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9464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不断有美学家提出“艺术终结论”,这里的“艺术”指的是“人文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各种文艺门类。“艺术终结论”观点倾向于人文艺术的形式已经在历史中发展完备,已无路可走,“好作品”难以出现,遑论经典。

黑格尔把整个艺术史看作一种自然进化,他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象征型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因为精神内容的不确定性,艺术的表现也比较模糊。后来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使得精神内容得到充实,理念和形象的完美结合产生了古典型艺术。但古典型艺术的弊端体现为人被规则控制,人类的自我意识要完成解放,需要打破规则而走向自由,于是出现了浪漫型艺术。最终,黑格尔认为自由之后再无发展的方向,艺术迎来了终结的命运。

20世纪著名的西方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也给出了“艺术终结”的理由:“艺术在历史中不断认识自我的本质,最终在20世纪完成了其终极的目标,艺术的历史也就此终结。”他认为,我们今天的艺术都是“后历史”中的艺术,在旧的多种形式中不断地循环往复,没有新的形式出现。

若依照黑格尔和阿瑟·丹托的看法,艺术的形式已经发展殆尽,我们这个时代不会产生经典。阿瑟·丹托忽视了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艺术形式自我发展的一种结果,他的看法源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规律的支配。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过程。这意味着,只要生产方式不断改变,艺术的发展就不会终止。

经典可能出现在当下,是因为当下具有价值属性,即“现代性”。“现代性”是当下对未来的作用,是向未来敞开的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看待历史与现实关联的方式。当下是对过去的反思与传承、对现在的规定与行动、对未来的设想与预判,当下不仅要从矢量时间上连接过去和未来,更要从价值上体现继承传统、开辟未来的可能性。

在历史上,经典的形成具有偶然性,并没有一种规律能够阐释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在何时能够成为经典。有的文艺作品刚刚被创作出来就获得成功,作家在世时就收获了极大的声誉,比如列夫·托尔斯泰,他从1863年开始写的《战争与和平》,1865年1月开始在《俄罗斯通报》杂志上发表,第6卷完成于1869年的秋天,随即《战争与和平》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但有些文学家、艺术家并没有如此好运,如明代画家徐渭。被齐白石称作“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的徐渭去世20年后,世人才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在友人陶望龄家中发现一册徐渭诗文遗稿,徐渭的作品才逐渐成为经典,与徐渭命运相似的还有荷兰画家梵高。

经典的形成与受众或读者关注到作品的时间息息相关。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读者欣赏作品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参与、积极地创造的过程。姚斯不断强调作品与受众的互动,正是因为有了受众,经典的“施予者”和“被施予者”才得以完善。

(摘编自李一帅《文艺经典形成的时间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有美学家提出“艺术终结论”,认为人文艺术的形式在历史中已发展完备而无路可走。
B.黑格尔认为艺术经过发展,在走向古典型之后艺术没有了发展的方向,迎来了终结的命运。
C.阿瑟·丹托认为艺术在20世纪已经完成了其终极目标,现在的艺术不断重复同一种旧形式。
D.马克思认为艺术的发展不会停止,所以艺术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生产方式在不断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了阿瑟·丹托关于“艺术终结”的理由,作者指出阿瑟·丹托的有关看法源于历史唯心主义。
B.文章列举《战争与和平》当时获得极大关注的例子,论证了有的作家在世时就收获了极大的声誉。
C.文章将有的作品刚创作就成功与有的作品没有如此好运进行对比,论证了经典的形成是具有偶然性的。
D.文章采用了分—总式结构,先提出“艺术终结论”,然后进行了深入阐述,结尾总结了经典的形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终结论”是错误的,当下具有价值属性,即“现代性”,当下也有可能产生经典。
B.象征型艺术精神内容不确定,艺术表现模糊;而古典型艺术则束缚太多,人没有自我意识。
C.阿瑟·丹托忽视了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马克思指出艺术等会受生产规律的支配。
D.文艺经典的形成是没有一种规律能阐释的,其与受众或读者关注到作品的时间息息相关。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半个世纪以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同样还是在这本书中,费老也告诉我们,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共同经营着家庭事业。虽然还有天下与国家等关系的存在,但它们在客观上离自己太遥远,大多数人都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

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我们从理论上来认识乡土中国之可能,其解释力之强大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概念。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林林总总的理论和概念都是西方学术的舶来品。他们给我们输入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我们就用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他们建立了什么新的学派,我们就赶紧学习并介绍什么学派。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差序格局的提出显现了它的重要地位,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和理论方向。遗憾的是,这个概念一花独放了60多年,没有呼应,没有发展。

当中国学术界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国社会的理论模式之时,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新鲜见。仅就农民城乡流动问题而言,即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离土不离乡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农民工等话语主题。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所显现的特点一直是经验研究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2011年第1期《读书》上读到吴重庆先生写的《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此文努力想回答的问题是,今日中国农村究竟是什么特征的社会,现代中国农村的社会运行逻辑是什么。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作者首先回到费老的《乡土中国》里,对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总结:舆论压人;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积累。尽管我们还可能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概括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但这三个方面基本上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关系运作以及三者叠加起来的权威控制与管理。有关这三个方面,曾有学者分别尝试过学理性的探讨,并有不少成果问世。但作者的问题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大量外流,中国农村越来越空心化,我们所熟知的乡土中国现在怎么样了?借助于作者的实际考察,他发现,目前走出农村外出打工的人主要是农村家庭里面的主事人。他们原本是家庭里的顶梁柱,干农活的主力,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及利益纠纷的当事人,如果这些人外出,长年不在家,那么农村的主体就没有了。农村主体的缺失带来的是乡村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及关系运行方面的变异。于是上述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变成了: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也就等于说上述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是称之为熟人社会呢?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根还在那里,他们会周期性地回到家乡,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重新激活道德、面子和关系等的运作,算一个总账。

(摘编自《光明日报》《乡土中国的变迁》作者:翟学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舆论压力,“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积累作为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关系运作以及三者叠加起来的权威控制与管理。
B.农村主体缺失带来的乡村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及关系运行方面的变异不但改变了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而且使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
C.差序格局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我们从理论上认识乡土中国的可能性,同时它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理论方向。
D.外出打工者们会周期性地回到家乡,算个总账,激活道德、面子和关系的运作,所以他们的根还在农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重庆先生总结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努力回答“今日中国农村究竟是什么特征的社会”“现代中国农村的社会运行逻辑是什么”等问题。
B.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概念,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些年来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理论和概念都是西方的舶来品的局面。
C.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特点是经验研究多,理论概括不足;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显著。
D.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尽管有天下与家国等关系的存在,但由于人们无视天下与家国等关系,所以大多数人都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
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重点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观点------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
B.文章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层面加以论述,指明了中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以及差序格局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
C.经验研究多,理论概括不足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特点,直到吴重庆先生写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
D.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将进一步退化。届时,我们所熟悉的熟人社会将不复存在。
2022-05-26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儒商,徽商不仅在经营过程中,大都能按“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道德规范来行事,而且在社会遭到重大灾难时,也能做到乐善好施、赈灾济困、扶危救难。他们设立善堂、善局等组织,捐资捐物,延医送药,成为明清时期地方救灾、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徽商积极参与地方救灾、防治疠疫的事例比比皆是,遗存的文献文书资料也较为丰富。其中,《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即是记载徽商在疠疫面前,主动作为,防治疠疫的珍贵资料。

屯溪是明清时期徽州重要水陆码头和商业集散之地。有“茶务都会”之誉,然而,茶季恰值春夏之交,正是“时疫偏多”时节。“数万”制茶工人都是“远近来就食者”“多属佣作贫民”,他们的大量涌入,不仅使屯溪的人口骤增,也增加了感染流行性传染病的风险。“一遇疠疫流行”,患者“疾苦则须臾难忍,一朝去世,尸骸则暴露堪悲”“病无以医药、殁无以棺殓者所在多有”。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往往导致民生苦难,甚至社会危机。因此,为了防控疠疫,治疗患疠人员,徽商主动应对,积极采取措施。仅就《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所见,徽商防疫治病的做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倡议创办公济局,作为实施医疗救助、防治疠疫的常设机构。屯溪公济局的主要工作是:“按年五月起至八月止,延请内外专科,送诊送药,棺则大小悉备,随时给送。”救助对象主要是在屯溪佣工的“四方贫民”,他们一旦患有疾疫,由公济局聘请的内外科医生“送诊送药”,进行医疗救助;一旦因病去世,则由公济局司事人员送去棺木,掩埋安葬,以免“尸骸暴露”。

光绪十八年,徽商又响应上谕,适应民需,在公济局附设育婴堂、养疴所,并为百姓施种牛痘等。施种牛痘,是为了预防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所谓“育婴”“保婴”,即是对外来佣工家庭遗弃女婴的救助。养疴所的兴办,是因为在屯溪佣工的“客民居多无家,一经疾病颠连,不无可悯,又设养疴所,便其就近调医”。可见,养疴所的作用是收治身患疾病又无安身之处的“客民”,也属于医疗救助。

由上可知,虽然屯溪公济局的救助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无论是“送诊送药”、掩埋安葬尸骸,还是育婴、种牛痘,始终都以防控流行性传染病为中心,反映了徽商对疠疫防治与民众救济的重视与努力。

身体力行,多方筹措经费。屯溪公济局采取多渠道的方式筹措经费。在公济局成立初期,其经费来源主要为常捐与劝捐两种。所谓常捐,是指对屯溪茶商,以及在屯溪中转的婺源县茶商收取的茶箱捐,按照每箱茶叶捐钱六文的标准,每年大概可收取六百千文,占可资岁用之半,由茶厘总局统一汇收,永为定例。而劝捐则是由屯溪公济局董事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劝说、劝导.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随缘乐助,共襄善举。总体而言,以常捐为主,劝捐为辅。

(摘编自李琳琦《徽商与清末屯溪地区的疠疫防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徽商遗存的文献文书资料已经为数不多。其中,《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是珍贵的资料。
B.屯溪外来人口增多使得急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这导致了民生苦难,甚至社会危机。
C.“按年五月起至八月止,延请内外专科,送诊送药……”,主要救助在屯溪佣工的“四方贫民”。
D.屯溪公济局附设育婴堂、养疴所为百姓施种牛痘,但却长期缺乏资金,需要多方筹措经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总体评论徽商的道德规范,以及乐善好施、扶危救难的具体作为和表现。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屯溪疠疫流行的原因,这也是徽商防疫治病、主动作为的原因。
C.文章第四到七段,主要论述了徽商防疫治病的具体做法、救治范围以及经济来源。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由总到分,先引出论述的话题,再纵向深入论述,最后补充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屯溪公济局的创办成立,有助于改善四方贫民“病无以医药、殁无以棺殓”的现状。
B.屯溪公济局是慈善性质的,这一点可从育婴堂、养疴所救助的对象即可体现出来。
C.徽商对疠疫防治与民众救济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始终以防控流行性传染病为中心。
D.公济局成立初期,经费来源主要为常捐与劝捐两种,后期将不再需要筹措经费。
2021-05-23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的特点和暗示性。
D.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是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之长处,暗讥西洋诗之短弊。

3.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国诗创作在押韵上没有中国古代诗那么严格的限制。中国诗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说诗的语言要讲究含蓄,要耐人寻味。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外国诗人也主张诗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的特点和暗示性。
C.中国古代诗人在进行诗创作时,特别追求形式美,在声韵、遣词、造句上往往精雕细刻。
D.外国诗与中国古代诗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外国诗的贡献小。
2017-03-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