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2 题号:224572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学界为此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在看到病毒之前,科学家心目中的病原体和其他的一般细胞都是湿润柔软的脆弱球体。虽然形状规则,但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可病毒呢?病毒好似埃舍尔笔下的图形,充满了几何美。有的是像正二十面体一般的正多面体,有的像蚕茧一样呈螺旋状重叠在一起,有的则像无人火星探测器一样,颇有些机械感。同一种类型的病毒都拥有完全相同的外观,无论是大小还是个性,都没有丝毫偏差。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是种无限接近于物质的东西。

病毒无法摄入营养,也不会呼吸,自然不会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换句话说,病毒是没有新陈代谢的。如果把病毒提炼到不含任何杂质的状态,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就能使病毒结晶化。湿润柔软、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绝不可能出现这种状态,只有结构完全相同的单位整齐排列,才可能形成结晶。病毒在这方面与矿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如假包换的物质。病毒的几何性,就来源于蛋白质规则排列而成的外壳。我们甚至可以说,病毒是来自机械世界的微型模型。

然而,病毒和单纯的物质之间有一个本质区别。这也是病毒最显著的特性——病毒能自我复制,自我增殖。这种能力是靠蛋白质外壳内部的单一分子核酸(DNA或RNA)来实现的。

病毒没法单独存在,寄生在宿主的细胞上,才能开始复制。首先,它将充满动力的粒子附着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好似紧急着陆在小行星上的宇宙飞船。然后再通过接触点,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胞内部。DNA中包含了构筑病毒需要的所有信息,宿主细胞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外来的DNA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并根据病毒的DNA信息不停地复制构筑病毒的零件。当零件在细胞内部组合起来时,新的病毒便诞生了。很快,新病毒就会冲破细胞膜,冲向新世界。

病毒游走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如果我们将生命定义为能自我复制的东西,那么病毒必然也是生命体的一种。占领细胞,掠夺细胞的组织体系,进行自我复制,这过程和寄生虫又有什么区别?可是病毒粒子本身毫无生气,无异于机械部件,没有任何生命的律动。

(摘编自福冈伸一《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材料二:

从前人们认为病毒只不过是一些游离的遗传物质,因为恰好也组合了一些合适的化学成分,因而能在细胞内自我复制。2000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也正式表态支持这个说法,他们宣称:病毒不是活的生物。但没过多少年,病毒学家就纷纷对这种陈述提出质疑,其中也不乏公开反对者。新发现层出不穷,很多旧的规则不再适用。比如,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无视巨型病毒的存在,部分原因是它们太大了,比大多数已知病毒都起码大一百倍。它们的基因也数量庞大,完全不符合之前病毒的定义。另外,巨型病毒入侵变形虫时,并不会融入宿主的无数分子团中,相反,它们会组织形成大量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病毒工厂。病毒工厂通过一个入口吸收原料,然后通过另外两个出口输出新的DNA和蛋白质大分子。巨型病毒起码能用自己的病毒基因开展这个过程中部分的生物化学工作。

给自然界中的成员划出分界线在科学研究的时候是有用的,但当我们想要了解生命本身,这些分界线就成了人为设置的障碍。与其试图搞清楚病毒怎么区别于其他生物,还不如研究研究病毒是怎么和其他生物形成一个连续的演化谱。人类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已经和病毒组成了难以分割的混合体。移除了身上的病毒基因,我们可能根本无法活着从子宫里生出来。而人在日常生活中抵御感染可能也是借助了病毒DNA的帮助。就连我们每日呼吸的氧气中的一部分,也是海洋中的病毒和细菌共同产生的。海洋是基因的流动库,众多基因不停在宿主和病毒之间交换,

严格区分生命和非生命的做法不仅让病毒变得更难理解,也让生命的起源更匪夷所思。生命起源的过程还没有完全明朗,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生命并不是由宇宙中什么伟大力量在一瞬之间变出来的,而是随着糖类和磷酸盐等原料在早期地球上聚合并发生越来越复杂的反应,慢慢演变出来的。例如,有可能是单链RNA分子逐渐生长,又获得了自我复制的能力。在RNA世界,所谓的生命可能只是一些稍纵即逝的基因组合,抓住机会就拼命生长,有时则被像寄生者一样的另一些基因破坏殆尽。这些原始寄生者中的一些可能演化成了第一批病毒,不断复制繁衍至今。法国病毒学家帕特里克·福泰尔(Patrick Forterre)提出假说:双链DNA分子有可能就是RNA病毒发明出来的,双链有不同的结构,能保护基因免受攻击。最终,这些病毒的宿主反而接管了DNA分子,接着接管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现在所知的生命可能全起源于病毒。

病毒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致命的,但它们也赋予了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创造和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卡尔·齐默《病毒星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毒的形状极具几何性,同一类型的病毒又拥有完全相同的外观,所以很有机械感。
B.病毒没有新陈代谢,特殊条件下能够如矿物般形成结晶,极易被人视作单纯的物质。
C.病毒能够占领宿主细胞,掠夺细胞的组织体系,进行自我复制,和寄生虫毫无二致。
D.现在所知的生命可能全起源于病毒,在演变过程中和病毒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演化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福冈伸一对生命的定义是“能自我复制的东西”,因此他更倾向于认为病毒是一种生命体。
B.巨型病毒之所以长时间被人无视,是因为它体积大,基因数量多,完全不符合之前病毒的定义。
C.人类和病毒已经组成了难以分割的混合体,说明搞清楚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无助于了解生命本身。
D.原始“寄生者”会将另一些基因组合而成的“生命”破坏殆尽,可能是病毒具有毁灭性的根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病毒研究的主张的一项是(     
A.伦敦帝国学院的病毒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了一种名为ERV-L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同时他们也在许多其他物种中发现了同样的病毒,科学家画出的病毒演化树同它们宿主的演化树完美重合。
B.1976年,埃博拉病毒出现在苏丹,夺走了284人的生命。3年后它在苏丹卷土重来,造成34人死亡。然后它销声匿迹15年,1994年又在加蓬发起了攻击,杀死了52人。
C.2008年,拉斯科拉和他的同事发现,巨型病毒甚至可能被同类的其他病毒感染。这种入侵的新病毒被命名为噬病毒体,它们潜入病毒工厂,欺骗本应复制巨型病毒的工厂制造出更多噬病毒体。
D.1990年,疫苗专家开发出一种廉价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牛瘟疫苗。199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就借助这种新疫苗发起了全球牛瘟根除规划。2011年,FAO正式宣布,牛瘟病毒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4.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示意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巨型病毒感染首先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内部,而不是附着在细胞表面注入DNA.
B.巨型病毒开启星门,目的是将平时处于密封状态的蛋白质外壳打开,暴露里面的遗传物质。
C.巨型病毒DNA在宿主细胞质中释放出构筑病毒需要的所有信息,宿主细胞对此一无所知。
D.病毒工厂指根据病毒的DNA信息复制构筑病毒的“零件”并进行组合的宿主细胞分子团。
5.当下开展病毒研究,可以获得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谈起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卧游一词最为常用。南北朝时期的宗炳是首位提出卧游观画方式的画家。他壮年时多方游历,年纪大了便将生平所到之处画在墙壁上,期望达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效果。

卧游是一种审美过程。澄怀卧游者要达到的心境:观者端坐于画卷之前,五脏得以疏瀹、精神得以澡雪之后,方展卷开启卧游之旅。观道卧游的目的,在于亲近自然、悟道山水、自我认知,此亦为卧游之精神所在。画家或欣赏者以画作为道具展开审美,神思而神游于其中,将全部感官投入水墨山水的怀抱。从可观可触的画卷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象,一实一虚之间,以中国式的艺术手段交互生成了中国特色的审美意境。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从自然界学得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一边通过自己的心裁,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明代画家沈周的《京江送别图》,是沈周送给即将远到四川赴任的叙州太守吴愈的作品。画面描绘了众人与朋友长揖而别的情景。但画家并未着力去刻画人物,而是用大量笔墨营造了一个此岸和彼岸的世界,郁郁葱葱的林木掩盖了离别的伤感,让观者进入画家营造的山水世界中,去体悟远方和未来。多年以后的我们,在欣赏这幅画时,即使不知道沈周和吴愈的故事,但看到画面,依然能够体味到送别时的依恋与祝福。此外,画家的笔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亦值得玩味。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有的俊秀,有的清雅,有的朴拙,有的浑厚,有的华丽……一幅画是一个人,一幅画是一个意境。观者既是在品画,也是在品人;既是在品味别人,也是在品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观者通过画家营造的山水世界,完成了一次卧游,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远行。

卧游的山水画审美范式,构成了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体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卧游于中国绘画美学及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启示是:审美意境并非固有于画作之内的可见之物,而是须由画者与观者协同配合才得以生成。两者在一画一观的审美游戏中神交意会、往还对答,虚虚实实之间,自生共鸣,携手同游于画中世界,笔墨山水便成为联通画家与视者的纽带。临画而卧,山水亲人,人入画游,达成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

(摘编自刘亚刚《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

材料二:

面对一朵圆形的红花,说这朵花是圆的,人必须承认,否则就错;说这朵花是红的,人也必须承认,否则就错;说这朵花是美的,人却可以说不美,你却不能说他错,顶多说其审美观与你不同。人对事物感到美或不美乃至感到丑,都有自身的理由。事物之美不完全由其物理性决定,还要由审美主体确实感到美来决定。这一现象的深意,突显的正是人的自由性。人的自由在美感中得到了最显著的体现,因而由人的主体确认产生的美感也是自由的。

人感到事物美,该物一定是符合此人的理想,根据认为美的事物,可以推知此人、此社会、此文化认为什么样的人、物、事是理想的。因而,美感让人认识理想,向往、追求理想。美是理想的形象外化,美使人对个人、社会、文化的理想鲜活感之心向往之

中国美学常讲的要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即进入审美之后,人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中超越出来,进入到与天地同流、与道同在的感受之中。现实中的审美同样可以达到这一境界,如陶潜《饮酒》呈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审美让人有一种跳出具体历史去看历史,跳出具体文化去感受文化的意蕴。

(摘编自张法《从美的性质看美育之重要》)

材料三:

刘纲纪:说到底,美育是让人树立一种人生境界。中华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蔡元培说,你懂得美学,就会抛弃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就会想到别人。实际上,他讲的是康德主张的美是超功利的的观点。

曾繁仁:人的发展,只有感知与道德律令是不行的,还得有情感。科学让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道德让人明白应该做什么,审美则让人愿意干什么。康德古典美学话语体系中,最光彩的一句就是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意思是审美让人从感性的人通过崇高过渡到有艺术理性的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

董学文: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比较核心的部分。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是美育的一个载体。但是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教育,不但范围上超过它,而且指向也比它更宏阔。虽然艺术教育也创造美,但艺术教育更多是要解决技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而审美教育是教人如何认识美、创造美的精神性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是价值观、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以绘画为例,审美教育不是说我会画画,要怎么画好,而是说我为什么要画,怎么通过画画提高自身境界,进而为这个世界创造美。

(摘自《美育如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大家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游”是由南北朝时期的宗炳首先提出的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范式。
B.审美有超越性,能让人跳出具体的历史文化,感受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C.人的发展必须得有情感,审美可让人通过崇高的理性过渡到艺术的感性。
D.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范围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教育,指向也更加宏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澄怀”是“卧游”前必有的心境,否则就难以实现“卧游”的目的。
B.赏画者要完成充满诗意的“卧游”之旅,离不开画家创造的审美意境。
C.因为审美具有自由性,所以事物的美要由审美主体确实感到美来决定。
D.美是理想的形象外化,让审美者感受到美的事物一定符合此人的理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符合“卧游”的一项是(     
A.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B.张羽《青弁云林图》一诗写道:“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你所在学校的美育工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节目。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善良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只有智育被人看重,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还没有人否认,至于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派人不但忽略美育,而且根本仇视美育。他们仿佛觉得艺术有几分不道德,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诗和艺术是说谎的,逢迎人类卑劣情感的,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所以他对诗人和艺术家说了一番客气话之后,就把他们逐出理想国的境外。中世纪耶稣教徒的态度也很类似。他们以倡苦行主义求来世的解脱,文艺是现世中一种快乐,所以被看成一种罪孽。近代哲学家卢梭是平等自由说的倡导者,照理应该能看得宽远一点,但是他仍是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和文化都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托尔斯泰对近代西方艺术的攻击更丝毫不留情面,他以为文艺常传染不道德的情感,对于世道人心影响极坏。

这些哲学家和宗教家的根本错误在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就不容易拆开。造物不浪费,给我们一份家当就有一份的用处。无论情感是否可以用理性压抑下去,纵是压抑下去,也是一种损耗、一种残废。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到超出常态,另一部分则受压抑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状态,在草木如此,在人也是如此。

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所谓全人,除体格强壮以外,心理方面真、善、美的需要,必都得到满足。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枯燥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乐主义者。这三种人,都不是全人而是畸形人,精神方面的驼子跛子。养成精神方面的驼子跛子的教育,是无可辩护的。

(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求,与人类三种心理活动知、情、意价值相当,所以,人都追求真善美。
B.物有真、善、美,心有知、情、意,教育有智育、德育、美育,所以我们始终寻求这三方面同时发展。
C.无论在实施层面还是理论方面,美育都很少有人顾及,尽管蔡孑民先生曾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
D.柏拉图和卢梭两个哲学家都持艺术败坏人道德的观点,主张用理性压制情感,以便达到至善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真善美三者都具备的人生才完美,这就为后面论述重视美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列举园丁扭曲草木生长本性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西方哲学家观点的错误。
C.文章的逻辑性很强,在分析说理时,先摆事实,再讲道理,剖析其实质与危害,最后提出对策。
D.文章结构严谨,注重段落间的相互衔接,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开头都紧承前段结尾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人们普遍地只重视智育,并没有认识到智育、德育、美育对人生是同等的重要。
B.普通人忽视美育尚可理解,让人费解的是如托尔斯泰这种大师攻击艺术也毫不留情,而卢梭则相当委婉。
C.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是荒唐的观点,因为人是一种有机体,把情感与理性拆开会让人成为思考的机器。
D.偏重智育、德育、美育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不能培育出“全人”,但这种教育肯定能培养出单科拔尖人才。
2021-11-30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崇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们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要把它向“一般化”靠拢。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论等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基涵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等等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它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起码“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

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1.“红学”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2.“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界定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学科一流学者不以《红楼梦》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所以没有正视“红学”的特殊性。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是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应该不满足于“回到文学上来”研究。
C.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以及概念界定下的逻辑往往深刻影响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D.周汝昌有没有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是陈维昭和应必诚两者观点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两则材料围绕“《红楼梦》研究”这一核心话题展开论述,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文学品位之高。
B.周汝昌先生从个人对《红楼梦》独特性的理解谈起,认真分析了当下“红学”研究者的情况,明确提出“学”不足而“红”必虚的观点。
C.周汝昌先生基于“红学”研究的特殊性,清晰界定了研究内容,应必诚先生虽然也承认“红学”的特殊性,但其研究内容与周则完全相反。
D.陈维昭先生在充分分析应必诚先生和周汝昌先生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理念,委婉提出学术研究者应该善于倾听他人的陈述。
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中属于周汝昌先生对“红学”界定范畴的是(     
A.探究小说的悲剧审美特性B.分析黛玉的人物形象
C.将“红学”分成四个体系研究D.揣摩小说的语言风格
4.请分析材料二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5.学校即将举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会。关于“红学”的界定,周汝昌先生和应必诚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师生们的热议。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陈述理由。
2021-07-15更新 | 2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