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21152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埋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背景下,战争和混乱极易发生。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所以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
C.一个人如果没有通过学习,很难获得较好的说理能力,即使他有可能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感同身受的境遇,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仍然可以产生较好的说理功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B.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
C.韩愈在《师说》中通过批驳士大夫阶层的“耻于学师”的风气,呼吁大家向“古之学者”学习,以“学于师”为风尚。
D.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C.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
D.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和人情”。
4.2023年11月,某地《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强调: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下是立场不同的两位学生表达的看法,请结合本文观点,任选一则进行简要评析。

甲:这对青少年的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果说学习这件事情是一个磨练意志力的过程,那么体育不但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体魄和精力,而且是最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的。同时,体育教育也最方便对学生


进行挫折教育,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会反复地经历失败,反复的前进,能够很好的磨炼意志。

乙:这件事真的让人感到崩溃。本来考文化课已经很难了,学生每天都要学习繁重的课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现在还要把剩余的时间拿出来锻炼身体,这不是减负,这是增加学生的负担。

5.文章第②段提到:“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样的说理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针对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内卷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意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地解构与重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于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再也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卷化总结概括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诸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无论体现在考生之间的升学竞争当中,还是体现在各行各业内正在日趋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当中——更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状态。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健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旧问题,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高学历”标签在就业市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锦上添花之物沦为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其“身价”同样亦相应地快速贬值。

(摘自冯皓辰《内卷化:一个学术名词如何得考生、社畜和时代的共鸣》)

材料二: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内卷成了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出现新的变化之前,面对这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跳脱出简单自我重复,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的圈层,实现人生的跃迁呢?

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反思自己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你才能开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避免被卷入无效的低水平重复中。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实践,去行动。换句话说,你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行动,去试错,然后通过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来对行动的方向和节奏进行调整。所以,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反思。之所以行动中的反思可以对抗“内卷”,是因为在内卷化的时代,我们会倾向于在舒适区里画地为牢,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什么用。而行动中反思,不仅要求我们通过行动来获取认知,并且要在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获得的认知,去伪存真,改良我们的行动,然后真正地让我们的认知升级。

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从众,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更分不清自己人生里的轻重缓急。就像别人加班了,你也一头扎进去加班,别人家小孩练琴了,你也要给自己家小孩报班,结果就进入了内卷化的陷阱。从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出发,打破低效的自我重复,避免无效的竞争,完成人生的破局。

“内卷”的一个特点是僵化,我们待在原有的圈层里,看似在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其实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在生活的各种“内卷化”之下,我们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感觉人生无趣无聊。这时候,超越“内卷”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找到新的人生赛道,拓展自身能力圈,从而走出当下的囚徒困境,获得再次发展。

(摘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跃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指出,一种文化模式发展到瓶颈期时,自身内部难以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B.近年来,随着对“内卷化”的热议,这一词语成了大众对一切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剖析的入口。
C.清代时期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所以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
D.历史学家黄宗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
2.根据材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卷化”本来是个专业化的概念,但是在现在互联网的讨论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B.面对这个“内卷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认知能力,让自己的认知升级。
C.陷入“内卷”的人看似在不断精进,实际都是在原有圈层里进行无效的自我重复,因此抵抗内卷,就是要防止僵化。
D.作为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往往能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内卷化”一词具体内涵的变化。
2022-04-04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成字的排列组合游戏,从理论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以语音、词语为基本单位。人工智能写作也可视为文字的排列组合。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过程类似于把小孩领进文字积木的海洋,他随手抓起文字积木按照某种逻辑就能排列组合成若干篇文章。

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特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就算基因突变也难以彻底突破种质边界。在生命存在范式方面,碳基生命仍然不能突破碳水化合物的边界进化成其他非碳水化合物形态。在功能方面,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就算狗通过海量训练能有效识别气味,也无法成为合格的闻香师,更遑论成为制造香水的专家。

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都如此。

其实,用程序来写作和程序本身一样古老。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行程序的计算机运行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由计算机科学家斯特雷奇编写的情诗写作软件。据查,人工智能至少已经创作出《玫瑰》《风筝》《牛排》《背叛》《真爱》《仅此一次》《计算机写小说的那一天》《万物都相爱》等文学作品。可见,人工智能已是有着70多年写作经验的老手,或许此前的硬件、软件都限制着它的发展。今天的多个人工智能互联,能否使文学创作产生质变?这似乎和让一群能排列组合文字积木的人聚在一起,看能否产出伟大作品是一个道理。

人类写作遵循物—我—文的转化,讲究神来之笔,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类神秘的碳基大脑天生的或然性。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异曲同工,众多《无题》诗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进行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

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向内连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其文学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只有字字落实、句句完整的数智修辞,可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传神之笔,而这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有观点认为,当人工智能本身成为信息组织者时,人在其功能方面有担忧,在其身份方面会恐慌。也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运算过程中自主提供了人类既无法言说也无法意会的新型知识,这种在运算过程中生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导致人类无法看透人工智能的运作逻辑,进而担心人工智能会具有自主意识。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提供一种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从未见识过的文学?

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了某种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能写作,但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规则和数智修辞使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依然在人类的写作范式之内提供知识,充其量是人类文学写作的一种补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事实上,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人工智能根据人类指令,做出对应动作,形成一个与人类对应的平行存在,反映、补充人类文学创作而非取代。尤为关键的是,出于人类的利益与尊严所需,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和平衡都受制于人,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任何阶段都是可控的。人工智能前进的方向盘还紧握在人类手中。

地球上绝大多数人能说会写,但能创作出传世经典者不多,而能影响、改变甚至颠覆一个时代的写作范式者更少。守住人类最后阵地的将是人类不可取代的创造力。只有人类才能在文学写作中,把思考与实践结合,让隐喻思维与逻辑思维融通,呈现庄严的美感和深邃的思想,滋养人的心灵。

(摘编自李斌《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某种角度而言,文学写作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而人工智能拥有庞大语料库,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
B.人工智能写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已经创作了《玫瑰》《风筝》《牛排》《背叛》《真爱》《仅此一次》等文学作品。
C.对于“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提供一种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从未见识过的文学”的问题,文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D.为了利益与尊严,人类会想尽办法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是可控的,人工智能写作同样是可控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没有人类大脑精密复杂,但它在特定方面的思维能力却可能超出人类,当然这种思维能力并不一定会对人类构成威胁。
B.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然题目和所写的对象都相同,但由于作者不同,所以能带给读者不同的美感。
C.人工智能创作的一些作品已经出现了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这说明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已经进入了能给人情感体验的新阶段。
D.给人工智能输入鲁迅《祝福》中相关情节的关键词来创作一篇小说,虽然情节可能相似,但一定会缺乏“那眼珠间或一轮”等传神之笔。
3.如果在文本第三段“但也受限于此”后补充一个论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2017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正式推出自己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其中有风景描写,也有内心情感描写,这本诗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B.一位国家政要在一场全球网络技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了一段致辞,现场共有两万多名听众凝神谛听,但听众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位政要的致辞是人工智能为他完成的。
C.2023年1月,美国北密歇根大学一位教授在给自己任教的一门世界宗教课程评分时,惊喜地读到了一篇“全班最好的论文”。事后证实,这篇论文是人工智能写的。
D.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诗云》中,十一维的技术之神化身李白游历人间,创作了众多诗歌,但是最终却喟叹无法超越李白,因为“不可能把它们从诗云中检索出来”
4.一篇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曾获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文学创作将取代人类的文学创作,也有人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其反驳理由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时,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人为选择依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B.人工智能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一我一文”的转化。
C.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以前受制于硬件和软件,但今天的人工智能能多个互联且有多年写作经验。
D.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其文学创作只是人类文学创作的一种补充。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请举例简要说明。
2024-04-18更新 | 1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2003年7月,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通过了专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即《下塔吉尔宪章》。该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工业遗产保护逐步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在制定方案时,对工业遗产中的每一区域都应仔细甄别并单独评估,在考虑它与整个遗址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最恰当的用途。同时,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遗产的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维护原始的人流活动,并且尽可能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并应创造条件保留能够记录和解释原始功能的生产区域,用于展示和解说曾有的工业生产用途。

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要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根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同时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如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也可以利用工业遗产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区,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以游憩、观赏和娱乐。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则可以用设立工业遗址公园的方式成功地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

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使更多的优秀工业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如何形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

材料二:

在保护工业遗产之前,首先应该厘清的问题是:将要进行的保护究竟是否是工业遗产?如果确是工业遗产,它的遗产价值究竟在哪里?只有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有针对性地决策是否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

在此,应首先区分工业遗存和工业遗产的差别。历史遗留的旧工业厂房、园区及其相关的环境、设备、档案等都属于工业遗存,但并非所有工业遗存都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即所谓遗产价值,而可以被列为工业遗产——正如历史遗留的旧建筑、旧构筑物不一定都会成为文化遗产一样。只有具有突出遗产价值的真正的工业遗产才有被保护的必要,对于其他的工业遗存,进行拆除或单纯再利用都无可厚非。

第二是确认工业遗产的遗产价值。应进行遗产价值的系统性评估,明确对于特定的工业遗产而言,其重要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时,应侧重考虑不同的向度——对于生产性工业遗产,如工厂厂区厂房等,应将遗产价值中的技术价值评估放在重要位置;对于生活性工业遗产,如工人住宅及相关科教文卫场所等,则应将遗产价值中的历史价值及遗产的社会意义放在首位。只有具体确认了遗产的突出价值、指出遗产保护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工业遗产保护。

对于工业遗产来说,再利用是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否可能对工业遗产进行类似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封不动的真实性保护?如果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又将如何落实实践?如果一定要加以改造和适应性再利用,那么多大程度上的改变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保证发展可持续的?若要基于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一方面需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困境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当探索遗产价值与保护强度的匹配关系、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路径与工作组织模式的匹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特定工业遗产地而言,其保护路径、发展策略与实施方式的组合应具有必然性而非随机性。

材料三: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进,北京及周边的工业废址何去何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首钢工业园区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的过程中,经历了“最传奇”“最诗意”“最优雅”的三次转身,让我们看到首都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升级、文化升级和体验升级。

与其它工厂一样,筒仓是首钢工业园内非常重要的建筑,自2011年首钢正式停产后,这些建筑逐渐破败。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首钢工业园内的筒仓变身成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区,同时,筒仓外壁上开辟的形状各异的孔洞,给原本黑暗的筒仓照进了阳光,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目前,6号筒仓也被选为奥组委首批员工进驻的办公楼,被称之为“最传奇的转身”。

而“最诗意的转身”则是园内的群明湖。这片清澈灵动的湖水原本是厂区为高炉降温而储存的循环水,停产后,这里被改造成“半厂山水锦花池,十里钢城碧云天”的群明湖。除了是首钢园区内景色的“颜值担当”,群明湖还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的组成部分,湖畔的冷却塔便是跳台,百年来一直唇齿相依的湖水和冷却塔再次组成最佳搭档。

首钢园区内标志性的老牌建筑物3号高炉,已经化身成一座雄伟的博物馆,向世人讲述过往的辉煌。这个“最优雅的转身”标志着园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我国工业遗址改造工作的升级。

(摘编自陈烁《创意中国,首都工业遗址改造进入2.0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塔吉尔宪章》的通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此工业遗产才被人们清晰定义并受到全世界共同关注。
B.工业遗产除了保护性再利用外,只要前提条件允许,基本原封不动的真实性保护也可以是选项之一。
C.材料二中所说的“探索遗产价值与保护强度的匹配关系”,主要是针对材料一中“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来说的。
D.首钢工业园区遗址“最传奇”“最诗意”“最优雅”的三次转身成功改造,体现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就此开始。
B.如果没有弄清是否是工业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在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上就很难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C.工业遗存和工业遗产的差别在于其是否有价值,如果不是工业遗产,就要拆除或单纯再利用而不必保护。
D.有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机遇,首钢工业园区必然会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
3.下列不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一项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都江堰风景区一部分
B.伦敦火力发电厂改建为泰德现代艺术馆
C.中山粤中造船厂改建为中山岐江公园
D.上海江南制造厂改建为中国工业博物馆
2020-04-03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