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219455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距今33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以此为基点,考古学家推定郑州商城等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为晚期夏文化。二里头都邑始建于距今3800年以后,有宫城、数十座宫殿以及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出土了成套的青铜礼器,成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心聚落,对中国大部分地区产生了深刻的辐射影响,中华文明从此步入成熟文明社会或者王权社会阶段。更早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河南中部的王湾三期文化曾经南下大范围取代长江中游等地的石家河文化,这一文化巨变很可能对应古史记载的“禹征三苗”事件,夏代早期的历史也因此得以基本确认。在夏代早期前后,黄河中游还存在山西襄汾陶寺、陕西延安芦山峁和神木石峁等多处数百万平方米的地区性中心聚落,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许多数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这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五帝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由此前溯,我们甚至有可能利用考古学解开三皇时代的历史谜团。

回首百年以前,传统的中国上古史体系被严重质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适逢其时,以探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之源头为己任。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终于揭示出中国是世界上直立人较早的分布区和现代人起源地、农业起源地、陶器起源地、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献记载的地区之一。这些考古成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全球人类起源史、文明发展史有重大意义,而且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科学依据。

(摘编自韩建业《考古学极大地延伸了中国历史轴线》)

材料二:

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之文化基因,即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也就是“中”与“中和”。对于文化基因的“中”“中和”,如何通过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再现并进行科学阐释,是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先民对“中”的信仰与追求,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目前所知有关“求中”记载的最早出土文献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清华简《保训》,其中记载五帝时代的虞舜“求中”于“鬲茅”。“鬲茅”即古文献之“历山”,在今河南濮阳与山东菏泽一带。近年来,这一区域发现大量与虞舜同时期的聚落遗址与一些重要城址。这与《保训》记载的舜“求中”于此可以对应。《保训》又载,商汤的六世祖上甲微为夏禹求中于“河”。“河”即“河洛”,即现在所说的“大嵩山”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嵩山周围发现了登封王城岗城址、新密新砦城址与偃师二里头遗址等早于郑州商城的城址,学术界一般认为上述三处城址应分别为夏代早、中、晚期的都城遗址。

上述关于上古先民“求中”的记载,结合与其相关的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可以探讨国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从历史考古的遗存“表象”之“中”与“中和”研究阐释,提升至形而上的国家文化的政治学层面,有助于解读营建者深层次的意图,提取、确认其建筑空间背后形而上的国家认同的政治理念与文化基因。

秦汉王朝开启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自秦汉至唐宋都城在“大中原”的长安、洛阳与开封东西一线,继承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金朝徙都燕京,在金人看来“燕京乃天地之中”,定都于此才是“以应天之地之中”。这开启了中古时代后期元朝与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先河。

在古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的理念不断扩展、强化与深化,即从“择中建都”到“择中建宫”再到“择中建殿”;都城城门、宫城宫门为“奇数”,数量从“单门道”发展到“一门三道”“一门五道”,这些都折射了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文化基因”的日益加强。“中”与“中和”基因,主要体现在都城选址与都城布局形制及帝王陵墓布局形制方面。历代王朝营建都城选址之所以必须“择中建都”,就是“中和”理念的要求。都城营建于“天下(国家)之中”是相对于国家东西南北“四方”而言的。“择中建都”之“中”体现国家相对东西南北的至高至尊,同时“中”相对四方又反映了国家对四方的公平、公允、公正,从而达到国家之“和”,这种“和”是国家“一统”的基础,是国家认同,是四方凝聚于中央。帝陵的“亚字形”墓室、陵园辟四门与帝国都城规制有着同样的“中”与“中和”思想。

综上所述,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不只是局限于器物的类型学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选择属于国家文化载体的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等的空间位置、布局形制等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中”“中和”国家文化理念与中华历史文化基因。考古发现的鲜卑北魏王朝洛阳城及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依次建立的金中都、元大都、清北京城,都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和”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思想。从国家“宫城”到民居四合院的“中”“中和”布局,二者大小虽然不一,但是理念相同,反映出“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核心理念,可以说“中”“中和”理念之所以在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中延续不断,与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广大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密不可分。

(摘编自刘庆柱、韩国河《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考古学,前者侧重中国考古学的内涵,后者侧重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中”与“中和”理念的内涵。
B.材料一指出,通过对河南安阳、郑州商城、石家河等地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已都证实了《史记》等文献对相关史实的记载。
C.材料二认为,根据上古先民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我们就可以解读营建者深层次的意图,探讨他们国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D.材料二认为,通过对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等国家文化载体进行综合研究,就可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相关国家文化理念等内容。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可以确定清华简《保训》的成书时代及夏代各期的都城遗址。
B.夏商以来,直至明清,尽管定都具体地点有所不同,但都遵循了“择中建都”原则。
C.“中和”的思想理念既影响了历代王朝都城选址、规制,也影响了帝陵选址、修建。
D.国家“宫城”和民居四合院布局理念相同,它们共同作用才让“中和”理念延续不断。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以确凿的考古实例论述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情况。
B.材料二“上述关于”“综上所述”的运用,有总结前文作用,使行文脉络清晰。
C.材料一第二段运用对比法,分别详细论述我国考古学诞生前后的文化自信变化。
D.材料二末段特别举鲜卑北魏、女真等建都例子,意在强调“中和”理念的承袭。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中”“中和”思想的发展过程。
5.陈刚要撰写一篇关于历史考古学的论文,以论述发展历史考古学的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材料为其论文的主体部分拟写几条分观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的脱胎换骨,以及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B.“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
C.20世纪散文的功用从“载道”转变为“言志”。
D.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2.根据材料二,不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的是(     
A.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
B.散文水平远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
C.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
D.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3.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台湾散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台湾当代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五四”时期的散文相同。
B.文化乡愁是梁实秋等老一代作家创作的不变主题。
C.诗情哲理类散文是台湾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D.台湾杂文承袭了“五四”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B.余光中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C.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
D.从根本上来讲,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5.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2021-09-23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企业在不突破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的前提下,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京都议定书》规定,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可交易的配额制度,以《京都议定书》所列承诺的减排和限排承诺计算的配额为基础。例如,全球限定100单位的碳排放量,A国获得15单位的指标,B国获得10单位的指标,其他国家则获得其余75单位的指标。如果A国只排放了10个单位的碳排放量,而B国排放了12个单位的碳排放量,那么B国就可以从A国购买2个单位的碳排放量。目前,在推动碳排放交易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制定了在欧盟地区适用的气体排放交易方案,通过对特定领域的万套装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认定,允许减排补贴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规制的压力的角度分析可知,碳排放交易可以促使企业增加环保投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受到碳排放配额、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碳价)、企业环保投资减排边际效用这3个因素的影响。

碳排放配额是约束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当碳排放配额高于企业实际碳排放量时,企业属于碳排放交易权的出售方,此时企业缺乏减排的动力机制,当然不会花费额外的成本增加环保投资。碳价的高低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是否增加环保投资取决于环保投资额与碳价的高低。当企业减排所需的环保投资成本低于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时,企业会选择增加环保投资减少碳排放,而不是花更多钱购买碳排放配额。如果增加环保投资实现减排所获得出售配额的收益大于投入成本,企业也会选择增加环保投资。此外,碳价的稳定也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的减排决策。尽管环保投资会影响企业的当期收益,但有利于企业获得长期收益,此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增加环保投资,减少碳排放。企业环保投资的减排效用体现在减排效果边际效用。如果企业进行环保投资能够起到显著的减排效果,那么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效果就更加明显。

(摘编自阮豆豆《碳排放交易与企业环保投资探讨》)

材料三:

光明悦读:诺德豪斯在书中提出了以“碳价”来抑制气候变暖的主张,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梁小民:“碳价”是一种用价格手段来达成减排目标的方式。由于人们都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当减排被设定为一个国家目标时,往往会让人们觉得事不关己。但当每个人都要为碳排放付出代价时,人们就会考虑以低碳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安排生活。碳的价格怎样确定呢?诺德豪斯指出,商品的价格往往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确定,但是目前各国并没有形成关于碳排放的市场,所以碳价无法由市场来决定,只能由政府来定价。政府怎样给碳排放制定合理的价格呢?一种是考虑碳排放会成本,即增加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经济损失。二是依据各类评估模型,估算达到某个减排目标时,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所需要缴纳的费用。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手段对碳排放进行收费。第一种方法被称为碳税,比如当一个企业燃烧化石燃料时,对其收税;第二种方法是总量管制与交易,比如规定某个企业一年的碳排总量,并允许其交易转让碳排量。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提高碳排放成本,促使人们努力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

(摘编自韩寒《人类该如何走出“气候赌场”》)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排放配额、碳价、环保投资的减排边际效用等因素分别与企业环保投资成正比关系。
B.当碳排放配额低于企业实际碳排放量时,企业会设法增加环保投资或购买碳排放配额。
C.当企业减排所需的环保投资成本大于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时,企业会购买碳排放配额。
D.当企业环保投资的减排效用变低时,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效果就会变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各国没有形成关于碳排放的市场,无法由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碳价,只能由政府确定。
B.企业或国家要想通过出售碳排放量指标来赢得经济利益,就要想方设法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量。
C.根据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收缴碳税以及对碳排放进行总量管制与交易是目前政府最好的减排策略。
D.当把减排的国家目标分解为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时,人们往会从自身代价的角度落实减排行动。
3.请谈谈你对碳排放交易的认识,并从能源的角度给出解决环保问题的建议。
2021-08-04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云朵遇见了风/它就有了不一样旅途/山川平野、鸟兽虫鱼/一站有一站的风景/飞瀑遇见了雨/它就有了不一样的激情/奔流倾泻、玉练高悬/沿途风景就变得雄浑/我遇见了袁妈妈/就有了一个爱的童话/朝呵夕护寸草春晖/爱在血脉与季节里轮回/小镇遇见了麦老师/生活就有了红花绿朵/黑白故事彩色梦想/生命从此变得丰盈而坚韧/

这首诗被麦老师用毛笔工整地抄写出来,贴在学校最大最惹眼的那棵桂花树树干上。

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麦老师成功地唤醒了高小桥对诗和远方的渴望。高小桥越来越清楚,自己眼里的远方其实叫做支教,叫做信念,叫做对生活的执著,也叫做对祖国的赤诚。他们的底色,尽是爱。

回忆起去支教那天,高小桥的心又开始剧烈疼痛起来。

河水暴涨,低洼的地方已经灌满了河水,奔流的河水浩浩荡荡,学校的老师和家长自发护送学生过桥。桥这边的村民站在桥这头,桥那边的家长站在桥那头,学校6个老师,1个站在这头水最深处,1个站在这边桥墩;1个站在那头水最深处,1个站在那边桥墩;另2个则在桥上。桥这边的人把孩子一个一个递到桥上,桥上的2个老师则负责学生过桥的安全。

高小桥正是这个时候到来,她实习的时候走的是这桥,今天来支教也走这桥。学生们见到高小桥都欢呼雀跃起来,高声向她问好,问好声淹没在雨声、水流声中。高小桥欢快地挥舞双手,表示回应,她来不及跟同事们打招呼,便和唐皓一起加入护送队伍。唐皓,是她的同学,他们同喝一江水长大,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了大学学业,他的理想是自己创业,他学的是财经。

其他孩子都安全过了桥,独剩一个孩子犟在原地不过河。破旧的雨衣根本不起作用,她头发全湿了,雨顺着脸流下,她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高小桥,一言不发。高小桥看到她的时候,心里一阵抽搐的痛,那是蓝朵朵!她更黑更瘦了,也更落寞了!离蓝朵朵最近的樊容姬老师各种哄,村民甚至开始大声呵斥,可她就是不过桥。

高小桥拉着蓝朵朵,蓝朵朵竟搂着高小桥的腰,削瘦的肩膀一耸一耸地抽噎起来。高小桥蹲下来要背她过河,看着莽莽苍苍的河水,唐皓突然觉得一阵心慌,他极不放心,于是陪着高小桥送蓝朵朵过桥。高小桥把蓝朵朵背过去后,唐皓马上拉着她折回来。然而走到桥中的时候,上游一个巨物随着河水翻滚下来,瞬间将桥拦腰劈断。

河水奔涌着,两个人在水里浮沉,岸上的人显然被吓坏了,面色煞白。“扑通、扑通”几声罗树有、宾柱强、陈规还有一个健壮的村民迅速套上打胀的轮胎,先后跳入河里。在短暂的浮沉后,尤其是唐皓,很快就平稳游起来。他游近高小桥,护着她游向岸边。看到这情景,岸上人松了一口气。然而河水太急,高小桥显然体力不支,他携带着她往岸边游,然而急流中竟未抓牢高小桥,高小桥一下被冲下五六米。他拼命游向她,可还是迟了,她在水里打转了几下,不见了。有旋涡!他脑袋一片空白,心被水压得几乎不能跳动,但他还是一刻不停地决然地往漩涡游。这时情况忽然出现了转机,高小桥抱着一块木板浮了上来,她跟着旋涡转几下,借力漂了出来了。唐皓喜极而泣。飞艇一般滑向她,罗树有也紧跟着到了,递给她轮胎。到了岸上,唐皓惊魂未定,紧紧拥住了她,她感觉到他的颤抖,也紧紧拥住了他。

高小桥拉着唐皓往学校走,到了校门口,他僵在原地,不走了。他温柔而固执地对高小桥说道:“小桥,我要带你走,我不可能留你在这地方,太可怕了!我现在还沉浸在刚才的噩梦里,惊魂未定。要知道,你自出生起便与桥有着不解之缘,如今桥断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次无论如何,我必须带你走!”

高小桥上前温柔地拥着他:“皓,你知道支教是我一辈子的梦。这些,你之前都清楚并且支持我的。”

“小桥,你听我说,支教我支持你,但是不能在这里,这里太可怕了,你定要听我的!”唐皓声音不知道因为激动还是后怕,颤抖着,“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即使你因毁了合同而失去工作,我也无所谓,我相信我有能力给你幸福的生活,也请你相信我。”

高小桥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你也看到蓝朵朵,她很需要我,那些学生是那样可爱,他们是那样热爱我。我要用爱去感染他们,像当年的麦可可老师一样,他们终有一天也会把爱传递下去。”

“我只看到你,高小桥!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你知道你沉在漩涡底下的那刻我有多崩溃多紧张吗?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一片黑暗,我就处于这片无尽的黑暗中,我宁愿被旋涡卷进去的是我!我们可以到别的地方支教,可以做公益事业,但不能待在这里!”唐皓带着哭腔,双手用力摇高小桥的肩。

“皓,我不想放弃梦想,我更不想放弃在我身后追梦的人,那些梦想是那样执着而迷人!理解一下我好吗?”两行液体滑过脸颊,她从背后轻轻地拥住了他。当年的自己、麦可可、自闭的蓝朵朵还有那群质朴而纯真的孩子、如亲人一样的同事们交替浮现在高小桥的脑海。“不!”高小桥大声喊着,“我一定要留下,皓,但愿你能理解我。支教,是我一辈子的梦!这梦,只有我能主宰,其他任何人,休想夺走!”……

高小桥的世界轰然倒塌,袁妈妈没了,桥断了,他走了。高小桥就那样孤零零地站在雨中,雨打湿他和她的世界。她的心,在大雨里一瓣一瓣地裂开。她不知道自己在雨中站了多久,直到叶老的伞,给她一片晴空她才浑浑噩噩地回到学校……

“两基”正紧张进行时,正愁没有图书,却意外地收到了三千册赠书,落款是X省茶油纯公司捐赠。不具联系方式,地址也不详,一如先前的捐赠。罗树有别有深意地看看高小桥,高小桥也无暇顾及,都在赶工呢。

(选编自彭敏艳《续断桥》,有删改)

文本二

与一般的社会、文运的观潮者普遍感觉“文学已在经济大潮冲击下进入退潮期”的估量不同,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学爱好者中,蕴藏着从事文学创作、追逐文学梦的极大的积极性。一经发现、动员、组织,就会被触动、激发出来,以群体的合力酝酿而成一种文学氛围、文学精神的气候。

“志愿文学”是对社会负有特殊的职责、富于时代使命感的文学。它是广大青年志愿者通过自我审美力的修养和践行达到自我提升的一个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志愿文化的涵养予以关注,多次给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志愿服务的基层践行者予以鼓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汇聚共识,渐渐形成有民族特色、国际视野、历史传承和现实感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也使“志愿文学”固有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发扬光大,志愿文学作为一种参与“灵魂的创造事业”的精神文化品质得以提升,也在广泛、多样、创造性的践行活动中得到实现。

(选编自曾镇南《面向新时代的志愿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     
A.蓝朵朵在老师、家长们的辛苦护送下却犟在原地不过河,谁哄谁呵斥都不听,表现出她的顽劣不懂事。
B.“你自出生起便与桥有着不解之缘,如今桥断了,这意味着什么”表现了唐皓的封建迷信思想,这也是他急于离开学校的原因。
C.“罗树有别有深意地看看高小桥”,暗示图书可能是唐皓捐赠的,这或许是他对爱情、对支教事业的补偿。
D.因为青年志愿者中蕴藏着从事文学创作、追逐文学梦的积极性,所以会以集体的力量营造一种文学氛围,形成一种文学精神的气候。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1个1个地细致介绍老师的站位,突出了老师对学生安全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的爱。
B.文中补充交代唐皓与高小桥的关系,为后文二人的生死相依与唐皓的离去埋下伏笔。
C.“她的心,在大雨里一瓣瓣地裂开”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她失去爱情的痛苦。
D.“给她一片晴空”,语带双关,既说明叶老给她遮了雨,也暗示叶老给她心灵的安慰。
3.文本以高小桥的诗歌开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续断桥》荣获第二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一等奖,请结合文本拟写获奖理由。
2022-02-11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