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222611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数字化,即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处理等信息技术进行存贮、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等,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基于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我们擘画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和优秀成果享誉世界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实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家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数字化是不可绕过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在文化领域和文化建设上能够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机遇。

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数据超市”“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关键词是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提高文化生产力的要害。信息文明条件下,在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并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化环节中,文化数字化是一条便捷的有效路径,是文化艺术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必然之举,这一点已为国际经验所证实。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我们应该名正言顺地甚至大张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口号。事实上,有了现代化逻辑骨架的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有着现代文明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产力的思想观点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才是自在自为的完善的现代学科概念,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夯实经济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思想的支撑。文化数字化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革新和技术应用,还要由器而道、以技促道,诉求一种新思维和原初视野。也就是说,文化数字化不仅在于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健壮骨骼,更在于推动契合时代特点的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的整体跃升。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当代文化创新的激发器和策源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涵盖了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领域,意在从供给侧发力。激活各类文化资源且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同时还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打通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从而构建起一套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在文化体系重塑中新被旧所融、旧因新而活,实现彼此所蕴含价值的极大化、再发现乃至聚合效应,以文化活力的激发和文化创新意识的增强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力量。可见,在文化数字化所形构的原初视野中,文化数据因关联而焕发出整体性的文化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强国建设赋能。

(摘编自范玉刚《以文化数字化战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材料二:

数字网络下的远程合作,使人们得以互相沟通连接,不同的声音得以释放和传播,数字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加快文化数字化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其中包括文化产品供给端和消费端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消费趋势,将极大增强供给端的生产指向性。对供给端来说,洞悉消费者文化产品需求的精准度,根据数据进行小规模、个性化、智能型。订单式的生产,再利用消费数据对供给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并确保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受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在区域、行业之间存在差异,这导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存在较大差别。一直以来,因地理区隔造成文化需求不均衡的现象较为显著。进入数字时代,数字鸿沟又进一步加大了既有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前应积极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使高品质文化资源通过新型数字文化消费渠道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对接。比如,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升级,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加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

文化消费是人们建构自我身份和获得社会认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当前,越来越多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产品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意为本土化的品牌和内容付费。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化消费在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要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为内容创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和多样的灵感源泉,增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魏鹏举、魏西笑《文化数字化带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

1.下列关于“文化数字化”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数字化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载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有效路径。
B.文化数字化与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一起,主要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C.文化数字化可以让文化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态势,也可以推动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整体跃升。
D.文化数字化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让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一体化,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是重要手段。
B.文化数字化战略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以整体性的文化力量,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
C.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消费趋势、供给端生产的指向都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D.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文化消费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增强了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化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网络作家村”既提供创作环境,也致力于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到数字出版再到IP衍生服务的路径,为网络作家创作创造条件。
B.丝绸服饰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生产、运营、营销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了丝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C.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以“行走的故宫文化”为主题,将传统绘画与数字技术融合,对经典画作进行了创意诠释。
D.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因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而激活城市经济,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旅游胜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前些年,世界水稻曾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灾难。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也许这些稻种亲缘太近,在遍查了四万七千种水稻后都没找到所需的抗病基因。他们的搜寻不得不转向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品种。最后终于在印度山谷里找到一株野生水稻,它含有合格的抗病基因,从而挽救了全世界的水稻。

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

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总是呈现多样化倾向。通常,各种文明并不都是齐头并进的,它们的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它们都必然地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鼎盛、衰落,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一旦某种文明蕴含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成一种能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强势文化,它就会像作物优良品种那样,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阻挡地向整个世界迅速扩展,打破原有的多样性文化格局,排挤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成为独占鳌头的主流文化。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两百多年来,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军突起,崛峙为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是咄咄逼人的强势文明。这种文明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迅捷的信息传送,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极短时间就将其推进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

一种文化的核心之处往往寓于它的哲学与宗教之中。植根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尽管它今天盛极一时,如日中天,却也并非十全十美或有望永世其芳。这种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个是它没能跟自然和谐,在与自然的关系上都郁纡着一段发自本源的对立情结,并在它走向强盛的数百年里,让此种对立充分展露。时至今日,它已彻底打破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长达170万年人类与自然一直保持的和谐关系,而且这种紧张与对立已经危及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此种文明另一个根本性弱点在于它的竞争哲学。任何立足于竞争的理念都是重实力而轻德素的。它不仅在本质上是疏离的,而且从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更不需要根除近乎原罪的人性恶。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它还要有意地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相反相成,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无所不在的竞争正是这种文明外表繁荣而内里残酷的症结所在。

人类现代文明确实是整体性患病了。这种发自本源的疾病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英国学者彼得·罗素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时期……我们的文明终将衰落。它自己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

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

(选自詹克明《空钓寒江·保护诺亚方舟》,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当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文明发展成为“强势文化”,就会导致世界文化单一化。
B.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强势的文明,以锐不可当之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推进到世界各地。
C.西方现代文明崇尚“竞争”哲学,这必然导致它与自然对立、重实力而轻德素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
D.西方现代文明不仅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不根除“人性恶”,反而会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来促进社会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已证明:要获得医治水稻黄矮病的抗病基因,可从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水稻中去寻找。
B.只要某种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会打破原有多样性文化格局,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C.西方文明虽然盛极一时,但因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必然会从鼎盛走向衰落。
D.人类现代文明自身无法治愈其整体性患病,要寻找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应当另寻它途。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人类文明领域和物种领域的问题加以类比,从而引发出共同性的结论,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给人以启发。
B.文章第三段从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审视和思考,深刻揭示了世界文化由多样化走向单一化的内在机理。
C.文章第四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生活事例,意在阐明人类文明模式趋同、价值趋同、形态单一化的问题之严重。
D.文章引用彼得·罗素的话语,揭示了西方文明不可持续性,表明了只有原始文明才是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
4.材料中的“推土机”和“诺亚方舟”两个词语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5.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各地文明的未来只有‘西化’一条出路,其结果将不堪设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4-06-15更新 | 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及储存技术,营建多种类型的储粮设施,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粮食储备作为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调节器,可以用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灾年的有效供给,同时将粮食储备以赈贷的形式发放,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储备周转资源。首先,中央层级粮仓是仓廪系统的核心,存贮于官仓的粮食主要用于政权机构及军队的消费。集中存贮体现出国家对粮食进行统一调控、严格管理的需求,也是昭示国力的重要内容。其次,存贮于民间仓廪的粮食主要用于抵御灾害,保证百姓的口粮供应,分散存放体现出民间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式。再次,以常平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粮食储备调节及相关思想,逐渐演化为国家统治的核心观念之一,为后世提供了积储备荒、调节粮食余亏的典范。可以说,中国古代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

汉唐时期作为中国古代两个强盛的中央集权王朝,也是农耕文明(仓廪制度)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储粮制度和技术也表现出不少共同的特征。

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汉唐用以储备粮谷的官方和民间仓廪种类繁多,形成了仓、廪、庾、圈、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各类型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对维系政权稳定、救荒赈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中期后,京城人口不断增长,边境连年征战,各方对粮食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据《汉书·食货志》载: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仓廪体系营建的核心在于解决粮食储存及保障品质安全,仓廪管理重点则需解决粮食在受纳、籴粜等方面的运作,从而进一步优化粮食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并形成管理有效的运行体系。

在继承先秦以来发展成就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合吸收外来建筑技艺,汉唐时期中国传统木构营造技艺日趋成熟与完善,并运用于粮仓建筑。汉代官仓中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的做法,虽然唐代至今未有涉及地面房式仓的考古成果发现,但从宋刻唐太极宫图残石中对太仓的刻画描绘与留存至今的与唐代基本同期的日本正仓院中正仓的仓储形式,或能间接显示出唐代应也采用地面房式仓的储粮做法。

汉唐时期的储粮形式中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交织并存的演进历程。汉唐以来形成了以常平仓、正仓、太仓、军仓为代表的官方集中存贮和以义仓、社仓为代表的民间分散存放现象。皇家仓廪因其重要性与规模性,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而民间系统则有效弥补了在官方难以维系时的不足,显示出对于百姓生活的保障属性。

汉唐时期曾出现的由民间乡社所设的仓廪类型以义仓、社仓为代表。这些粮仓中有些具有半官方性质,有些则是以民间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乡间邻里互助储粮模式,带有赈贷性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民间储粮系统承担了为国分忧、纾解民困的粮食应急保障、储备赈济职能,弥补了官方储粮系统之不足,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维系了古代民间乡社稳定与百姓生活安康。

(摘编自韩国河、王祖远《汉唐时期储粮制度和方式之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效的粮食仓储制度与储存方式,可以稳定市场价格、有效应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不足。
B.中国古代仓廪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和制度安排之一。
C.粮食在汉唐被作为战略物资,多种仓储方式和国有官营的管理保证了粮食受纳、籴粜等方面的运作。
D.处于仓廪制度发展关键时期的汉唐关注粮食的储存、品质,形成了十余种仓储类型用以储备粮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解说中国古代储粮制度的形成和意义,然后讨论了汉唐时期储粮方面的共同之处。
B.在讨论中国古代储粮制度时,文章从三个层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粮仓的重要作用。
C.文章引用《汉书·食货志》,目的是论证仓廪体系营建的核心在于解决国家粮食储存问题。
D.文章列举了汉唐以来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粮仓,论证了汉唐时期储粮形式的多样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粮食集中存贮在官仓是昭示国力的重要方面,保证了政权机构、军队消费和百姓口粮的充足供应。
B.虽然考古还没有发现唐代地面房式仓,但从多种旁证能证明汉唐时都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来贮粮。
C.义仓、社仓由民间设置,都具有半官方、半民间的性质,能有效地弥补官方储粮系统的不足。
D.汉唐时通过建立有效的国家与民间粮食储备将国家收储、粮食赈贷、民间储存、乡邻互助等结合起来。
2023-05-15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因为没有和中原殷周文明一样发现文字,有人质疑三星堆文明是否属于中华文明体系。

从古蜀文明发展脉络看,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华阳国志》都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从蚕丛开国,至开明为秦所灭(前316年),古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椎结左衽”的“蛮夷之族”,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的确,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以往也未见出土过,大家都很期待的,能一举破解三星堆之谜的文字也没有在考古中发现,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猜想。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例如,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题,如果结合《山海经》之类的神话记载,很可能这样的神树就是传说中可以“通天达地”的宇宙树、太阳树的象征。又如,过去一直没有在三星堆发现类似殷商青铜器中以青铜鼎、簋、尊等容器相配合来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所谓“礼器”,但这次在三号“祭祀坑”中已经露头了至少七件青铜尊,和1986年两个“祭祀坑”出土的多件青铜罍相互印证,暗示蜀人可能使用这样的青铜容器组合作为礼器。三号“祭祀坑”中还发现一件双手顶尊置于头顶的神人青铜像,也表明“尊”这种器型在三星堆青铜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受到特别的尊崇,和中原文化使用青铜容器作为礼器有着同样的意义。和中原文化最具共性的,是“祭祀坑”中出土的大量作为祭祀仪仗的玉璋、玉璧、玉琮,它们与二里头、殷墟出土的玉器几乎如出一辙,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从造型和功能上都反映出偏居西南一隅的古蜀王国,也同样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现在看来,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甘青和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也有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霍巍《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观察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
B.在中原文化系统和巴蜀文化系统中,在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以及蜀人参战的记录。
C.三星堆青铜神树很可能是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可以“通天达地”的宇宙树、太阳树的象征。
D.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的青铜尊和殷商青铜器中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礼器”功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与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三星堆文明属于中华文明体系。
B.文章指出三星堆部分出土文物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并剖析了其中原因。
C.文章提到的三星堆缠绕于青铜神树上的龙纹,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可能接受了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
D.文章以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大量作为祭祀仪仗的玉器为论据,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文化最具共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期待三星堆考古能够发现文字从而破解三星堆之谜,这仍是用已知“知识图谱”以及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三星堆文明。
B.三号“祭祀坑”中发现的双手顶尊置于头顶的神人青铜像,表明“尊”这种器型在三星堆文明中和中原文化一样,受到特别的尊崇。
C.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也有不少相似点,说明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D.古蜀王朝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椎结左衽”的“蛮夷之族”,这导致其祭祀文化自成一系,出土的器物很多超越了“常识”。
2021-05-07更新 | 2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