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21867660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燕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

②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数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经一点儿也不差于中国文化人,但我们读完他长长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就会发现,最后还是在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

③与“圣徒”和“绅士”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还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

④“君子”,终于成了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体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标识。除了利玛窦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外,还有“骑士人格”“灵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原型”。

⑤“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谦恭地维护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⑥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⑦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都向那里滑动、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两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最简捷概括,即可称之为“君子之道”,甚至,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那里。

⑧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摘编自余秋雨《君子之道》)

材料二:

①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②“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③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君子人格,孔子在《论语》里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圣人”和“小人”。关于“圣人”,他明确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关于“小人”,他在与君子一系列比照中予以贬责和否定,比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就告诉我们:君子一方面不是难以见到、难以企及、仰之弥高,乃至高不可攀的圣人,另一方面也与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见利忘义、斤斤计较的小人判然有别。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④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⑤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论,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与当代张力》)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精深而全面,完全不比中国文化人差,但他暗中固守西方人格模式,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
B.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还有不少,其中“君子”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所以“君子”包罗万象,非同小可。
C.世界各民族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
D.儒家对“君子”人格的维护与设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这个词在西周时期早已流行,孔子将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崇德向善的人格范式。
B.“修己”是成为君子的途径,而成为君子是“治人”的前提,这说明儒学是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的。
C.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直接言明“做什么、怎么做”,具有“实用理性”精神。
D.《论语》中的“实用理性”精神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有助于为全社会培育和塑造更多的君子人格。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层层递进,先说各民族具有不同集体人格,再论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是“君子”,进而论述儒学“君子之道”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
B.材料二第五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并指出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C.材料二论述“儒学是君子之学”,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论述儒学具有“实用理性”的精神,则充分彰显了君子文化的当代现实意义。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表达了“做君子”的追求,都肯定了“君子人格”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如果让你在“践行君子人格,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上发言,倡导全班同学践行君子人格,在班级营造君子之风,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2023-11-03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数字主权与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相伴而生,其本质是有效规避新型安全风险,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不推动、不加快步伐就可能丧失在这一领域已经获得的宝贵机遇。中国是全球数字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但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核心软硬件严重依赖进口,“基础不牢”的现象严重存在。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的“数字基建”存在巨大风险和隐患。如果数字主权无法保证,数字社会就难以健康发展,国家发展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数字主权的核心是技术主导权,首先,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效维护数字安全。其次,掌握数字主权必须要掌握规则制定权,并形成持久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事实上,关于数字主权的一系列规则都是在拉高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方面的准入条件。但如果以各自“小盘算”为基准制定规则,就会演变为新的数字保护主义,可能反而作茧自缚,不利于数字主权的实现。

数字主权是国家主权在数字空间的一种延伸。欧盟视数字主权为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欧盟的数字主权实践有三大特点:一是在数字发展、数字治理方面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加快实现技术自主、摆脱产业依赖、构建全球数字竞争优势:三是高标准制定数字安全规则。欧盟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我们认识数字主权发展脉络、内在规律及其现实影响。

美欧等主要国家数字主权的整体策略不尽相同,其根本是为国家核心利益服务。面对新兴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全面追赶和部分反超,美国举全国之力重构“数字霸权”的全球战略。欧盟作为数字主权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塑造全球数字规则引领者角色,期望抑制美国“数字霸权”,维护自身作为“世界一极”的地位。数字主权不仅是经济概念,也是价值观念。如不积极应对,中国不但将在数字经贸领域面临巨大的合规性改造成本压力,造成企业的新困境,而且将引发西方国家针对数字化产品的新制裁和更频繁的贸易争端,甚至将升级长臂管辖来挑战中国立法、司法、执法主权。

美欧虽然通过新技术驱动以及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强化数字主权方面的软硬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比如,美国推出的网络弹性工程并非无懈可击,如缺乏架构统领的技术体系,使得各项技术手段和措施无法形成整体效应。欧盟出台的一系列数字主权安全法案同样面临平衡多方矛盾的“两难问题”。以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例,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安全标准对域内外的影响是同样的,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该条例推出后,欧洲初创公司近年的直接投资下降了36%。

可以预见,中国在数字空间面临的安全风险将十分复杂,虚拟世界的斗争博弈长期而艰巨。强化数字主权、构建数字空间安全屏障,关键是要走出一条中国式数字化的新路。中国式数字化发展,一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发展。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瞄准国家需求,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三是敢于吸收一切先进技术,用“中国方案”汇聚更广泛的朋友圈。四是推动有针对性的政府行动,以实现引领性“中国技术”与超大规模的国内大市场的良性互动。五是切实保障国家安全,树立发展与安全协调推进的“中国标杆”。

(摘编自邬江兴、邹宏、张帆、尚玉婷《数字主权与国家安全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处在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对这一状态的任何破坏,都构成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国家文化安全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其形态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变化,数字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化发展、数字社会出现,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然而,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数字化在改变人类社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同时,在解构、重构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也会带来相应的反作用力,构成对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威胁。由数字化引发的社会生态和社会环境变化加剧,数字社会数字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当数字化改变人类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存在形态时,它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文化生态,引发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数字文化安全。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推进,数字安全风险加剧,数字文化安全将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形态。

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阵地。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过去的单一产业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基于数字内容实现了技术、组织和资本的跨界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业态,即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明确的多重属性。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通过生产、传播向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大众通过文化消费形式与数字文化产业产生关联: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有意识形态功能,通过数字文化消费,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在国家数字化战略下,数字文化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成为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生态必然随之发生改变。

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数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密切相关,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

(摘编自李林《数字文化产业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转型中,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及国家发展利益的有效维护,需要我们筑牢数字化基础,保证拥有数字主权。
B.传统国家面临着新兴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全面追赶和部分反超,它们之间将存在长期而艰巨的虚拟世界的斗争和博弈。
C.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文化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形态并不是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D.在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文化消费形式将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生态的改变而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摒弃那些拉高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方面准入条件的规则,新的数字保护主义才可以避免,数字主权才能得以实现。
B.如果国家文化安全处于危险的状态,那么国家安全就会得不到重要的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会受到影响。
C.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因此对数字化解构、重构现代社会,数字化改变社会生态、社会环境的评判难以有客观标准。
D.只要文化业态从单一产业发展成多个产业的融合,并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数字文化产业这一新文化业态就可形成。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5段引用中国古语,并列举欧洲初创公司近年直接投资下降的事实来论述观点,形象有说服力。
B.材料一最后一段四个以“中国”为修饰语的短语,强调了我国数字化发展应是“中国式”的,态度鲜明。
C.材料二第2段侧重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了数字化催生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这一观点,具有针对性。
D.材料二基于“国家文化安全”“数字文化安全”“数字文化产业”等概念,逐步展开阐述,论证思路清晰。
4.在论述国家安全时,材料一阐述美欧在“数字主权”方面的做法,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5.如何促进数字文化产业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4-01-18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针对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在知乎社区内,排在内卷化话题讨论区最高位的问题几乎集中在对于这一概念具体所指的释义上。或者说,内卷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意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的解构与重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于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卷化总结概括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诸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更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旧问题,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社会竞争的压力并未伴随着全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得到抑制,反而被不断地加剧,在这一背景下,“高学历”标签在就业市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锦上添花之物沦为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其“身价”同样亦相应地快速贬值。

⑥在此基础上,内卷化所映射出的,由诸多个体的内卷化所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成为一种足以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并同白领群体们所面临的无奈而迷茫的处境高度契合。

⑦内卷化一词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大众对于既有社会问题的反思欲望正在逐渐激活,但即便如此,相关讨论仍存在诸多局限之处。一方面,滥用内卷化一词对各类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做法仍略显牵强,即便是在专业的社会科学领域内,面对流变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及其林林总总的症结,没有任何单一的概念拥有对其一言以蔽之的能力;另一方面,内卷化一词武断而过度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变得过于简单化。

(摘自冯皓辰《内卷化:一个学术名词如何赢得考生、社会和时代的共鸣》)

材料二: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内卷”成了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就像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了,也不会再变大了,从此停滞不前。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出现新的变化之前,面对这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跳脱出简单自我重复、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的圈层,实现人生的跃迁呢?

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反思自己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你才能开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避免被卷入无效的低水平重复中。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实践,去行动。换句话说,你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行动,去试错,然后通过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来对行动的方向和节奏进行调整。就像你要学游泳,不是先去找一本游泳的书,而是先下水去试着感知水的属性,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进而去调整游泳的动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学会游泳。所以,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反思。之所以行动中的反思可以对抗内卷,是因为在内卷化的时代,我们会倾向于在舒适区里画地为牢,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什么用。而行动中反思,不仅要求我们通过行动来获取认知,并且要在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获得的认知,去伪存真,改良我们的行动,然后真正地让我们的认知升级。只有你获得了人与人之间认知上的差异,你才有可能避免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人为竞争,进而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从众,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更分不清自己人生里的轻重缓急。就像别人加班了,你也一头扎进去加班,别人家小孩练琴了,你也要给自己家小孩报班,结果就进入了内卷化的陷阱。爱因斯坦曾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这其实就是一个升级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改变自身看问题的视角。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拓展出新的人生视角,发掘出一个全新的人生格局。你才有机会跳脱出内卷化的生活,从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出发,打破低效的自我重复,避免无效的竞争,完成人生的破局。内卷的一个特点是僵化,我们呆在原有的圈层里,看似在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其实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在生活的各种内卷化之下,我们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感觉人生无趣无聊。这时候,超越内卷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找到新的人生赛道,拓展自身能力圈,从而走出当下的囚徒困境,获得再次发展。

(摘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跃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内卷化”,它的内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内卷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发展到最终的固定状态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现象。
C.清代时期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所以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
D.历史学家黄宗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促进了公众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内卷化本来是个专业化的概念,但是在现在互联网的讨论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B.面对这个内卷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认知能力,让自己的认知升级。
C.内卷的特点是僵化,所以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随波逐流,看似在不断努力精进,实际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
D.作为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往往能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各项中,符合内卷化效应的是(     
A.唐三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三年换了六份工作,每次刚熟悉工作就离职,下次重新开始。
B.图书管理员赵老师工作十几年,虽然一直没有升职,但经常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C.老马近二十年在城里努力打工,长期在某家公司做保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D.刘阿姨抱怨丈夫张先生性格固执,一起过了几十年,经常督促他,他也没有改变。
4.在当下的语境中,内卷化的内涵是否发生变化?请具体说明。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现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内卷”现象?
2022-08-27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