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220932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伸手摸摸身旁的东西,那是一把雨伞和一袋青稞麦,摸着它们,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在长征中这两件东西是无价之宝,有了伞就有了房子,就不怕雨淋日晒;有了粮就能活下去。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时候,她不会想不到,万一我俩失散了,她没有了粮食会怎样;但是,她却悄悄地给我留下了。

直到月亮从山后面升上来,照到了沟壁上,她才回来。她把背上的一些东西放下,把一件破棉衣盖到我的身上,坐在我的身旁。映着月光,我看见她的脸色惨白,两眼直直地发呆。她喘息了一阵,压低声音说:“老滕,我们掉队了!”我看她实在太累了,就说:“你先躺下歇歇,咱们再想办法吧!”她轻轻地在我身旁躺下。这时已经是下半夜了,天空好像比往常低了许多,半圆的月亮斜挂在天上,冷冷地盯着这空旷无人的山野;风,不知什么时候刮大了,茅草发出唰唰的响声……她脑袋枕着两手,向着夜空呆望着,映着月光,我看见她的腮边垂着两颗大大的泪珠。我想:也许她刚才受了些惊吓,有些沉不住气了,就轻轻地晃晃她的肩膀问:“小何,你想什么?”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与下面句子中都有“好像”,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我来到校门口,看到有个人在和王瑞说话,那个人和王瑞长得好像。
2.对文学作品来说,叠词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叠词“悄悄”“冷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软软的毛笔蘸着浓浓的墨,在树皮和竹麻做成的纸上写中国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具象的视觉:比如排布的美,错落的美,顾盼的美,趺宕的美,纵横的美,锋铦的美,牵丝的美,连带的美,缠绕的关,飞白的美,图章的美,序跋的美,残缺的美,模糊的美,漫漶的美,沧桑的美,力量的美,厚重的美,       由岁月流逝而沉淀出的古色的美。

这种色彩的绝美,_____是让人难以抗拒,______使当代一些书法家沉溺其中,整天在装裱上下功夫。然而这些绝不是书法美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表象。书法之美重在内涵,有内涵凸显出的神采才是书法的真美,这犹如人的外表和内涵一样。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文字论》)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_______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内之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

书法是由点、线的运动变化构成。点线的运动是书者用毛笔施加于纸上的运动,通过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圆转方折以及布黑分白的变化,行使自己的意旨,使书者的思想、情感、学识、经历、修养物质化。只有“深识书者”才能透过纸上的笔墨,感悟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也只有“冠绝古今”的伟大书家,才能把生命的感悟贯注到腕底,流露于字间,贯注到腕底。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及     的确     以至     不是
B.乃至     的确     以致     不仅
C.以及     实在     以致     不是
D.乃至     实在     以至     不仅
2022-07-19更新 | 32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同情弱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描写战争的诗歌中。与《荷马史诗》____________英雄形象不同,在风诗里,我们很少看到____________的将军,也极少听到威风凛凛的胜利号角,却经常遇到思念家乡的战士、担心丈夫的妇人。比如《魏风·陟岵》中写战争在即,一家人依依惜别,出征的士兵一步三回头,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希望他别掉队,活着回来。这是战争之前,最普通的士兵的家人发出的最卑微的____________。在战争的裹挟中,他们无疑是弱者,但体察人情,也善于表现人情的诗人通过一个离别的场景,把弱者对战争所持有的态度出色地表达了出来。这一有声的画面,凸显的是小民的苦难和诗人无声的抗议。

此外,还有在田地里捡拾稻穗的孤儿寡母、失去了家园的流民、为政敌所____________的臣子等等,诗人一一记录下来,传唱他们的挣扎与困苦。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写这些弱者?看着不难受吗?诗人通过诗歌,为弱者发声,让他们的苦难为当政者所见。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深刻、善良却有力量。

《诗经》离我们远吗?也许文字上还有距离,但是中华先民(     )却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心底。它们由《诗经》所塑造,是中国人的心灵底色,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于现实中体会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挚、于善良中迸发的深刻
B.于现实中体会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挚
C.于现实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中提炼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
D.于世俗中体会的真挚、于现实中提炼的力量、于善良中迸发的深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凸显             仪表堂堂             企求             谗害
B.突显             器宇轩昂             祈求             残害
C.凸显             器宇轩昂             祈求             谗害
D.突显             仪表堂堂             企求             残害
2022-03-24更新 | 5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因为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        。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________,图案________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______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的多重表达,才能创造出为人民______、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那应该是闻声而令人心从,润物细无声的产品,能够唤起民众对于节庆活动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的产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各异             多变             精美绝伦             喜闻乐见
B.各异             变化             精美绝伦             脍炙人口
C.异同             多变             美轮美奂             喜闻乐见
D.异同             变化             美轮美奂             脍炙人口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B.因为喜爱美食
C.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D.美的影响力巨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B.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C.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D.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2019-12-27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