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217413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

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产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因此可严格地说,我觉得花是红的

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个字略去而直接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摘编自《朱光潜美学文集》)

材料二: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总是无穷无尽的,这种目光似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艺术家将这种审美的眼光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在艺术的作品里,其中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文学的表现手法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所谓的移情,是这样的一种表现手法,艺术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化去,移植到外物上,使得外物生命化,因而具有了人的情感。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其谓之曰迁想妙得”“悟对神通,其实这就是对移情最早的表述。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系统地分析了文学艺术中的这种现象,他提出的物我两忘,实际上也是一种移情。

对于移情这一观点,不单单是顾恺之,另一位审美大师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也有这方面的阐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神与物游。而这其实也是移情的另一种表达,这种神与物游的现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古诗词中。比如常见的有寄情于景和寄情于物,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这是典型的寄情于物;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这是典型的寄情于景。到了后来,探讨移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吴乔,还有钱锺书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吴乔认为情可以移景,同样景也可以移情;而钱锺书认为,心亦吐纳”“情往似赠。王紫认为,古典文学中的托物见志,实际上也是一种移情。他这样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事实上就是将自己的意志或者说是意向与情感,倾注到了中,这其实就是一种移情。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典型地运用了这样的一种范例,当然南宋流行的咏物词也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这个在历代的文学研究者中都有相关的表述,认识到了其实就是一种移情,比如孔颖达与郑康。

笔者认为,其实在古代文学中,还有一种也是移情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通感。所谓的通感,是指将人类器官的情感嫁接到外物中,这样如果运用到了诗文中,就不言而喻地将审美对象拟人化,将作者的情感完全倾注到了自己所关注的审美对象之中。这种心理情感的转化,就是一种移情,比如像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这种文学艺术的最好注解。这在枝头的红杏不仅写的是红杏生机盎然地盛开,更是作者自己心情的最为真实的写照。作者写的是红杏,而表达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自己心里的情感转移到了枝头红杏之上。

(摘编自赵丽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移情现象及其作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看待事物,常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作为标准,无视事物固有的属性,这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知觉。
B.“移情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外物,自己欢喜仿佛外物也欢喜,自己愁叹仿佛外物也愁叹。
C.陶渊明将忠贞之格赋予菊,林和靖把清寒之品给予梅,这些都是移情这一普遍经验成功运用的典型。
D.“移情”是指艺术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审美外物上,赋予外物以生命力,使它有了人的情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是红的”之所以严格说是“我觉得花是红的?,是因为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投射到了“我”能接收这种光波的眼球网膜上。
B.我们在欣赏“云”“泉”“山”“谷”这些景物时,发生,了“移情作用”,故而有云飞,泉跃、山鸣,谷应的感受。
C.顾恺之“迁想妙得”“悟对神通”是对“移情”的最早表述,而刘勰在顾恺之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与物游”的观点。
D.就文本来看,虽然古代文学艺术家认识到了“移情”的现象,也阐发了带有“移情”内涵的文艺理论,但没有提出“移情”的概念。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移情”的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淮左名都》)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材料一是怎样将玄妙的“移情作用”讲得通俗易懂的?请简要分析。
5.试比较两则材料论述重点的异同。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②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③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④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D.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吉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D.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2021-05-20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
C.《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C.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 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
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2019-02-13更新 | 6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关于陆游的艺术,也有一点应该补充过去的批评。非常推重他的刘克庄说他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来许多批评家的意见也不约而同。这当然说得对,不过这忽视了他那些朴质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发现他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种习气。他说:“组绣纷纷炫女工,诗家于此欲途穷”;又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又针对着“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但不妨共为恶诗耳!”字句有“出处”并不等于诗歌有出路。什么是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视的是下面的主张。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又说:“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换句话说,要做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妆画虚空”“扪摸虚空”原是佛经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禅宗的口号。陆游借这些话来说: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境”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至于他颇效法晚唐诗人而又痛骂他们,很讲究“组绣”“藻绘”而最推重素朴平淡的梅尧臣,这些都表示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更严的要求,悬立更高的理想。

(选自钱锺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1.从这段文字看,陆游的诗歌有哪些艺术特点?
2.请具体解释“法不孤生仗境生”在文中的意思。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学习写作有哪些指导意义。
2019-11-19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