叙事,气势飞动。对仗工稳,“点”“出”“跑”“立”等字贴切自然,极富表现力。
2.同为叙述围猎之事,苏轼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几句,与本诗尾联互相阐发,请分析这几句和本诗尾联在手法和情感上的相似之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释】①耿耿:明亮的样子。②摛(chī)锦:似锦缎般展开。③漙漙(tuán):露多的样子。④“当时”二句:以陆机、陆云兄弟同在洛阳比喻自己与弟弟子由当年同在汴京。⑤胸中万卷:指博大的学问,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⑥致君尧舜: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追述苏轼兄弟二人在汴京时的抱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以及“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
B.“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一句,由自然景色转入现实人生。其后,词作由景物描写而转入追忆往事。
C.“二陆”用来比自己和弟弟苏辙。当年,他们兄弟俩俱有远大抱负,决心像伊尹和杜甫那样,以实现其政治理想。而且,他们兄弟俩“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于“致君尧舜”这一伟大功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D.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豪迈豁达之情。
2.本词结尾“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有什么异同?请从写作特点和思想情感方面加以分析。
2022-11-20更新 | 14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各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有《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苏轼此诗是他贬谪黄州期间,因读石曼卿《红梅》一诗有感而作。
1.下列选项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拟人手法写红梅迟开的原因,“怕愁贪睡”,担心自己玉洁冰清的美丽容貌不合时宜。
B.颔联“故作”二字没有丝毫贬义,红梅如此是为和谐入俗,但仍然保持了细瘦劲挺的姿态。
C.颈联“未肯”二字写出梅的孤傲,适应了寒冷的心,不愿意随着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
D.尾联苏轼批评石曼卿《红梅》诗仅作外形描写,而不能像自己一样写出神韵且只表现神韵。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019-02-22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其一)

苏轼

白发相望两故人,眼看时事几番新。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岁恶诗人无好语,夜长鳏守向谁亲。

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注]①本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反对新法外调密州期间。连续两年的旱灾使百姓流离失所。②思郢:思楚国屈原。③借秦:借秦朝乱亡,以论治政之道。④无好语:公择来诗,皆道吴中饥苦之事。⑥鳏守:贡父近丧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是唱和诗的一种,别称“步韵”。
B.“岁恶”与“眼看”两句可以看出友人与诗人对当前时事看法不一致。
C.“无好语”与“鳏守”两词简要交代了两位友人寄诗的内容,言真情切。
D.“少思多睡”一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也体现出诗人旷达洒脱的情怀。
2.诗人看似洒脱,但内心仍有所挂怀,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0-11-09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