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450 题号:219071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几岁,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的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了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她古老,并不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的红叶,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过与太庙同样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没有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得像个乞丐,而心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的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没有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从没离开过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1.文中第一段一连使用了多个地名,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其组织在一起的。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校学生会拟举办朗诵比赛,假如你将在比赛上朗诵这段文字,为了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你会如何处理以下两句话?请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朗诵设计。
(1)我曾骄傲的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2)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 (0.4)
【推荐1】《红烛》一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请运用此法,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一组句子,反复咏叹,意象任选。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2020-10-26更新 | 6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叉,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可见艾草生来就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①     :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清风过处,叶片舞动,如旗飘扬,变幻多姿,令人赞叹。

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艾草的茎呈方形,细者如箸,粗者如指。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

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这像人的筋骨,更像混凝土中的钢筋。是故,艾草们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堪当重任。艾草最宜群植。成丛成片,才有气势,方成气候。        ②      ,最好到蔓延的河滩,广袤的野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艾草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强壮蓬勃,野性张扬。大片大片的艾草,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它们列队整齐,精神振奋,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必胜气概,只需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疫战斗。

1.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夸张、比拟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排比D.借代、比喻、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艾草的植株有纯正、浓烈、持久的奇香,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0-10-03更新 | 51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那么,这个志留纪早期有颌鱼类的“摇篮”是如何得以____①___的呢?

研究员朱幼安用手机展示了一张图片,里面是像小山一样高的石堆,这就是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化石在石头上像一小块黑污渍一样,科研人员要用“慧眼”和经验将它们分辨出来。“我们是手持地质锤将石块一个个敲开的,如果用其他机械或者大锤子,一锤就砸碎了。”一旦发现鱼化石,科研人员要将其拿回实验室修复,他们先把岩石分批泡进密密麻麻排列着的醋水池里,几天后用清水冲洗,再降低浓度进行二次浸泡,直到岩石里的胶结物被彻底腐蚀掉,剩下一堆砂子。这样反复筛洗,最终得到了300公斤可能夹杂着化石的砂样。研究人员把这些砂样分成一小撮一小撮,逐一放到显微镜下,寻找微体化石的 ____②____,用细钢针一点点把鱼“剔”出来。这个过程中不能划,不能锉,一针剔下的围岩最多也就一粒沙子那么大。专业人员修化石十分精细,少则一周,多则一两年,很难____③____。

这场“沙里淘金”的历练中,人的耐心和信念很容易被一并带走,在无数个一无所获的日夜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恨不得从疲惫的大脑中拎出之前对古生物学的所有浪漫想象,一顿“拳打脚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用几个较短的语句表述材料中科研人员的工作流程。
3.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做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的辞格。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
2023-01-04更新 | 8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