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2096861

阅读下面这两首杜甫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病 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坐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①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杜甫时年28岁,漫游于齐赵一带。②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马的不同特点表现迥异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B.第一首诗前两联实写马的外形动态,后两联虚写马的品格,内容上由咏物转入抒情。
C.就“毛骨”而言,胡马嶙峋耸峙,状如锋棱,无愧“汗血马”,而病马则普普通通。
D.“所向无空阔”是说胡马冲向平原,一往无前。此句写出了胡马“骁腾”的特点。
2.这两首诗所写的马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被流放夜郎,流放途中经过汨罗江。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李白相隔千里但不知道其确切消息,首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B.《汉书·苏武传》中出现雁足传信的说法,此后“鸿雁”常常借指书信。
C.风波险阻,秋水寒凉,诗人借此传达了对于李白流放前途的关切和担忧。
D.第三联以“憎”“喜”对比,传达了杜甫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和感慨。
2.杜甫为什么要在怀念李白的诗歌中联想到“投诗赠汨罗”?
2020-12-29更新 | 1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听觉角度写边塞的凄凉:戍楼上更鼓响起,边城开始宵禁,路上已没有行人;秋天的边地传来孤雁的哀鸣。
B.颔联写景由实到虚:白露已至,放眼看去,眼前的霜露开始变白;遥想那故乡的月亮,应当分外地明亮。
C.颈联的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折射出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2022-06-12更新 | 3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噓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释]①禹庙:指建在忠州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②橘柚、龙蛇:禹驱逐龙蛇治水后,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将丰收的橘柚包好进贡。③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棵,泥行乘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禹庙所处的位置和周边景观,衬托出禹庙古老苍劲、庄严肃穆的特点。
B.颔联中的橘柚和龙蛇,既为荒庭和古屋增添了生机活力,也暗含对大禹的赞叹。
C.颈联用字精准,“嘘”字写出云气之轻柔舒卷,“走”字写出江涛之轰鸣远播。
D.尾联赞美大禹能未卜先知,且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疏通长江,开凿三巴地区。
2.元代方回评本诗说:“凡唐人祠庙诗,皆不能出老杜此等局段之外。二诗(指《禹庙》《重过昭陵》)盖绝唱也。”请你从内容和谋篇布局上,谈谈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简要阐释。
2021-06-15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