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54 题号:215451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

许浑〔唐代〕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家,残宫禾黍。陈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B.前两联首先描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然后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突出陈朝灭亡、金陵盛衰蕴含的历史教训。
C.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D.尾联照应开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变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
2.王国维在读到首联“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曾言“残、空二字可谓妙绝”,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树半晴阴”描绘出江天云树,时晴时阴的画面,给人捉摸不定、变化莫测之感。
B.“山下”“柳边”两句塑造了遥远而缥缈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凄清伤感的心情。
C.“南北别离心”一句从怀古到咏怀,从空间到时间,再现了行客的“凄凉意”。
D.“行客莫登临”中的“莫”字表达了作者登临时的孤独和落寞,劝勉行客莫要登临。
2.“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历来备受称赞,请简要赏析。
2020-11-04更新 | 29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注:①王思廉:元初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指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在描写人物上,王诗主要运用      手法,突出王昭君出塞时内心的悲苦,杜诗主要运用 手法,突出王昭君出塞后命运的悲惨。
2.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主张好的诗歌要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请结合两首诗歌中的“怨”,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昭君之怨来“出己意”的。
2017-03-14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本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长沙之时。②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⑤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贾谊被贬,失意凄凉,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B.颔联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
C.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情寡恩,何况当时皇帝对诗人。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指向当时皇帝,手法高妙。
D.尾联感叹皇朝风雨飘摇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1-01-15更新 | 3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