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21340474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乡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有人甚至说,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是乡土文学史。

回头看看汗牛充栋的乡土文学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赞歌,二是挽歌。赞歌,主要是描述田园景色,讴歌风土人情,作者们回忆过去,被那种生活和经历所陶醉,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情不自禁地写出来。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精品,有佳作,作品中的那些淳朴和美好,的的确确地打动了很多读者。这是一种写法。

但是我们也看到,农耕时代已经过去,田园生活正在改变,传统秩序正在塌陷,美好事物正在消失。作家怎么办?就开始唱挽歌了。挽歌型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大多是写过去的旧风俗、旧事物,表达出无限的惋惜,无比的沉痛。

乡土,在今天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农民从上万年的农耕时代走来,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又被城市化的浪潮所裹挟,所推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着变化。也可以这样说,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进入终结阶段,原来的乡土已经改变了模样,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今天写乡土,一定要写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目前在农村,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变化非常之大。很多年后,后人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年轻人体会不到,需要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他们。譬如,宗法制度的权威在塌陷。过去在一个家族中,长幼有序、辈分分明。遇见长辈,虽然他是个小孩,在晚辈眼里却是个应该尊敬的长辈。对年纪比自己大的长辈,更是毕恭毕敬。到了族老跟前,更是大气不敢喘。而现在一些年轻人,根本不把长辈放在眼里,不管是什么叔伯大爷,只要他看不顺眼,照样敢骂敢打。过去家族里有事,就找德高望重的族老去调解,族老咳嗽一声,大家噤若寒蝉,唯族老马首是瞻。现在不行了,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或者直接上法庭控告。

(摘编自赵德发《乡土与文学》)

材料二:

《乡土本色》回答了中国乡村的基本性质。每个人都是自己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一个“伦”的格局。在费孝通之前,曾有学者以“伦”做突破口,就传统社会中的差等关系做过相关研究,比如潘光旦:格局的不同是人我之分的最主要的因素,我之所以为我,与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彼此格局的互异。而尤其要紧的,是此种互异的鉴别与体会。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礼记中讲究的“十伦”,就是在讲一个差等问题,要求“不失其伦”就是在维护人与人的交往网络中所遵循的差等纲领。虽然并不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时期都是这样,但毫无疑问,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无讼》涉及的法制化推行问题,则是基本性质在法律上的体现。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缺乏流动性。在这样的熟人生活中,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在“乡里乡亲”的交往中自然形成并被大家认可、遵守、流传下去。村里的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礼俗规则。

村民与外在的法律规则相距遥远并不熟悉,不靠专门的机构来传授,而是依靠熟人间的亲密行为习得并传承下去。这种规则是“礼治”的基础,也是乡村中常见“无讼”状态的原因——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法律介入。

法律普及入乡村的生活一大难点便是,有时尚未得到建立法治社会的好,反而先得了破坏礼俗规则的坏。中国素有调解的传统,对乡村中的大部分纠纷来说,解决办法通常不是付诸公堂,而是通过调解。

但在现在的法学观念中,调解作为中国的法律传统,是与礼治和人治的社会形态紧密联系的,不符合法治社会人们权利意识兴起和审判实践发达的潮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调解传统不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这种观念将调解与法治置于对立面上,使得法治向基层普及推进时不得不先摧毁调解制度,而带来上述的大难点。

现在的中国乡村还是乡土中国吗?果不是,那是什么?在的乡土的基本问题又是什么?怎么样来解决中国现在的乡村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乡村既是乡土中国,又不是乡土中国,应是后乡土社会。以《乡土中国》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概念,是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抓手。

(摘编自张骏驰《从认识乡土到破局乡土——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道德规范对当事人规劝,促成互相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社会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嬗变的思想内涵。民间调解具有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特点,人民调解继承了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然而人民调解必须舍弃传统社会民间调解“一味强调对社会秩序维护”的狭隘政治功能定位,建立起民众利益保护和社会稳定有序并重的调解制度,使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相得益彰,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摘编自吴德成《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的嬗变论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作家再写乡土文学作品,无论是赞歌还是挽歌,都要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一定要写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B.现在农村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这些都表明传统秩序正在塌陷。
C.“差序格局”是一个“伦”的格局,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D.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是礼俗规则,人们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这种规则使乡村完全处于“无讼”状态之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好多作家的笔触也从乡土转向了城市,乡土题材的作品开始消失。
B.今天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里面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写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C.《无讼》能为解决法律普及入乡村的困境带来启示,可以将传统的调解转化成推行法治的一个工具。
D.先有《乡土中国》才有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这就是《乡土中国》至今没有过时的原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明显体现“乡土性”的一项是(     
A.加工粮食的石磨
B.反映农事的词语
C.骑过的破旧自行车
D.收割庄稼用的镰刀
(4)乡土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乡土历史保存细节。请结合材料一说明。
(5)人民调解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作用?请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拥有的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摘编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B.终老是乡的乡民生活在礼俗社会,他们无须选择生活的环境,接触的是熟悉社会。
C.规矩和法律不同,熟悉社会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也不同。
D.乡土社会重视信用而不签契约的方式,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依然受到人们的称赞。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人类进入文明城市之后,就会阻断和乡土的精神联系。
B.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与故乡的联系,故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乡土小说作家。
C.“乡土文学”作家一律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带有浓重的“乡恋”色彩。
D.莫言立足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努力书写一个充满苦难的乡村、一块永恒的土地。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的论据的一项是(     
A.村里人出门在外,假如水土不服,很想家,可以用家乡灶上的泥土煮一点汤吃。
B.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C.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李大哥”,但是绝不会因为这原因认错人。
D.村里有人在你门外敲门,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上述两则材料的共同论题是什么?围绕这个论题,这两则材料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②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众多,如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如此。

③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         ;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能够承载他者情志、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已经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感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自是绝非偶然。

文如其人命题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表达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尺度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当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具有应然意义了。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①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②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③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达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钟书曾经做过痒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诸己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根据上下文,请在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处填入“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B.“以意逆志”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C.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得以形成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西方的“风格即人”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与“文如其人”共同揭示出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A.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当时的民风与政治状况
B.《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4.“文如其人”肯定了作品能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风格即人”关注到艺术家气质个性与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请借鉴上述理论,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具体分析。
2023-11-07更新 | 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的确可以从其与政治的关系中来进行读解。但这样的读解一旦过了适当的度,就会割裂其内在的意义关系,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东西。“鲁迅”的意义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其启蒙的意义。这是由鲁迅前期小说的启蒙主义性质决定的,但更是出于反思和克服极左路线所造成的人格扭曲、思想异化的严重后果的历史需要。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评价,突出其批判封建蒙昧主义文化的本来意义,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为思想解放开辟道路。这实际上意味着鲁迅研究已经成了打破现代迷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的历史进程。

人们对鲁迅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甚至是尖锐对立的,但“鲁学”始终占据着显学的位置。这种情形到21世纪初,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鲁迅从政治的符码、文化的符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们可以更真切地深入他内心,去体味他在历史最黑暗的时刻,在面对无路可走的绝望时,心里如何挣扎,如何反抗这绝望,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喜爱和崇敬鲁迅的读者,可以从记录他心路历程的作品中吸取精神力量去追求光明和真理,哪怕要经历鲁迅式的艰难也罢。这样的“鲁迅”,就成了一座人格的丰碑。

(选自陈国恩《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有删减)

1.结合全文,说明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读解经历了哪些阶段?
2.上世纪80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全文,说说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所说的“鲁迅式艰难”?
2016-11-18更新 | 7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