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5 题号:227883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1.感叹号连用可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请据此分析文中画横线处连用两个感叹号传达出的情感。
2.文中画波浪线处“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如果改为“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舂米、撑船”,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有一个时期,新上市的慢锅成为主妇的新宠。把要煮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丢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煮它一个天翻地覆,完完全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对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赐①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②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地融进汤里了。

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让人(   )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

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   )。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   )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回应着:“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④”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   )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如同一根细细长长、柔柔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 如痴如醉 央求 浸润B.叹为观止 魂牵梦紫 哀求 浸透
C.喷喷称奇 魂牵梦萦 央求 浸润D.啧啧称奇 如痴如醉 哀求 浸透
2.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3.文中画波浪线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的是汤的浓香,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1-01-22更新 | 40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条路的历史(       )。

自从村子里最早那座茅棚在这里扎下,庄稼人到田里去刨食吃,去播种、栽秧、锄地、浇水,再把收割了的庄稼拉回。去去来来,很快,清风一吹,一条亮带子就在美丽的梁邹平原上飘起来了。

梁邹平原这一带古时候是退海之地,海水虽被黄河赶走,沉下的泥沙却饱浸着盐分,捧一捧湿土闻一闻,咸腥味刺鼻。春天盐碱泛上来,一圈圈一圈圈的“绒花”盛开,地里白茫茫,如同下了一场雪。

在我每年一定回故乡居住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我都要踏上这条路,(     )。每次来我都(       )不住激动。我走得很慢,我在以脚掌为手轻轻抚摸它。我走到南边去看(     )、生长茂盛的庄稼,从起伏的绿浪里捕捉那黑豚一样窜动的脊背;再回首凝望一会儿被雾霭笼罩的村庄,那若隐若现的红瓦白墙,缕缕袅袅升起的炊烟,仔细分辨着那里混杂在一起的狗吠、鸡鸣和孩子的哭叫。这时候,挨近地平线的夕阳吸引我侧过脸,这一瞬的夕阳是最美的,一泓熔金似的鲜亮,又丹柿一样柔和,它低低地悬着,平原愈加平坦、辽阔。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修长   恋恋不舍   控制   一望无际
B.修长   流连忘返   控制   漫无边际
C.悠长   流连忘返   抑制   一望无际
D.悠长   恋恋不舍   抑制   漫无边际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绒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至如梁、柱、枋、檩、门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庄稼人到田里去谋生,他们辛勤付出,精耕细作,再把收割了的庄稼载回。”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0-10-26更新 | 30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国美学的“灵魂”。无论是创作还是传播的过程,书法艺术都体现出________的文化价值。在艺术上,书法强调审美意境和艺术情境的和谐统一;在文化上,书法艺术表现出多重的文化内涵。

书法不仅有书写规律和法则,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意义。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结构与章法表现得越好,就越能体现出作品的意境。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书写的轻重、快慢、强弱在纸上留下浓淡、干湿、刚柔等________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书法的和谐美和动态美。书法家通过线条把真挚、强烈的感情________到作品中去,使观赏者感动,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蕴含着作者深厚感情的书法作品,向来备受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估量   五花八门   贯注   青睐
B.不可限量   千变万化   贯注   热捧
C.不可限量   五花八门   灌注   热捧
D.不可估量   千变万化   灌注   青睐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霍金被科学界公认为用手指“说话”的天才巨人。
B.“可恶!然而……”四叔说。
C.“木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作者最钟爱的艺术形象。
D.南仁东因突出贡献被授予“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予以改正(     
A.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
B.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
C.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依靠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决定的。
D.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决定的。
2022-07-27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