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整本书阅读 > 《红楼梦》 > 鉴赏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题型: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9 题号:2169743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了预示书中主要人物命运和结局的《红楼梦》曲。其中最后一支曲是: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1)画线部分分别预示了哪些人物怎样的命运和结局?请从中任选四则,简要概述。
(2)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在故事开端就以这样的方式预示了结局。这种写法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匠心?

相似题推荐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红楼梦》在艺术创作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如: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善于运用“冷与热”,在情节的取舍上善于运用“藏和露”,在艺术氛围的创造上善于运用“悲与喜”。请从上述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举例谈谈你的理解。
2023-04-25更新 | 739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填空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B. 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到:“莫失莫忘,仙寿永昌。”莺儿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 宝玉挨打后,林黛玉倍感伤心,不禁感怀身世,于暮春时节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写下了抑郁不平之气的《葬花吟》。
D. 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
E.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2023-06-03更新 | 419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选择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玉而诞的宝玉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B.《红楼梦》很多人名展现了曹雪芹高超的谐音艺术。比如“甄士隐”即“真事隐”之谐音,“贾雨村”即“假语存”之谐音,“甄英莲”即“真应怜”之谐音等。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D.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2023-07-13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