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227229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准备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论点。经过选择的例子对任何有价值的概括来说从来就不是重要的证据。黑头鸥、工蜂这些故事只不过是用来说明在个体水平上,我所讲的利他性行为以及自私性行为是什么意思。我将阐明如何用基因的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来解释个体自私性和个体利他性。 但我首先需要讲一下人们在解释利他性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因为它流传很广,甚至在学校里被广为传授。

这种错误解释的根源在于生物之进化是“为其物种谋利益”或者是“为其群体谋利益”这一错误概念。这种错误的概念如何渗入生物学领域是显而易见的。动物的生命中有大量时间是用于繁殖的,我们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利他性自我牺牲行为,大部分是父母为其下一代而做的。“使物种永存”通常是繁殖的委婉语,物种永存无疑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只要在逻辑推理时稍微引申过头一点,就可以推断,繁殖的“功能”就是“为了”使物种永存。从这一推断再向前迈出错误的一小步,就可得出结论,说动物的行为方式一般以其物种的永恒性为目的,因而才有对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行为。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以模糊的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动力,而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的有差别的生存。但我们所谈论的适者是指个体,种属,物种,还是其他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无多大关系,但涉及利他主义时,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达尔文所谓生存竞争中进行竞争的是物种,那么个体似乎可以恰如其分地被认为是这种竞争中的马前卒。为了整个物种的更大利益,个体就得成为牺牲品。用词稍雅一点,一个群体,如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中的一个种群,如果它的个体成员为了本群体的利益准备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个群体灭绝的可能性要比与之竞争的另一个将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的群体小。因此,世界多半要为那些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所占据。这就是温爱德华兹在其一本著名的书中公之于世的“类群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后为阿德里在其《社会契约》一书中所普及。

另一个正统的理论通常叫作“个体选择”理论,但我个人却偏爱使用“基因选择”这一名词。对于刚提出的上述争论,“个体选择”论者可以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几乎可以肯定,即使在利他主义者的群体中也有少数持不同意见者拒绝做出任何牺牲。假如有一个自私的叛逆者准备利用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按照定义,它比其他成员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些后代都有继承其自私特性的倾向。经过几代这样的自然选择之后,利他性的群体将会被自私的个体淹没,就不能同自私性的群体分辨开来了。

我们姑且假定开始时存在无叛逆者的纯粹利他性群体,尽管这不大可能,但很难看出又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自私的个体从邻近的自私群体中移居过来,然后由于相互通婚,玷污了利他性群体的纯洁性。

个体选择论者也会承认群体确实会消亡,也承认一个群体是否会灭绝可能受该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影响。他们甚至可能承认,只要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具有远见卓识,就会懂得克制自私贪婪,从而避免整个群体的毁灭。但同个体竞争中那种短兵相接、速战速决的搏斗相比,群体灭绝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甚至在一个群体缓慢地、不可抗拒地衰亡时,该群体中的一些自私的个体,在损害利他主义者的情况下,仍可获得短期的繁荣。

尽管类群选择的理论在今天已得不到那些了解进化论的专业生物学家们多大的支持,但它仍具有巨大的直观感召力。历届动物学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惊奇地发现这不是一种正统的观点。这不该责怪他们,因为在为英国高级生物学教师编写的《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下面这句话。”在高级动物中,为了确保本物种的生存,会出现个体的自杀行为。”这本指南的不知名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这方面这位作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洛伦茨所见略同。洛伦茨在《论进犯行为》一书中讲到进犯行为在物种保存方面的功能时,认为其功能之一就是确保只有最适合的个体才有繁殖的权利。这是个典型的循环证明。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一点是,类群选择的观点竟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洛伦茨像《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的作者一样,显然不曾认识到,他的说法同正统的达尔文学说是相抵触的。

类群选择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原因之一也许是它同我们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观念完全相吻合。作为个人,我们的行为时常是自私的,但在我们以高姿态出现的时刻,我们会赞誉那些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虽然对“天下”这个词所指的范围如何理解,我们仍莫衷一是。一个群体范围内的利他行为常常同群体之间的自私行为并行不悖。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国家是我们利他性自我牺牲的主要受益者。青年人作为个体应为国家整体的更大荣誉而牺牲,令人费解的是,在和平时期号召人们做出一些微小的牺牲,让他们放慢提高生活水平的速度,似乎比在战争时期要求他们献出生命更难奏效。

(摘编自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表明自己要以基因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论述观点,因为黑头鸥、工蜂这些经过选择的故事常带有主观观点的解读。
B.物种永存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动物将生命中的大量时间用于繁殖,因此动物的利他行为普遍是为了使其物种达到永存。
C.作者以“个体选择”理论驳斥“类群选择”理论,认为自私个体更易生存下来并“攻陷”群体,从而令人无法区分利他群体与自私群体。
D.群体中的自私个体能够通过损害利他主义者来使自己获利,即使其所处的群体正在不可抗拒地走向衰亡,自私个体也能由此得到发展。
2.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在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时,并没有界定“适者”的范围,这就是爱德华兹能够提出“类群选择”理论的主要原因。
B.类群选择理论认为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实现物种永存,这一观点如今已得不到支持。
C.受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影响,人类虽对“天下”没有一致看法,且常有自私行为,但也会赞扬那些愿为集体牺牲自己的人。
D.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利他行为,也存在群体间的自私行为,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利他行为往往会在战时特殊时期占据主流地位。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类群选择”理论的一项是 (     
A.为了保护蜂群储存的重要食物,工蜂会执行刺蛰行动,但是工蜂很快会因此死去。
B.鸟看到鹰时,会发出特有的警告,吸引鹰的注意力,给鸟群预警,争取时间躲避。
C.黑头鸥集群筑巢,巢与巢之间相距很近,黑头鸥会趁邻居外出捕食时吞食雏鸟。
D.雌兔会在狐狸接近时一瘸一拐地离开巢穴,以此引诱狐狸,使其放弃捕食巢中幼崽。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以下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照组种群在25年里数量急剧下降,必将在这一流域逐渐消失。
B.有明显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C.无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在10年前突然下降,可能与人为因素有关。
D.利他行为与种群生存无明显联系,“类群选择”理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5.为何有人认同温爱德华兹的“类群选择”理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河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将文化观念加以固化表达和传播的,主要是文明的经典。直接创造文化观念的是劳动。劳动是动态的过程,并不能固定下来,也难以持久流传。文字诞生之前的文明进步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先进的、独特的观念难以保存,从而无法长时间、远距离地传播,进而造成文明难以累积式地发展。道金斯就指出,通常的文化模因,像流行歌曲,“只能在短期内迅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而那些“可以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的文化模因,“通常是由于见诸文字记载的东西拥有巨大的潜在永久性”。这就表明,文字出现之后,经验被记载下来了。事实上,这些被记载下来的经验,不断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验证,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经验记载被淘汰和遗忘,取得好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些记载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所谓文明,无非是“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口耳相传的经验,从经验提炼而来的格言和谚语,以及从这些东西中升华而来的经典。例如,远古时期,还在森林里生活的人类先祖不得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有意无意进入毒蛇的领地。对毒蛇的提防和恐惧经过口耳相传,最后进入经典之中,蛇由此成为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经典教化和生理反应一起,持续地强化着这一形象。卡尔维诺由此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经典跟普通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格言、谚语不同,后者“最多被视为一些世俗智慧,对人亦缺少说服力和约束力”,而经典则是具有“规范性的论说”,具有“表述上的普遍性”和力量上的“权威性”,是“文化的基本内核”。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就表达在我们文化的经典当中。

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像自然物一样直接地跟世界打交道,我们的任何观察、任何活动,都渗透着来自我们经典的文化观念。哪怕是站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的高处远眺,山川、河流、植被……我们所见到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任何一个名字,都是一个分类,或者是某个分类中的一个元素,它们所在的分类是基于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断言:“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异在的形式。”毫不夸张地说,通过塑造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经典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动,从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著名文化学者孙隆基就主张,人的活动,虽然首先受到人的生物本能的影响,但主要由来自体外的“良知系统”“支配”,而这个良知系统,则随着文化而变化。传统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主要由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塑造。儒家文化经典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将家庭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基督教及其经典的影响,造成了西方人“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生活”。正如《大观念》一书的出版者指出的,“蚂蚁不必有观念而活,因为它生命的全过程是确定不变的。但人类有选择的自由、且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追问这些观念,否则“我们就生如蚂蚁而不是人类”。

(摘编自苏德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不断的验证之后,那些取得好的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才可能成为经典。
B.劳动虽然创造了文化观念,但是由于缺乏固化表达的功能,所以不能造成文明以积累的方式发展。
C.格言、谚语,虽然也能体现一些世俗智慧,但它不具备经典所独有的“规范性的论说”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核。
D.经典总会对人们的行动有间接的决定作用,从而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面貌。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夸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论述了文字诞生前文明发展的特点,进而阐释了经典的形成机理。
B.文章旁征博引,引用马克思、卡尔维诺等名家学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力,也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章列举儒家文化经典与基督教经典对中西方的各自影响,举例证明支配人的良知系统是随着文化而变化的。
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用生物基因、毒蛇、蚂蚁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来阐释抽象的经典与人类行动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森林中的白桦树和东北虎,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了,因为它们渗透着人类经典的文化观念。
B.毒蛇的形象之所以负面,是因为人类先祖对它的恐惧和提防,后来进入经典并可能被持续地强化。
C.按着道金斯的观点,流行歌曲最早是出现在文字之前的,只能在短期内快速地扩散,所以成为不了经典。
D.人类生命的全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因为人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必须要追问这些观念。
2020-06-23更新 | 1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墨家一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其实为。《墨子•经上》说义,利也。但墨家所说之,非一已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种天下之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

墨家孜孜追求天下之利,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法,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应当厉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以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为典范的古时圣王形象,作为统治者爱利万民的义政义事之历史经验。而对那些极端戕害民生民利的如桀、纣、幽、厉一般的暴君,墨家又提出了不非诛的革命主张,从而保留了以武力来维护民生民利的底线。由此可见,墨家所论的天下之利,应当还是以民生民利为主流。

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在先秦诸家中,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为中国科技史家所推崇。《法仪》等篇记述了墨子对百工从事生产技术活动的认识。墨子认为,百工从事之法就是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墨经》诸篇更是记载了诸多关于科学方面的朴素认识,论述了当时制造和使用器械以便利民生实践的工作原理。但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是为了便利民生。《公输》所载的公输削鹊之故事,正体现了墨家这种以爱民、利民为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墨家极为贬低那种为了单纯展示技术之而从事的技术创制活动,转而强调技术之的根本就在于其能利于人。在墨家看来,哪怕再为精巧的技术,如若不能利于人,也都是。《墨子》中的城守诸篇所记载的守城之术,也都是对其兼爱”“非攻主张的实行,故而也是本之于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而来。简要言之,墨家技术哲学的核心也在于其强调技术应当秉持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

墨家在立论时极为重视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墨家看来,治国理政、言辞谈辩与百工从事一样,都有其相应的方法准则。三表法是墨家最先提出的一个用以判断言辞是非标准的方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人民之利,以其经验主义和实用理性的立场,构成了墨家在立论时所惯常使用的基本论证结构。然而,三表法的提出与使用,只是墨家对如何论述自身主张的一种思想结构自觉。而在此思想结构之下,三表法还贯穿着墨家对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

墨家在向别家释疑自家所持的学说主张时,常将未察吾言之类”“不明吾言之故作为解释的标志性语句。其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事物,或可取与不可取的道义言辞的界定方式。尽管墨家所论之不能简单比附为逻辑学所论的划分概念种属关系意义上的,但仍是一种明确不同的道义观念并进行合理(可取)说理的理性思维模式。在墨家看来,哲学论辩活动中的立论与反驳,都应遵循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原则,做到同类相推、异类不比。

则指的是事物(事情)之所以如此这般出现的原因,或者说言辞之所以如此这般得出的前提或条件。《墨经》开篇就界定所得而后成也,即必须明了事物之所以成为如此这般的原因或条件。墨家进一步将区分为相似于充要条件的大故与相似于必要条件的小故,并强调要明故”“求故。无论是墨家的政治哲学还是技术哲学,都强调不能满足于只是观察事物(事情)的现状,而要探究其之所以如此这般出现的原因和规律。如墨家在论述其最为核心的兼相爱之治道主张时,就遵循了一套典型的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办明故逻辑链条。而对世代相传的工巧之术,墨家也主张要巧传则求其故,即穷究工艺背后的原因或规律。简要言之,在墨家看来,区分事物的同异,辨明言辞的是非,形成合理的立论和反驳都要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还要探明其背后的原因、条件和规律,如此才能正确地分析并解决现实政治及其技术运用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总之,尽管我们可以仿照现今的学术分类体系,建构起墨家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技术哲学、逻辑思想、军事思想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体系,并基于不同的时代需求及其认知偏好,形成对墨学基本精神的不同体认。但墨学之为墨学,还是有其最为根本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法。在价值立场上,无论是从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观点看,还是从技术哲学的观点看,爱民、利民都是墨家哲学立论的一贯出发点。在思维方法上,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则贯穿于墨家哲学的全部内容。据此,爱民、利民的价值内核与明故、察类的理性追求,无疑就反映出了墨家哲学所秉持的人文价值与运思模式,从而也就可以被视为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了。

(摘编自张万强《利民明故:墨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墨家主张要关注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的天下公利,而不能追求私利。
B.墨家重视探究事物出现的原因,并将“故”区分为充要条件的“大故”与必要条件的“小故”。
C.墨家认为,只要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就能正确地分析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D.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贯穿于墨家哲学的全部内容,反映了墨家哲学所秉持的运思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家“兼爱”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要维护民生民利,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
B.墨家为了实现“兼相爱”的社会理想,努力规约君主的行为,使其能实行义政义事。
C.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受推崇,是因为他们制造和使用器械都以重视实践为目的。
D.为了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墨家从不同角度规劝统治者厉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墨家“爱民、利民”观点的一项是(     
A.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B.不可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C.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D.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4.“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间大爱”在墨家思想中体现鲜明。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赵法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含义,但是作为儒家文献的《易传》,这话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

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甚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会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

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人格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作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许能够短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广泛的信誉和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

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当然,一己之私也不是儒家人的初衷。但客观上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

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有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经验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

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中也有经验的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

(《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易传》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虽然也含有报应的含义,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
B.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
C.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
D.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但实践仁义礼智信却能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产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通过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
B.文中引入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
C.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D.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
B.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非惧“余殃”,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
C.在儒家那里,“积善之家”的“家”被赋予了时间因素,常用来指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
D.“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
2017-04-13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