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237599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注]①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诗人称病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②四皓:避秦乱隐商山的四位须眉皓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人。③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其侄疏受因年老同时辞官,为世人所称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离别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离别的背景,并且叙述自己曾经几次离别长安,体现了诗人仕途的沉浮。
B.颔联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先前大都是被贬出京,心情压抑急促;这次出京是自己请求辞去官职,从容不迫。
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之后,受到皇帝优待,回到东都洛阳,享受二疏一样的欢乐。
D.尾联阐述追名逐利像一张张大网,把人们紧紧捆缚起来,白居易挣脱这张尘网之后才发现要想摆脱这张大网很难。
2.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留别时的心情是快乐的,那么请你谈谈白居易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①

白居易

阊门②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

渐看海树③红生日,遥见包山④白带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苏州刺史任上,闲适诗。洞庭,指太湖中最大的岛屿洞庭西山。②阊门,苏州古城西门③海树本指生长于海中的珊瑚,有金黄、墨黑、赫红三种颜色。此处指产于太湖的太湖石。④包山,洞庭西山古称,太湖中最大岛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曙色”一词既点明了题目中“早发”的时间,也是以下各句描述内容所围绕的核心。
B.次句不直接写天上星月错落有致,而写其映在水中的倒影,切合情境,且增添了景物韵致。
C.颔联通过描摹桨动舟移、灯摇乐动的特定场景,营造了朦胧的氛围,为湖上日出设置背景。
D.尾联上句写舟行之速,下句言乐曲绵长舒缓,两者相反相成,凸显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心境。
2.请简要分析颈联描写景物的方法。
2020-02-23更新 | 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2018-06-04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三首诗的作者中_______最小,却死的最早。
B.三首诗中_________ 是古体诗(答序号即可)。
C.三首诗中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的是__________ (答序号即可)。
D.三首诗中用了典故的是 ________(答序号即可)。
E.三首诗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______(答序号即可)。
F.三首诗中写场面写得最好的是________(答序号即可)。
G.三首诗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的是________(答序号即可)。
H.三首诗中艺术辩证法(情景、点面、虚实、详略、动静、形声、物我等)用得最多的是________(答序号即可)。
2019-10-11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