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 《左传》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215634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余岁,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①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如此,子何欲而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也。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②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注】①县官:朝廷,官府。②乘韦:四张熟牛皮。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A明年B贫民C大徙D皆E仰给F县官G无以H尽赡。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指假设,如果,与《陈情表》“欲苟顺私情”中的“苟”词义不相同。
B.然,是代词,指这样,与现代汉语中“不以为然”中的“然”词义不相同。
C.者,结构助词,在句子中将宾语“贫人”提到动词前面,使句子成为宾语前置句。
D.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乘”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人卜式在父母去世后,分家时对弟弟照顾有加;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十多年,拥有了田地、宅舍和一千多只羊。
B.丞相公孙弘认为卜式的做法不合常理,希望皇帝不要答应卜式捐献家财的请求,皇帝采纳了公孙弘的建议,立即打发卜式离开京城。
C.秦军经过周都城北门时,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看到这种情形,王孙满认为秦军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败。
D.郑穆公派人到客馆查明情况后,让皇武子驱逐杞子等人,于是杞子等人逃出郑国;偷袭郑国计划败露后,孟明撤军。
4.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请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卜式和弦高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候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有删改)

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缪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馀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殽

(节选自《史记•郑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殽/
B.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殽/
C.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殽/
D.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用于自言冒昧的谦辞,意思不同于乙文中“不敢谓叔詹言”的“敢”。
B.封,指“边境”,与甲文中“既东封郑”中的“封”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C.逆,迎接,义同《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后来用“逆旅”指客栈。
D.幸,是“宠爱”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故幸来告良”的“幸”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烛之武详细的分析,说明灭郑对秦不利;乙文郑国使臣以“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打动秦君。可见秦国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方才退兵的。
B.甲文以烛之武为中心叙事记言,突出其游说艺术;乙文则以时间为序全景化地展现多个历史事件,揭示了秦、晋、郑三国博弈的复杂性。
C.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在郑国“无礼于晋”之外,甲文更认为是郑国卷入了晋楚两国的矛盾,而乙文则更强调叔詹与晋文公的个人恩怨。
D.甲文中晋文公“不仁”“不智”“不武”的妙论,表现了其作为霸主的审时度势与开阔胸襟;而乙文中晋文公则无容人之雅量,尽显奸诈精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
5.请根据乙文分析“晋兵乃罢去”的原因。
2023-07-02更新 | 1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②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2018-09-15更新 | 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本文作者相传为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以烦执事(        )                                        (2)焉用亡郑以(        )
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中的“亡”相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B.朝济而设版焉
C.则思知止以D.成以其小,
4.对以下两组加点字的用法与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以无礼于晋       还也                           (2)敢烦执事       越国鄙远
A.两个“其”相同;两个“以”也相同B.两个“其”相同;两个“以”不相同
C.两个“其”不相同;两个“以”相同D.两个“其”不相同;两个“以”也不相同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6.史传文学中常常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请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本文对烛之武形象的刻画。
2022-06-2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