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220962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年冬天,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三十七、八摄氏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A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

是霜花!

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还有呼呼大睡的肥猪,亭亭玉立的少女……

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B世界从头到尾都是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一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

1.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成语。
A.“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可以用下列句子替换:但________的山林中。
B.“世界从头到尾都是僵死的”,可以用下列句子替换:世界_____是僵死的。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冷杉、白桦、柳树、水仙、肥猪、少女……”,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春节期间,从央视春晚到各地方春晚,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的亮点节目并不少,大有① 之势。除了《只此青绿》,央视春晚还推出了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戏曲荟萃节目《生生不息梨园情》、景观太极《行云流水》、武术短剧《乳虎啸春》、舞蹈《金面》等,从戏曲到武术,从名画到国宝,②

国风热,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普遍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复兴带动了大众审美的提升。我们深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持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各地春晚在保持以往特色的同时,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相继推出一大批爆款作品,这是文化幸事,也是民族幸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只有把传统之美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③ ,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中华文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1.请为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2-11-13更新 | 1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傍晚微感闷热,我步出宾馆,独自走向黑石礁。海声,哗哗复哗哗,好似在(       )着什么。更有螺号的呜咽,从远处隐约传来。海,十分辽阔地展现出她全部的金色光芒,像鳞片,闪闪烁烁地推向天际。这座古老而新颖的水城,一下子摁亮它无数个灯盏,使天空布满了橙红色。无疑,这是一座梦幻般的城市。它所(       )的人间故事,一网又一网地撒向大海。

目及处,夕阳真是无限唯美,怪不得有人。那人,乍看像一尊紫铜雕像,立在暮色中,一动不动。我想斯时,无尽的浪花,已尽收于他的一望里了。渔火几点,也已在他苍老的眸子里燃烧,虽然朦胧了一些,但也算清晰可辨。这时,我听见他长咳了几声。他的咳声,在夜风中扩散得很远。后来听说,他是来自南方的一位年迈诗翁。我是远远地(       )着他的,他那一头苍苍白发,具有风云特有的(       )。白发缭乱着,像草原上的一丛白草,在随风飘逸,像一首婉约诗。

时隔三十余年,又有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北戴河的望海亭里,也来凭栏远眺。海声依旧,渔火依旧,帆影亦依旧,朦胧在水波里。当一股湿湿的海风,掠过耳际时,我猛然想起,那个蓝色的大连湾,想起黑石礁,。或许,我现在的远眺里,已经有了他那时的内容与所感。所不同的是,对身后的夕阳,我没有了那种淡淡的感伤。既不惧怕独自凭栏,也不惧怕身后站着夕阳。这或许是岁月之钙,将这一身老骨强化了的缘故吧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倾诉   编写   注视   韵律B.诉说   编写       凝视   韵致
C.倾诉   编织   凝视   韵致D.诉说   编织       注视   韵律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句式、用词、修辞等角度加以赏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0-12-05更新 | 15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当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就成为了屏蔽试验反应堆设计建造者之一。当时中国(     ),科研条件艰苦,生活设施落后,且各国都对反应堆的研究保密,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他们从零起步,(     ),历经6年,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攻克关键技术不可能(     )。”王大中说。

2021年,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核电技术一定要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40多年前王大中就认定了发展方向,这也显示出他的(     ),“他的这种战略眼光有时候近乎神奇。”张作义如此形容他的恩师。

回首来路,王大中感慨,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悟性、勇气和韧性。面向未来,86岁的他初心不变:“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穷二白          首当其冲          一挥而就          卓尔不群
B.一文不名          攻坚克难          一蹴而就          远见卓识
C.一文不名          首当其冲          一挥而就          卓尔不群
D.一穷二白          攻坚克难          一蹴而就          远见卓识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07-14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