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23225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样是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时期的小说序跋强调小说社会功能的动因是有所不同的。明代中期以前,包括明代中期,强调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而明末及清代,经过晚明进步思想的洗礼,小说本身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对小说的包容和认同大大增加,甚至统治阶级成员也加入了阅读小说的行列。明末清初以来,代表俗文学的小说和代表雅文学的诗文几乎形成了半分天下的格局,小说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已不再是不入流的文学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序跋作者为了争取提高小说地位而强调其社会功能的用意也随之大大缩减,它更多的是对“文以载道”思想的一种客观继承与坚守。而与此同时,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于小说的娱乐功能则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撰写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阅读小说作为一种欣赏活动,均具有鲜明的消遣娱乐功能,但文学批评中该功能一直没有被重视,清代以前的历代小说序跋中更是鲜有提及。而消遣娱乐功能,可以追溯至孔子“游于艺”的思想,正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说:“游者,玩物适情之谓。”“游于艺”的价值内涵在历代的小说序跋中很少有体现,而这一情形在清代的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有了根本的改变——在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关于小说娱乐功能的内容比比皆是。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重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这一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性质有关——这类题材本身富含娱乐色彩。另一方面也与清代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着重要关联:清代的社会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对晚明“革故鼎新”思想的继承、反思和解构的基础上的。受李贽等晚明思想家的影响,清代的文学思想既有从“礼”,即情感克制的一面;又有主“情”,即情感释放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一方面强调了小说的社会功能——对“礼”的遵从与信守,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小说的娱乐功能——对“情”的关注与释放,体现了“志于道”和“游于艺”两种价值观的对立融合,反映了清人对小说功能认识的变化。

对小说功能的认识往往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大多是科举落第的寒士,他们在思想上继承了明末思想解放的余绪,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自我实现。他们在作品中呈现自己的想象,以小说的形式炫出自己的才华,在对作品情节的驾驭中获取精神自由。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突出了小说的娱乐功能,实际上表现了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孔子“游于艺”的思想在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志于道”与“游于艺”在此实现了对立统一,小说的功能定位也由传统的社会教化走向了教化与娱乐的融合统一。

(摘编自孙玮志《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对小说功能认识的新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小说的序跋主要强调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
B.清代社会对小说的包容和认同大大增加,是因为经过进步思想的洗礼。
C.在明朝末年之前,小说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属于不入流的文学形式。
D.撰写小说的艺术创作和阅读小说的欣赏活动,都具有消遣娱乐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重点论述了明末及清代的小说序跋在写作上的特点以及其形成原因。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历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志于道”和“游于艺”两种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C.文章采用由表及里的方式展开论证,开篇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在逻辑上逐层递进。
D.文章末段论述了清代小说的功能定位由传统的社会教化走向了教化与娱乐的融合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清初以来,俗小说和雅诗文已经形成了半分天下的格局。
B.历代的小说序跋鲜有提及小说具有鲜明的消遣娱乐功能。
C.孔子“游于艺”的价值内涵在历代小说的序跋中没有体现过。
D.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大多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自我的实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
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但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论述的那样:“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
翻开我们的文学史,透过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更早的诗经、楚辞等文学形式的表象,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它们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三百,原本大都是可以“弦而歌之”的民间歌谣;楚辞,是由南方民歌发展而来的文化人的歌辞;唐诗,多为可以吟唱的“歌诗”“声诗”;宋词,是专为歌曲词牌而填写的歌词;元曲,更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它的名称中,也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尽管如此,它仍然使人想到常常在街头巷尾飘然入耳的流行歌曲。实际上,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这些各自时代的“乐府”,正是那一时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而且,元曲与之更有一种相似之处:在它自身所处的时代,它是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被那些“高尚之士”“性理之学”视为刍狗。正如我们今天对流行歌曲并不一定在意,抑或看不起它一样。然而,就是这些下里巴人使人们终于有一天幡然而悟——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乐府”。夸张一点说,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流行歌曲的历史。
流行歌曲由于体制的短小,能够迅速地反映特定的情绪。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使它更富于表达能力和感染力,更易于流播和普及,把作者的思想传达给更为广泛的大众。这正是每一时代真正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元曲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着明确的观念——为了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必须更多地表现普通人所关心的话题。而诗词则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在形式上,元曲更少格律、语言和风格上的限制,因而能更为自由地表达作者所希望表达的一切。
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元曲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且细微、真切地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烦恼,喜悦与遗憾,渴望与失望……以及深藏在这背后的爱与恨。他们的描绘又是那么的淋漓尽致、曲尽人情,那么的动人心魄,尽管我们没有听到而且再也无法听到那些存于我们想象中的音乐的旋律。这便是元曲,史诗般的文学。
元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散曲,它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类似于宋词,多是独立的曲子;套数则是由不同曲牌联缀而成的组曲。二是杂剧,即以北曲演唱的戏曲。三是戏文,即以南曲演唱的戏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词山曲海”的说法,比喻曲作的数量之多,浩如烟海。但由于元曲是非正统的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流散十分严重。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第一个收藏、出版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清代是寂寞的,对于元曲来说。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思潮的兴起,使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通俗文学,寻找文化与艺术的本真,寻找对抗正统的利器。于是,元曲再一次被发现和重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元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虽然是元代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但却是元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正如唐诗之于唐代、宋词之于宋代。
B.元曲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其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它是以韵文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下里巴人。
C.元曲,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是大众文化的代表,这与作者为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更多地表现普通人关心的话题的创作观念有关。
D.元曲充分展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能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尽管我们再也无法听到它的音乐旋律。
2.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作品能够迅速反映特定情绪、更富于感染力的短小的体制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是真正关心生活和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B.元曲能成为史诗般的文学,除了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的原因外,还因为它是元代独有的文学表现形式。
C.元曲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乐府”,这一认识并非一开始就为人们所普遍认可,而是有一个逐渐被认知的过程。
D.散曲、杂剧和戏文是元曲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而小令类似于宋词,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套数则是组曲。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那些“高尚之士”“性理之学”视为刍狗的元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
B.“词山曲海”这一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元曲作品的数量之多,但也正因其浩如烟海,它难以成为正统的文学,流散情况十分严重。
C.明代中叶以后和“五四”运动以后,先后出现了发掘、整理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五四”运动后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性。
D.文中王国维先生的话虽然能论证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但也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
2016-11-18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运用从生活、生产实践尤其是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而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同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的特征,因而与世界各国文字相比独具特色一样,中医药学也因为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同样独具特色。
最能体现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的是其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天人一体观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相应”论,在中医学上的运用和反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是个整体,而人则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二是认为人自身也是个有机整体。
整体恒动观是指在认为人是个有机整体的前提下,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在患病过程中则又互为因果、相互制约。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充满朴素物本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的。
理论上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特征,乃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所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的这段话,把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表述得淋漓尽致。
诊治上的辨证论治原则,是对相应时代所不断发展着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在医疗实践上的运用。“辨证”就是在“四诊”即望神观形、听声嗅味、察言问病和按诊切脉的基础上,在整体观念、四诊和参等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内外征兆方面入手,了解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探明并抓住病根,然后审因论治。具体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
临床上集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为一体的特点,也充满深刻的哲理。诸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和布阵用药中的“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等,无一不渗透着辩证法。而在具体选药配方中的辨析药性、熟知药味、明晓归经、炮制适度、配伍确当、药量相宜、煎煮得法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对辩证法等哲理的灵活运用。
中医药学所蕴含的哲理远不止这些,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时空观、矛盾观、系统观、调控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认知观等众多方面,无一不在。
(摘编自宋定国《国学纵横·中医药学之哲学建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B.“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
C.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则是其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
D.“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布阵用药法以及辨析药性、熟知药味等选药配方法均体现了中医在诊治上的特点及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借助生活、生产实践经验来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这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也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B.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特征而独具特色,中医药学则因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独具特色,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
C.中医药学“治病求本”,但并非一概而论,而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急病采用治标的方法,对缓病采用治本的方法,这也是辩证法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
D.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其哲学建树以朴素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既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又是一个独立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医学根据天人一体观提出的观点,也是中医药学提出整体恒动观的前提。
B.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之间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
C.在孙思邈看来,不能慈悲为怀,没有恻隐之心,不为病人着想,贪图名利,计较个人得失,顾虑个人安危,妄论是非,自夸自许者是无法成为医生的。
D.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病变部位、原因及性质,抓住病根,最后审因论治,这就是中医药学辨证诊治的基本过程。
2016-11-18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进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链接材料】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逐渐形成,而二十四节气由此孕育产生。
B.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不是西方国家认为的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
C.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的理念,依赖自然而生产,这说明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没有过时。
D.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祖先就因为合理的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而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B.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了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清明节、苗族赶秋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B.《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先泰民谣《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D.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4.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原因。
2022-06-1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