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知几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18 题号:221612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御诸钟离。子瑕卒,楚师熸。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成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楚政。楚令尹死;其师熸。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系于后:中军从王,光帅右,掩馀帅左。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噪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不言战,楚未陈也。

(节选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材料二:

五鸡将吴人以围州来为长壑而汜之以败楚师是鸡父之汜。

(节选自清华简《系年》)

材料三:

大抵自《春秋》以前,《尚书》之世,其作者述事如此。今取其正经雅言,理有难晓,诸子异说,义或可,参而会之,以相研核。如异于此,则无论焉。夫远古之书,与近古之史,非唯繁约不类,固亦向背皆殊。何者?近古之史也,言唯详备,事罕甄择,使夫学者睹一邦之政,则善恶相参;观一主之才,而贤愚殆半。至于远古则不然。夫其所录也,略举纲维,务存褒讳,寻其终始,隐没者多。尝试言之,向使汉、魏、晋、宋之君生于上代,尧、舜、禹、汤之主出于中叶,俾史官易地而书,各叙时事,校其得失,固未可量。若乃轮扁称其糟粕,孔氏述其传疑,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节选自《史通·疑古》)

[注]①五鸡:伍员之弟。②清华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五鸡将A吴人以围B州来C为长壑D而汜之E以败F楚师G是鸡父之汜。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指胜过;与《<论语>十二章》“克己复礼为仁”中的“克”意思不相同。
B.疾,指憎恨;与《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中的“疾”意思相同。
C.奔,指逃散,与上文“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中的“奔”意思相同。
D.凭,指凭据,与《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中的“凭”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联合诸侯前往救援,结果楚将阵亡,楚军溃败;面对暂时有利的局面,吴国君臣积极商讨对策,继续追击。
B.吴国公子光认为,诸侯国小力微,甘心追随楚国,但联盟内部有矛盾,楚国朝堂权力分散,政令紊乱,两国交战,吴国有胜算。
C.在鸡父大战中,吴国军队防守严密,行动谨慎,先击破胡、沈、陈三个诸侯国,再打败许、蔡、顿三个诸侯国,最终大败楚国。
D.近古的史书记言详备,记事不加甄别,学者要辨清善恶贤愚;远古的史书记事简要文笔隐晦,句含褒贬,学者要领会其中的含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
(2)夫远古之书,与近古之史,非唯繁约不类,固亦向背皆殊。
5.从材料三看,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史书?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刘知几 史传文 论说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左第五(节选)

刘知几

如谷梁、公羊者,生于异国,长自后来,语地则与鲁产相违,论时则与宣尼不接。安得以传闻之说,与亲见者争先者乎?譬犹近世,汉之太史,晋之著作,撰成国典,时号正书。既而《先贤》《耆旧》……竞造异端,强书它事。夫以传自委巷,而将班、马抗衡;访古老,而与干、孙并列。斯则难矣。彼二传之方《左氏》,亦奚异于此哉?其短一也。

《左氏》述臧哀伯谏桓纳鼎,周内史美其谠言;王子朝告于诸侯,闵马父嘉其辨说。凡如此类,其数实多。斯盖当时发言,形于翰墨;立名不朽,播于他邦。而丘明仍其本语,就加编次。亦犹近代《史记》载乐毅、李斯之文,《汉书》录晁错、贾生之笔。寻其实也,岂是子长稿削,孟坚雌黄所构者哉?观二传所载,有异于此。其录人言也,语乃龃龉,文皆琐碎。夫如是者何哉?盖彼得史官之简书,此传流俗之口说,故使隆促各异,丰俭不同。其短二也。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奥,如僖伯谏君观鱼……其所引援,皆据《礼经》之类是也。述远古则委曲血课旺如存,如郯子鲁,言少昊以鸟名官……其事明白,非是厚诬之类是也。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如吕相绝秦,述两国世隙……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已也。如二传者,记言载事,失彼菁华;寻源讨本,取诸胸臆。夫自我作故,无所准绳,故理甚迂僻,言多鄙野,比诸《左氏》不可同年。其短三也。

案二传虽以释经为主,其缺漏不可殚论。如《经》云:“楚子麋卒。”而《左传》云:公子围所杀。及公、穀作《传》,重述《经》文,无所发明,依违而已。其短四也。

《汉书》载成方遂诈称戾太子至于阙下隽不疑曰昔卫蒯聩得罪于先君将入国太子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遂命执属吏。霍光由是始重儒学。案隽生所引,乃《公羊》正文。如《论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夫子不为也。”何则?父子争国,枭獍为曹,礼法不容,名教同嫉。而《公羊》释义,反以卫辄为贤,是违夫子之教,失圣人之旨,奖进恶徒,疑误后学。其短五也。

……校兹五短,胜负之理,断然可知。

(唐·刘知几《史通》)


【注】①班、马,即班固、司马迁。②干、孙,即干宝、孙盛。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孙盛,字安国,东晋史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乃龃龉             不协调,差失
B.郯子             访问
C.谅非经营草创       构思
D.无所发明             发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访古老                         闻斯行
B.彼得史官之简书            失强援,不能独完
C.其语博                      扣舷歌之
D.遂命执属吏                  醉则更相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为史论,虽是节选,但考究精核,义例严整,文字简古,议论慷慨,语言简洁扼要却包蕴丰富。
B.《公羊传》与《左传》丰俭不同,《谷梁传》与《左传》文野各异,而且二传重述经文,依违无所发明,有失圣人之旨,殊不可取。
C.刘知几认为,《史记》和《汉书》分别呈现乐毅、晁错等人的作品原文,体现了这两本史书的实录精神,左丘明编著的《左传》也有这一特点。
D.本篇文章通过考量《公羊传》《谷梁传》与《春秋》经旨的契合程度,以经学“理合名教”的标准评价二传,体现了刘知几“以经论史”的治学理念。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汉书》 载 成 方 遂 诈 称 戾 太 子 至 于 阙 下 隽 不 疑 曰 昔 卫 蒯 聩 得 罪于 先 君 将 入 国 太 子 辄 拒 而 不 纳 《春秋》 是 之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二传之方《左氏》,亦奚异于此哉?其短一也。
(2)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已也。
2021-04-22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