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217125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村,农业,农民永远是文学的活水之源和生存母体。没有个性的农民集体一定不能成为农业文明的支点,自然也就无以构成乡土文学的核点。鲁迅说,必须将农民的生与死,移到纸上,农民的生死就是土地的生死,就是农业文明的兴衰,就是乡土文学的枯荣。故此,接力鲁迅衣钵的汪曾祺说,他毕生都在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那些农人,去发掘普通耕作人身上的美和诗意。他以敬畏的、朴素的,不带任何理论色彩的人道去关注,尊重,并欣赏在他看来代表天道的农民。乡土文学是一卷流动的农民合照剪影。

此与赵树理的理论一脉相承,赵树理说,我所生活过来的劳动人民大海,时时刻刻起着变化,变化得使我的生活本领不适用起来。我所熟悉的海,是痛苦不堪的苦海,而后来的海渐渐甜起来。农民是中国文化奋斗精神的根性,这种精神就是生成文学的根性,这也是全部乡土文学之根。发轫于鲁迅时代的中国乡土文学寻根的动机乃源于此。一个缺失改变命运意识的群体其本身也无文学的冲动性。

乡土文学的地方主义与世界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风俗画面体系如出一辙,即农村的颜色。农村的自然颜色构成了农业文明的底色,是乡土亲情民族集体的物理家园的镜像,也是中国文化生长精神的养成所,更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生成源。在农村集合下的乡土,不仅是农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孵化的暖巢,而文学乡土更是民族集体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踏于农村的乡土之上,如同立于民族文化的命根。

绵延千年的农业文明不仅是散发着泥滋味,土气息种植精神的进化,更是根植于土壤的所有生命影像的寓意。徐霞客《游记》里人之瑰丽常在于奇远的自然与人文的哲学注释,郦道元在《水经注》描写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相生相成的鬼斧神工之妙,陆羽《茶经》中令人有力、悦志的有着仙风道骨之绝的茶名,贾思醒在《齐民要术》提及的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甚至她落(篱笆)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答之可也等一系列亦政亦农亦工亦文亦哲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写作,写尽农业文明中的中华哲学思辨,农业治理结构,民族科学智慧。

中国从古至今都处于以农立国的体系治理社会,无论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如何融入并影响这个体系,始终无法避免被农业文明的惯性驱动。这也是中国写作知识分子自始至终沉浸在作为农耕文化枢纽的乡土文化内容体系的原因。中国农村的生长精神,农民的奋斗精神,农业的种植精神,就是中国文学的源动力。三大精神与乡土文学作品输出的感召力相互支持,为中国农业文明未曾中断的延伸发挥着巨大的光合作用。这也是中国作家群体得以赓续与农民同辉同频的理由。

因此理由,中国的优秀作家从未忘记自己地之子的身份认同,随便一抹,尽是将泥土涂在脸上做标签的中国作家。莫言,陈忠实,贾平凹,张炜、韩少功等批判继承了坚实的土之力的乡土反思,以全新的农村制式框架和混合着都市气体的当代农民的人文冲突矛盾为主体叙事,将带有血腥味却又依旧残留着农民土腥味的乡土场景进行解剖,他们以暴露创口的方式为乡土之情疗伤,用伤痕、改革、反思的文学手段为特殊时代的文明进行悲剧性的探路。他们刻画的人物就是他们的思想寄生,坚信人文发展与文化自由虽然并不承认所有的习惯或习俗,但都代表着一种权利。他们执着认定他们所有的语境与话术都是价值取向表达的使用工具,随时可以置于当代历史的现场进行清晰的考辨。他们在作品中尽管有着对故乡父老以及古老淳朴民风、文化的热爱与挽留,但却是以彻底批判的反向审美达成乡土文学的写作目的。这是全新的乡土写作美质,将农民性的民族心灵与心灵抛向谷场进行虔诚的晾晒。他们集体称之为这是非余光中式的乡愁

一如鲁迅先生曾言,乡愁是批判者的思想陆地。也正是这种渗透着批判之爱的乡愁才成就了曾几何时繁荣昌盛的中国乡土血性写作。

随着新时代乡村序幕的展开,周立波式的乡土文学催生了山乡巨变的新乡土对表。周立波乡土写作现象并非应运这种巨变的时代性而生,相反,是时代性需要,从历史中乡土作家群体里精选出又一位如茅盾、郑振锋、冰心式的写作旗手。周立波笔下寄寓的时代巨变主体不是黄土黑瓦向钢筋水泥的转场,也不是黄狗布衣向宠物名牌的位移,更不是贫农向富豪的包装,而是以农业文明的精神土质向城乡文明的精神气质升级,是红色农业文明兼及绿色农业文明向新时代新生态递进的复合式三农文明。坚信在这种巨变灯光的聚焦下,中国会涌现一大批担负这种新使命的写作者。但真正的乡土写作不仅于向物理性的乡村投射灯光,更要承担向涅槃性的农村叫醒的功能。乡土,乡情,乡愁,乡恋,一定是永恒不变,不可或缺的乡土写作闭环。

(摘编自向阳《乡土文学与农业文明的接续》)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个性的农民集体成为农业文明的支点,构成乡土文学的核点,于是乡土文学成了一卷流动的农民合照剪影。
B.农村乡土给农民和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文学乡土则是民族集体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
C.乡土文学应是百科全书式的大写作,表现农业文明中的中华哲学思辨、农业治理结构和民族科学智慧等。
D.周立波乡土写作现象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笔下寄寓的时代巨变的主体是农业文明的递进升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力”“一脉相承”体现鲁迅、汪曾棋和赵树理有关乡土文学创作的主张紧密关联。
B.“如出一辙”表明东西方乡土文学的地方主义与“地方色彩”“风俗画面”体系一致。
C.“血腥味”和“土腥味”形成对比,突出部分作家作品中尖锐的城乡人文冲突和矛盾。
D.“非余光中式的乡愁”强调渗透着批判之爱的乡愁的内涵与那种思念故乡的愁情不同。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文章第三段论据的一项是(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样态,许多作家坚持对乡村的书写,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5.学校文学社开展“乡土作家与时代使命”主题讨论活动,假如你是文学社成员,请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直接取材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林庚曾在《唐诗综论》中指出:诗歌语言诗化的过程, 不止是语言的精炼灵活而已,更重要的是形象性的丰富。展开对形象的捕捉,活跃诗人们的形象思维,最广阔的天地便是大自然的景物,这就是大自然的对象化。这里的大自然应属于广义的自然,即人的生活环境,因为唐诗中不仅仅有山水湖海、花木禽兽,更有大量的亭台楼阁、宅院庭房,这些建筑描写同样是当时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写照。

作为生活居处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的本义是小路,径的;形态特征是窄与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频繁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如花径不曾缘客扫”“野径云俱黑”“万径人踪灭”“竹径通幽处等。再如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谢灵运《游南亭诗》)、紫荷渐曲池,皋兰覆径路: (江淹《池上酬刘记室》)。从形式上说被径发池相对,曲池径路相对;从内容上说共同构成幽雅之境。可见,已经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小路而具有了审美性。

为了使意象的形成脉络清楚化,采用列表方式,梳理了六朝诗歌(表1,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收诗歌为依据)和唐代诗歌中的用法。

1六朝诗歌中的用法

分类语汇语汇语汇
汇 语汇
语汇
语汇
形态、
情态
曲径1斜径1荒径5野径4修径1幽人径l
植物
搭配
花径3兰径3竹径2松径2草径1萝径1
时间、
气候
朝径1昔径1云径1
其他三径8蹊径6邪径4石径2迷径2平原径1
行径2酒径异径1涂径1

2唐代诗歌中的用法

分类语汇
语汇
语汇
语汇
语汇
语汇
形态、
情态
曲径5斜径4仄径2狭径1微径13蛇径1
野径36荒径16幽径56逸径1闲径1香径31
植物
搭配
竹径60松径35苔径28草径2樵径16兰径15
萝径14李径10药径6菊径2芳径9芝径1
时间、
气候
春径5秋径5晚径2朝径2
烟径5云径4雪径4霞径3风径1雨径3
其他三径93元亮
1岩径6迷径5虚斋
1虎溪
石径38开径7扫径11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云山’‘宫云’等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呈现在我们心镜中的,是玲珑明彻的两个物象。诗人们将两个普通的物象结合起来,并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其间,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普通的意象。同样,由一个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点缀转化为了一个个丰富的意象。竹径”“幽径”“野径等在唐代诗歌中被大量运用,并不是偶然的。正如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那样,竹径 从普通的物象进入到诗歌里,已经逐渐产生出象征的意义。诗人不仅用植物性情来表征之情态,还把士人崇尚的品格叠加在的意象上,形成了各种不同性格的径,如竹径”“兰径”“松径隐径”“野径”“逸径等。于是,便由一个普通物象转化为诗歌中的审美意象,由实而虚,完成了诗意化的过程。

三径竹径,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三径 最初指家宅中的小路。典出东汉赵歧的《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 荆棘塞门,舍中三径不出,唯羊仲、求仲从之游。这是有关三径的最早记录。由于蒋诩的高蹈和隐逸引起后人模仿,因而三径便与隐逸相关联,被认为是古代隐士的家园。最先引三径入诗文的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由于陶渊明在后代文人中的影响深远,因而出现了元亮径”“松菊径等各种说法,以至于出现了历来对‘三径’一典,多认从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的情况。另外,用求仲、羊仲之典象征友谊,如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余(乔知之 《哭故人》)用三径断慨叹敌人的离去,友情之深可见;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蒿(钱起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用蒋生径倾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可谓对三径的拓展。

竹径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实指到虚化的过程。唐诗中的竹径也有很多写实的诗句,如常建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即兴福寺,在虞山北麓,寺中有大片的竹林。由于对竹径的喜好,唐代文人在园林中开竹径,如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竹径被虚化,首先用来表现幽雅意境的构筑。后人评常建此诗指出,第二联和第三联是并列的,用几个具体意象来表现古寺的幽静。其次,竹径经常与上人”“山人”“寺院等相联系表达禅境。第三,竹径与桃源、仙家的结合更把竹径虚化了。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崔混《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竹径与桃源并列象征出世的高洁;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徐彦伯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竹径与仙家并列象征隐逸的闲适。竹径 于是从生活中的竹林小路这样一个现实性的具象上升为具有隐逸和闲适色彩的幻化意象。

由具体的生活物象转换成为审美意象,这是一个诗化的审美过程,也是文化的积淀过程。成为诗歌意象之后的,不再是普通的小路,而是含有丰富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的符号。但诗化以后的意象,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诗歌和其他的文学创作中,而是再一次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营造中,重新成为实指的物象。这一次意象重新转换成物象,不再是早期实指的物象表达,而是将诗化的载负着文人士大夫价值观的意象,运用到庭院或园林的布局中。生活中的普通物象,经过历代文人的歌咏,成为审美意象;又因它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而被再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真实物象。这种转换,使得建筑物象渐染了文人性情,从而打通了诗歌与其他物质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看到诗歌是和文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的,关注诗歌与文化大环境的联系,是我们认识诗歌本质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朱易安、王书艳《物象的诗化和意象的实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化”就是将具体的生活物象转换成为审美意象,从而丰富诗歌的形象性。
B.“径”是人们生活居处的常见物象,也是诗歌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含义丰富。
C.“三径”在唐诗中最初指宅中的小路,后与隐逸关联,被认为是隐士的家园。
D.“竹径”成为具有隐逸和闲适色彩的幻化意象,经过了由实指到虚化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中既有山水湖海、花木禽兽,也有大量的亭台楼阁、宅院庭房,这充分说明诗歌的取材并不只限于自然界。
B.诗歌中出现了,“幽径”“野径”等大量与“径”相关的意象,可见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C.由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影响深远,以至后世出现了“元亮径”等意象,并有人认为“三径”一典出自该文。
D.物象“诗化”和意象“实化”的转换使得诗歌和文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阅读诗歌时需要对此有充分认识。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两个表格的比照可以探究“径”这一意象的形成脉络。
B.“径"意象在六朝时期已初步形成,意象类型也较为丰富。
C.唐诗中“径”意象的语汇数和使用量,远远超过六朝时期。
D.唐诗中的“径”已经完成诗意化,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4.实现物象的“诗化”和意象的“实化”的关键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分别概括。
5.这是一篇研究文学现象的论文,作者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文本材料说明。
2023-06-10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科幻界的共识是,生于1963年的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三体》于2015年获得雨果奖,这或许足以证明刘慈欣已经达到“世界级的水平”。这不仅是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在世界科幻史上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意义。作为首部赢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非英语原创作品,《三体》在亚马逊网站成为最畅销的中国文学作品。我们将目光转向更大的背景,把刘慈欣的成功看作是过去十五年间科幻小说在中国重新兴起的无数案例之一。中国科幻再次兴起与当代文化、社会的改变密切相关:互联网为新作者提供了免费的发表渠道,而新的时代不仅心怀对变化的迫切渴望,也深深焦虑于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刘慈欣的笔下,崇高和神秘、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人性与情感的变数更是对照着科学主义的严肃感与确定性。刘慈欣推崇“硬科幻”,擅长将科学推想与文学幻想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科学的变化才是令小说产生惊奇感的关键。

人类与第一批已知的外星族群“三体人”之间的交锋是《三体》三部曲的主线。然而“三体人”的外貌也从未被直接描写过,他们仅仅是在名为“三体”的虚拟现实游戏中依托拟人的角色出现。人类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着周文王、墨子、秦始皇、哥白尼、牛顿、冯•诺依曼等历史人物,随着游戏的进程而渐渐了解到“三体人”的真相以及无形无质、毫无规律的三体世界。在第一部的末尾,“三体人”将名为“智子”的小型智能粒子遣往地球,用来监视人类文明。

刘慈欣描述的正是经典意义。上的康德式的“崇高”:无限、无形、无边、压倒一切,其宏大程度已然超出了人类的测量水平与感知能力。在《三体》小说最后,人类存活者开始渐渐拼凑出宇宙的故事。据说宇宙曾有十一个维度,一个永恒的、无止境的世界,仿若天堂。然而,它很快被降至十维,然后是九维、八维,一直到如今的三维。如果想要消灭整个世界,降维或者改变宇宙的物理规则是最有力的方式。《三体》第三部恰恰揭示了我们如今的三维宇宙正是战争余下的废墟,甚至可以追溯到时间开始的一刻。

(摘编自宋明炜《在崇高宇宙与微纪元之间:刘慈欣论》)

材料二:

《三体》最初于2006年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黑暗森林》和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后,该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为“三体三部曲”。作品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的故事以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第一部写天文学家叶文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三体文明”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纳米科学家汪淼进入神秘的网络游戏《三体》,开始逐步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而在地球上,面对三体人的到来,形成了一个秘密组织,并分为两个派别:拯救派和降临派。拯教派希望三体文明来解救地球,而降临派希望“三体”来毁灭地球。汪淼参加一次玩家聚会时,接触到了地球上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这个秘密组织。地球防卫组织中国区作战中心通过“古筝计划”,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拯救派和降临派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思想的图谋,获悉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稳定生存的世界决定入侵地球。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摘编自中研网)

材料三:

《三体》爆红之后的几年里,大众读者逐渐建立起“中国科幻”约等于“三体”并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粗浅印象。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在序言中有句话后来流传很广,说《三体》“凭一已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高度”。对此,刘慈欣本人倒是谦虚:“就是一本小说而已,能有什么。”然而,这不会改变《三体》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科幻IP的地位。

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大爆发,很多人说这是“划时代”的。事实上,“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已经炒了好几年。尽管万众瞩目的电影《三体》难产至今,但已确认上映两部的“中国制造”都是卖刘慈欣的IP:《流浪地球》请来“战狼”吴京主演,《疯狂的外星人》则由票房高手宁浩执导。

5至10年之后,中国或许会成为好莱坞那样的科幻影视大国,刘慈欣自己也有这样的预测。尽管科幻影视市场的泡沫同样显见,但他对于繁荣前景的乐观,主要还是基于对产业和市场本身潜力的信任,而这建立在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的大前提之上。刘慈欣说:“科幻影视化当然是好事,能适当带动小说,引起人们对科幻的兴趣,内容生产才是科幻的基础。”

(摘编自《新京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十几年间,科幻小说在中国重新兴起,《三体》是首部赢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非英语原创作品,非常畅销。
B.刘慈欣擅长将科学推想与文学幻想结合在一起,《三体》是其代表作。在刘慈欣看来,小说产生惊奇感的关键是科学的变化。
C.《三体》一共有三部,后更名为“三体三部曲”,内容就是讲述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的故事。
D.刘慈欣对于中国科幻影视发展的乐观,建立在对产业和市场本身潜力的信任基础之上,他认为内容生产是科幻的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幻再次兴起不是偶然事件,与当代文化、社会的改变密切相关,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变化的渴望等。
B.在小说《三体)最后,人类存活者开始渐渐拼凑出宇宙的故事。刘慈欣笔下的描述某些方面超出了人类的感知能力。
C.《三体》第一部写“三体文明”收到了从地球发来的信息,三体人决定入侵地球,其三体舰队向地球进发。
D.刘慈欣说“就是一本小说而已,能有什么”,表明他并不认可严锋教授的评价,对自己的作品《三体》并不满意。
3.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谈论《三体》,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异同。
2021-06-11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佛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1.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C.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D.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2.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的斗争。
B.坚持儒家立场者,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
C.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关于神的存灭,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点是相同的。
D.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
B.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
C.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融互补的局面。
D.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2016-12-13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