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53 题号:223303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比较文化的研究,是人们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和各自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中,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双边文化关系或多边文化关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揭示异质文化之间复杂而生动的关系,进一步来解明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并有助于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特性。

②文化与文学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研究包含三个层次。

③第一层次,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文化与文学样式中,探讨和揭示相互融入的异文化形态。这一研究属于关系研究的表层形态。它对于深入地探讨双边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引领作用。目前,中日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大体上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由于未能作进一步的推进,读者对何其相似乃尔已经感到厌倦。

④第二层次,探讨和揭示异文化融入的传递轨迹,包括传递中的分解形态,以及中间媒体的作用与意义。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形成关系,一定存在着传递的渠道,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传递的过程中,诚如法国文艺学家布吕纳提埃尔所说:文学类型也像生物的种族一样,也会分解和合成。例如,在早期中国诗向日本传递,并参与成为和歌三十一音数律形成和因素方面,我相信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中国诗被分解并和三十一音数合成的若干传递轨迹。

⑤这一层次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第三层次,探讨与揭示在异文化浸润中本土文化与文学的变异,特别是本土文化因子与异文化因子相互组合的模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本土文化与文学的新样式。这些新样式,它们应当是属于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新的形式。

⑦这一层次的研究,就双边(与多边)文化的关系来说,具有定位的意义。实际上,当我们要对异质文化关系作学术界定时,其概念的意义最后将落实在这一层次。到底什么是比较文化意义上的文化关系?并不是说两个文本有相似之处,则它们就有了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在一个独立完整的文本中,确实内含着异质文化的因子——这些异质文化因子,程度不同地已经被变异而融汇于文本之中,只是研究者采用实证的手段使它得以还原。

摘编自严绍鎏《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

材料二:

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对没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

②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一种功能,是使文学现象连类比物相类相从,从而为总结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中的基本规律提供整理大量相似、相同或相通的文学事实。一般地说,寻找和发现类同和同类,既是人们的一般心理需求,也是科学研究的最初的起点。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经常是以已有的阅读经验、阅读积累为背景的。我们在阅读中读到何其相似乃尔的文学现象时,常常就会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并试图探讨其中的原因。现有的连类比物相类相从式的类同的平行比较,已经揭示了古今中外文学中许多普遍现象。然而,一旦要使这种类同的文学现象进入研究状态,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人类精神现象来说,所谓不是绝对的。平行研究要搞明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种意义上是相同的;这种类同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还是尚未被充分认知的东西;这种类同的比较是否有助于研究者探讨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③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二种功能,是使比较的对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并由此形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比照式的平行比较模式。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时空关系和逻辑关系中,平行比较有助于被比较的两种或多种事物的特性、价值得到映衬和凸显。比照式平行研究的对象,不必是类同的东西,也不是相反的、对立的东西。他们的关系彼此有别,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在比较文学中,这种比照式的平行研究,主要不是为了求同,也不是为了辨异,而是要在比照之下使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④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三种功能,是使研究对象处在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的关系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没有事实上的关系,但它们却有着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的关系,也只有通过平行比较来揭示这种关系。反比式的比较研究,仿佛在一个画面上将黑白两种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加以对比,突出它们的对立,使黑者愈见其黑,白者愈见其白。

摘编自王向远《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

1.材料一第⑤段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此处的所谓“中间媒体”,是为了解明异质文化传递中复杂的变异而特别确认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②还特别注意到“中间媒体”的形态与作用。
③一种由文人运用汉文或准汉文创作的,类似于中国古传奇的文体。
④它是指在本土文化消融异质文化的相关因子、尚未最后完成变异时,异质文化因子所呈现的若干状态。
⑤例如,从日本神话、传说等向物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相信我们也已经找到了它们的中间媒体——
A.②①④⑤③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②⑤③①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土文学在异文化影响下发生变异而产生的新样式,仍属于民族文学。
B.严绍鎏着重研究有事实关系的“关系研究”,王向远关注无事实关系的“平行研究”。
C.材料一、二皆提及“何其相似乃尔”,但针对的现象与论述的目的都不相同。
D.“平行研究”符合人类一般心理需求,即求同存异,在类同中发现文化的异质性。
3.请指出材料一比较文化研究诸层次的结构关系,并概括其论述思路。
4.请根据作者在材料二第②、④段中的观点,简要阐述《红楼梦》与《玩偶之家》的可比性。
2023-07-05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文学如何面对“自然增长的红利日渐微薄,面临自我‘升级’的大考”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还要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契机,从创作上看,在保持传统类型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现实题材开始崛起,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文学的主题趋向更加契合时代精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是现实向作品的主要题材选择。《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穿越”的手法书写发生在上海的革命行动,并通过对比展示新旧时代的沧桑变幻;                              ;《特别的归乡者》书写脱贫攻坚……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描绘着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

反映五千年文明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类作品,以及以东方神话元素为基础的幻想类作品,是传统文化“两创”在大众文化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由此被激活。《燕云台》《大汉光武》用进步的时代历史观在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中展现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功绩;《廊桥梦密码》创新民间故事的新讲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廊桥的传统技艺;《大道朝天》《剑来》等融玄幻、仙侠、武侠和历史、悬疑等为一体,大量化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近十年来,网络作家队伍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出作家“四代同屏”、代际叠加且迭代加速的喜人景象。此外,据《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网文作家从年龄上来说,已迎来“九五后”时代,网络作家职业覆盖种类达到一百八十八种。多种类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带来了新鲜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网络文学的社会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网络作家的贡献,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不仅完成了从“写手”到“作家”的转变,那些卓有成就的作者还步入“主流文学”殿堂。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桫椤的《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

材料二:

任何艺术形式,当提及经典化诉求时,往往是原始形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更多资源,也遇到“瓶颈期”的时刻。当下语境提及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也符合这个规律。令人反思的是,当下“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关注,没有使某些网络作家反思创作瓶颈,反而滋生出志得意满之态。然而,借助“平台”所获得的暂时胜利,不等于网络类型文学可以“一家独大”。

其实,针对“编辑”与“评论”来说,目前全民写作基础上的网络商业机制,已显现出了问题。传统文学编辑(期刊和出版社)是文学权力持有者之一,他们掌握筛选作品的权力,也实际担任“培养作家”的职能。编辑对作品的挑选、定位、引导、修改,会对作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而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导致其CP(“网络内容供应商”)成分越来越大。一方面,网站字节的容量大大超过传统期刊和纸质书籍,它可让更多的作品被大众看到,这无疑增加了网站对作品的包容度;另一方面,网站的盈利性,也需要有海量作品撑起文本数据库。因此,网站文学编辑,不再精心修改稿件,不再设置较高门槛。编辑变为“文字服务员”,以读者为中心,为作者创造相对公平的竞技场。但问题是,海量字节信息流,也造成了作者和读者的浮躁心态,不利于作家成长及作品经典化。作品缺少塑形挤压,也缺少必要的筛选与打磨,甚至会让好作品缺少节制,变成超级冗长的“文本星云”,进而影响作品进一步的经典塑造。

其次,批评家功用淡化。很多研究者盲目排斥鄙夷网络文学,有些批评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范式陈旧僵硬,缺乏对新问题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不能对新文本做出有效研究应对,进而导致“失语”。网络传媒面前,传统批评家的权力也被分化,让位给豆瓣评分、网站弹幕这类“大众点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读者权力被无限放大,无原则的吹捧与无理性的抨击,都使得大众评论愈发充满狂气、戾气等负面情绪,相对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的批评力量,却被大大地隔离,甚至削弱了。

阻碍网文经典化的因素,也存在于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一是完全的“断裂”态度,二是“纯技术化”的倾向。中国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起自后现代思潮,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着力点在后现代理论、传播学与产业学,对具体现象、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主要研究思路也是文艺学式的,缺乏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诸如现代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更有某些研究者,完全以网文研究为“新媒体”创新之物,割裂研究的联系性与历史性,忽略甚至蔑视其他学科传统对网络研究的有效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将网文研究“技术化”的倾向。这些研究者,热衷于技术术语的炫耀,企图以技术术语包装出一整套全新的、不可理解的“游戏化学术语言”,以对应产业对网络文学的资本定位。

(摘编自《上海文学》房伟《跨越鸿沟:网络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挑战与机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文学除了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越来越多地凭借现实题材、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等行为完成自我升级。
B.当前网络文学尽管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丰厚的“平台红利”和高度的政治关注,但依然有瓶颈期的尴尬和经典化的诉求。
C.只有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面貌,主题趋向更契合时代精神或具备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网文经典作品。
D.在当前的网络商业机制下,文学网站编辑的“哨兵职能”被弱化,批评家功用被淡化,这两者都是阻碍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商业化的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以防止出现“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现象。
B.读者权力的适度扩大,再加上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批评力量,于网文发展有益。
C.为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研究界应当彻底摆脱文艺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
D.从创作上看,当前网络文学在传统类型和现实题材方面都有发展,因此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
3.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填入材料一空缺处的一项是(     
A.《大国重工》等“工业流”作品展现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B.《浩荡》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史投射进普通人的奋斗史。
C.《朝阳警事》以女警王益娟为原型,展现基层民警们的日常状态。
D.《庆余年》借穿越到庆国的范闲,写了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落更替。
4.两则材料看似写作角度不同,实则“殊途同归”。请作简要分析。
5.作家麦家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互相取长补短。结合两则材料,从题材、评论与传播这三个方面,简析传统文学应如何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料。
2023-02-28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间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俳;(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C.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D.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未必积累到最充足的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
B.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C.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元结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C.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
D.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4.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诗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3-02-1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