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19255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以开放、包容、自由、和谐的精神,推进和维系了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文化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加深,古丝绸之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在仁爱、和平、诚信、公平、正义等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崇尚和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全球化向更为包容的方向发展,从而创新人类文明,实现全球再平衡。强有力的语言文化交流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同,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人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同。习近平说: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展现中华文化的的理想,有利于世界各文明的和谐,有利于世界各国理解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我们要坚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应让文明差异成为冲突的根源,而应使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华文化一向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善于借鉴域外文明的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建设一带一路,也为中华文化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双向的,我们要在了解和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的同时,抓住带一路沿线建设契机,因势利导,推动汉语和汉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大多渠道对汉语教学的扶持力度,提升汉语的地位影响力和通用性。

(摘编自张淳、田欣《语言文化交流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器》)

材料二:

2021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共建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日趋丰富多样,助力五大家园建设。一些东盟国家已经把汉语纳入国民教育系统,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同时,中国也在不少学校开设了东盟国家的语言科目,积极与东盟国家学校开展多方面合作。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金盛说:沟通、对话使中国和东盟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拿督哈必芭说:数字转型、技术进步会促进语言发展、促进文化理解、保护人类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说,在当今全球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通过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化交流效能,对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王立军说:新的技术为语言文化传承、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撑,建设科学、规范、全面的语言文字数据资源,对国民语文素养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字技术提供了智能化教学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个性化语言学习,为中国—东盟国家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中文学习机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张龙认为,人工智能打造能听会说的中文教师,可以实现标准音带读、语音转写成文字、科学的反馈指导、跨语言的自主学习。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建设和他的团队正致力于开发语言文化的计算性,使语义情感、民族精神等抽象事物变得可计算。他们开发的文观语义模型(WSM),是一款专注于中文语义智能评测的AI模型,为读—讲—写—评提供语言智能服务。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阶段数字技术的局限。比如,ChatGPT是一个好的基座模型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宗成庆说:“ChatGPT可以说是一个得力的AI助手,但它也有很多不良表现,如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匮乏、可解释性差、存在‘幻觉’和事实性错误等。与会专家特别强调,线上学习不能替代面对面学习和交流。

(摘编自《数字化赋能语言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材料三: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超越北美自贸区,成为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贸易红利正在显现。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至2017年已达13.4%,体量相当于欧盟内部贸易的65%。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发展贸易投资仍受到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今后应大幅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

(摘编自李晓喻《一带一路沿线已成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全面而彻底地推动全球化向更为包容的方向发展,从而创新人类文明,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人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同。
B.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日趋丰富,一些东盟国家已经把汉语纳入国民教育系统,我国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开设东盟国家的语言科目。
C.数字技术提供了智能化教学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个性化语言学习,但当前阶段数字技术仍有局限,因而线上学习不能替代面对面学习和交流。
D.“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不同区域的优势,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起了主导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更注重推动汉语和汉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汉语的地位影响力和通用性。
B.我们只有坚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让文明差异成为冲突的根源,才能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
C.提高国民语文素养教育、传承创新中华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对建设科学、规范、全面的语言文字数据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D.科大讯飞负责人认为人工智能打造能听会说的“中文教师”,那么未来语文教师在语音生字部分的讲授或许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替代。
3.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一带一路”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底,中学联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疫灾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B.材料二具体详细地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和与民众进步不匹配的问题,体现出辨证的态度。
C.材料二从民众的角度展开论述,材料三从国家的角度展开论述,两则材料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
D.三则材料从古到今、由表及里地对疫灾疫情展开论述,体现国家疫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众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建群、加群交换信息,动员自有资源,积极主动参与社区防控。
B.提出建设性批评,采取监督性行动,认识上更加理性。
C.广大民众知识不断增长,判断力不断提升。
D.辨别谣言的能力提高,主动辟谣,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信息和言论。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灾的发生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
B.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
C.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2020-05-25更新 | 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后面问题。
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
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处境呈现出急剧恶化的态势。生态、环境、自然,日益成为众多媒体经常使用的关键词。生态保护事关宇宙万物的生死存亡,事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宣传,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展也才可能成为现实。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光影媒质、数字技术和幻象特效等优势而成为塑造、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最为形象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生态影视与一般商业性影视有所不同,它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自觉地追求社会效益。生态电影的社会效益能否达成,关键在于影片的思想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否实现完美结合。目前,我国生态电影的题材已经涉及到了包括环境污染与治理、野生动植物的猎杀与保护以及反映人与自然共处共存的诸多方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还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土地荒漠化、珍稀动物保护、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直接危害等比较显在的问题,比如《沙与海》《可可西里》《大气层消失》《天狗》等影片。对于生态与环境恶化而带来的诸如气候变异、物种变异、疾病变异或者我们刚刚面对的地震、海啸带来的核泄漏等灾难深层次的思考,则往往很少涉及。
对于生态影视来说,由于受“生态”二字的约束,题材本身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关注“生态”,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等同于环境,也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珍稀动物灭绝。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掘题材深层的生态内涵,要善于从新的视角来解读常见的题材。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影片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反映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的《完美风暴》,反映未来生物变异的《哥斯拉》,反映克隆人悲剧的《逃出克隆岛》,反映新生疑难疾病与疫情的《永不妥协》,反映人与动物自私、无私等复杂关系的《南极大冒险》等等。这些影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最主要的还在于它们都能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态环境,以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段来思考我们的生存问题,这其中包括对自身的反省和对未来的警示。
生态影视,要具备相对明确的“生态”主题或意识,而这种必然的“限制”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影片的表达。如果编导急功近利,违背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一门心思要让观众尽早熟知某个环保宣传的意图,就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图解主题、人物苍白、故事单一、情节乏味的泥淖。观众之所以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去接受思想教育,而是为了娱乐与审美。“寓教于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法宝,生态影视尤其需要重视寓教于乐。生态影视不同于生态论文,其生态的主题必须通过生动可视的镜头来表现。其实,生态主题越是不显山露水,就越有可能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不把《侏罗纪公园》《尼斯湖水怪》《失落的城市》《完美风暴》等影片视作“生态电影”,但影片中所蕴含的人类滥用生物技术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在生态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抗争等情节却震撼人心。而且,正因为它的含蓄性,观众一旦从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悟”到这种生态哲思,也就极有可能萌生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印象自然也就会更加深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生态影视”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影视是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最为形象直观、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B.生态影视要获取经济效益,更要注重自觉地追求社会效益。
C.生态影视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比较狭窄,题材有明显的局限性。
D.生态影视需要重视寓教于乐,通过生动可视的镜头来表现其生态的主题。
2.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生态电影达成其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B.生态影视应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关注“生态”,从新的视角来解读常见的题材。
C.生态影视不能为了让观众尽早熟知某个环保宣传的意图而违背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
D.与生态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不同的是,生态影片的生态主题越隐蔽,就越能深入人心。
3.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生态影视的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就难以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B.我国电影处理生态题材的思路比较狭窄,还没有涉及对于生态与环境恶化带来灾难的深层次思考。
C.国外的生态影片都能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值得我们借鉴。
D.如果生态影视只是图解主题而缺少引人入胜的情节,就不可能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11-18更新 | 7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概念由传统文化两个概念构成。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现在来讲的过去,是已经发生过和已经存在的社会生活内容或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概念也在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未来都将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传统是历史传承发展的结果,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是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和发展的总和。传统文化按地域来分,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和外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及制度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传承的政治、经济、思想及艺术等的综合体。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含思想、文字和语言;其次包含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最后包括物质生活充实之后而衍生出的书法、音乐和民俗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能被后世弘扬和传承的部分,具有鼓舞人民不断前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包含民族精神。这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基础。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世界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树一帜,从未断层。它不仅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影响。高校青年担负着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所以大学生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凝心聚力不动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苗青《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20世纪90年代之,总体上是偏向于积极的一面。各种相关的调查,都显示基本情况如此。持续不断的国学热”“汉服运动及其他文化民族主义现象也都表明青年对传统文化多了些敬意。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当代青年在读书学习中,传统文化并不占有很高的比重。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现代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因素非常有限。传统的经籍不是青年的必读书,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已经被打破。宏观上说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并不是不客观的判断。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赞同和接受,并非出自对传统的真实理解,而是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的是,青年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的反传统和批判传统为主潮,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认同传统文化为主调,是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之后。前者,正如东亚经济的崛起有儒家资本主义的流行一样,中国的经济崛起带来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浪潮。后者,则是导致神圣性的精神价值被祛魅,而人们以工具理性的方式追求世俗欲望的满足。在神圣性价值被消解之后,回归到轴心时期的文明中去寻找精神的归宿,就不失为一种选择。青年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似乎表明多数青年认同传统文化。但是,文化认同不仅意味着对某种文化的接受和赞赏,而且意味着以此文化为基盘即基本的框架和视野,来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青年是否会以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实是大有问题的。没有任何调查能表明传统文化是青年的认识自身和采取行动的基本框架和视野。因此,青年认同传统文化,在承认和接受的意义上是成立的,但如若认为是以此为文化基盘则难成立。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对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或理念的三纲五常并不认可,对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基础也不持赞成态度。甚至是极端的汉服运动者也未必赞成君主专制。因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赞同,可能并不是认同真正的、作为历史形态的传统,而是经过现代加工的传统

青年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升,抛开国家强盛下文化信心的增强和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价值等因素,在全球化时代或许是与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相关。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西方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另一方面却是非西方的民族的文化自主自觉意识的觉醒和加强。青年对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度可能就是文化自主意识的体现,或许并不在于传统文化本身如何,而在于需要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文化身份是有源头、有历史的,它们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青年或许是在各种力量的嬉戏中建构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但是,多数青年没有读过传统的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之类,也不愿意去读这些经典。抽象地认同,事实上的置之不理,这或许是更真实的状况、更真实的态度。

(摘编自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

材料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青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青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任。高校的人文素质课是人文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出自己的价值评判和批判性见解。同时,可以加重人文素质通识教育的比重,采用公共选修+公共必修模式,在学分制度上进行强制管理,不足学分不得由所学专业选修或必修课程代替,以此来确保学生的自主选修权。

课堂授课模式有一定局限性,学生无法完全掌握课堂上传授的所有知识,这就需要借助课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以此来与课堂教学相呼应。活动开展可形式多样,可以借助社团、网络媒体、传统文化节和各类竞赛等等生趣活泼的各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主动消化被动传授的理论知识。此外,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文教育,聆听国学讲座、观看传统文化演出、寻访历史文化古迹、参观历史纪念堂博物馆等历史景观,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最后,课堂的考核方式也应该做出一定改变,可以在现有的考试、考查模式基础上稍作改革,如命题上增加开放性命题比例,考核环节除笔试外增设实践环节等。

(摘自林流《高校如何对大学生青年实施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指的是已经发生过和已经存在的社会生活内容或习俗,未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以及包含的习俗不能称之为传统。
B.我们如果在高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办法提高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C.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君子六艺以及物质生活充实之后而衍生出的书法、音乐和民俗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它既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尤为重要,它对凝心聚力和社会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B.从大的方面说,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比较缺乏了解。这从传统的经籍不是青年的必读书,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被打破等客观事实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证明。
C.由于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转变,对传统文化认同度有所提高。
D.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经过现代加工的“传统”,并不是全盘的认可,如他们未必认可和赞同三纲五常以及君主专制等传统。
3.结合材料三,谈谈高校应如何对大学生青年实施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
2022-05-3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