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83 题号:228512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此后,随着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而把握农时,也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体如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在遵循自然节律的基础上,依次按相应的时间点展开。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特征,即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各有其时。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

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禺,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分别到都城的东、南、西、北门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旧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更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作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这些活动,可大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奉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此外,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立冬补阴等。与此同时,围绕二十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

(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

【链接材料】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古代先民独创的优秀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系统到战国才基本形成,是因为人们的测量技术提高了。
B.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冷暖变化等气候情况,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
C.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致使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在整年中都必然随着农业生产活动出现涨落的现象。
D.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的养生习俗,比较著名的有冬至饺子夏至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时发达的结晶,蕴含着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等中国文化的精髓。
B.二十四节气能够成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主要靠的是官方推行。
C.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如“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D.二十四节气是人们长期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它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
3.下列选项,诗词与节气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
B.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惊蛰
C.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霜降
D.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小暑
4.结合两则材料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惊蛰、谷雨、清明、小满这四个节气最早也只能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批被确定的节气。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彰显了二十四节气维护亲情、休闲娱乐的内涵。
C.在阴阳合历历法制度完善推广之前,芒种、夏至、白露很可能既是节气同时也是节日。
D.立春肝气旺盛,宜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此举遵循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

“养老”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燕、飨、食等礼仪都是借祭祀鬼神之日,以宴会的形式编排长幼序列,演示敬老之礼。这里的“养老”还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养老行为。

周代养老的仪式除了设置公宴外,还给国老颁发上顶端镶有木雕鸠鸟形状的黑色木制拐杖——鸠杖(同王杖、玉杖)。鸠鸟食道宽,吞咽顺利,意在祝福老年人吃好吃饱;鸠杖象征着一种权利和荣誉,持杖老人凭杖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养老优抚政策,除给予老人一些荣誉之外,还向社会颁布养老的法令,明确养老范围,建立了具体的保障监督措施,比如汉代就明确规定“子孙为国而死的父祖”等四类人归社会养老。唐宋时期,敬老和崇文并举,国家建立了“文学馆”等文史研究机构,组织老年学士修史编志,起草皇帝诏书,协助科举考试。《唐书》中还有国家为高龄老人配备家庭服务人员的记载。北宋出现了最先用财政资金救助“老疾孤穷丐”的机构——“福田院”。明代除参照汉代做法外,还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政权建设,并在多地设立了养济院。清代沿用了明朝的养济制度。

我国古代养老文化的核心是“孝”,而以“孝”为核心的古代养老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百善孝为先”等都是孝道伦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就必须赡养老年的父母,这种以孝文化为传统的赡养方式,两千多年来早已在国人的思维之中根深蒂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的家庭养老,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的结合。这样的家庭养老促进了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

(取材于刘松林、曾富生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如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进入老年。“421”家庭模式,独生子女的现实,导致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还是亲子交往、精神慰藉,老人能从子女身上得到的都是有限的。

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90%左右的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在自己家中,享受“亲人服务”的同时又能得到所在社区有偿或无偿服务。这种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在家安度晚年的情感需求,也能够降低老年群体的养老成本,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提升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整体水平。围绕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2021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作出了具体要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家社区养老,目前,全国多地正在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以便老年人能够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建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既保留了家庭养老的优点,又强化和拓展了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社交等养老服务供给。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旻表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服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智慧养老服务是通过使用智能设备获取老人服务需求信息,以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为中枢,以线下服务圈为支撑,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能设备包含提供环境安全及身体健康监测的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可穿戴的智能终端设备。智慧养老通过线上发展带动线下养老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无论是15分钟养老圈,还是智慧养老服务,养老模式建设的不断完善,让幸福晚年触手可及。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国家“人民至上”的本心与初心。

(取材于任海、陈春柳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养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是指一种敬老仪式。
B.在周和汉时有敬老意味。
C.唐宋时敬老、养老并举。
D.在家养老就是传统养老。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周代,鸠杖对老人意味着受人尊敬和享有待遇。
B.唐宋时,老年人都有权参与文史研究机构的工作。
C.中国式赡养不仅是“孝”的要求,也是“孝”的体现。
D.家庭养老能让老人在闲适生活中体会到天伦之乐。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享受智慧养老服务的一项是(       
A.老年人出门佩戴定位呼叫器,遇险一键呼救。
B.老年人通过机顶盒获取健康资讯,远程问诊。
C.居家老人线上预约康复理疗师上门进行服务。
D.老人到社区服务中心现场购买智能看护床垫。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历代都重视制定养老政策和建设养老机构。
B.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现实需要。
C.社区在现代多样化养老服务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15分钟养老服务圈解决了我国老年人出行问题。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发展居家社区养老。
2023-01-10更新 | 2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

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以完美地呈现;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这就是意法论的基本含义。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蕴含了这一意涵的不同表述可谓由来已久。

这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意味着,或者说内容和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当时王室藏书分作六略,也就是六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五类都是根据其说什么也就是其内容划分,唯独诗赋略是根据其怎么说也就是其形式划分:不仅如此,赋类之中的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和杂赋,也还是从如何结撰成篇的视角所作的区分。中国目录学史上首次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无论是整体分类还是细部分类,形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显现。齐梁时代的刘峻,将文学作品分作形文”“声文情文,而区分非文的标准是(俪对)和(音律),是文学形式的因素。至于载道的意思,其含义不是对于的否定,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我们再重新检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提出,或许也能得到新的认识。诗言志谓诗歌说什么,而从歌永言无相夺伦都是怎么说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则是音乐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音乐表现上的和谐,感动人神百兽的秘诀是在怎么说。这么看来,强调说什么言志”“载道,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怎么说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总体脉络中,意法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同等重要,就很容易得到理解了。

(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有删改)

材料二: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其《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

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

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计。陈计《戏》之德此书,谓其长处即在能以意递志。从之塘注社《几例》来看,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亦即作者之》。必须从诗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

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卷一《题张氏隐居》注云: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曲。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麇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前四句教入山之情与景,后四句写张隐之高,章法井然。曰润道馀寒,曰石门斜日,虽公自述所历所到,而山居幽渺,便为下杏迷二字地。乘兴二字,蒙首二句来,香迷二字,梦次二句来,木句,蒙不贪二句来,意法层次如此。

陈之壎着眼于此诗的章法意:此诗从总体上看为四句分截,前四句叙入山情景,后四句赞张氏品格之高。从畑处看,第七句以乘兴”“杳然分别照应首联和领联,木旬则与联关合。由诗法入手将诗中的层次缕清后,诗意便自然显示无遗,之壎将此称之为意法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之壎解诗的关注点在于章法意法之间的浑然一体:章法、联法层次的丰富性与诗人感情的曲折变化相一致。这与其《注杜律凡例》中所说的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这一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

(刘重喜《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意义取决于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传统本身。
B.激活传统,使之有利于创新,是我们为自身传统而自豪的必要条件。
C.明代及以前“意法论”不是一个批评概念,但此意涵在汉代前已存在。
D.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空洞、含混、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及中国目录学史上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意在证明古人意识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
B.材料一头为,“意法论”这一概念意味着古代“说什么”和“怎么说”具有同等重要性。
C.清代学者将“以意逆志”提升到新阶段,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
D.材料二陈之壎解诗的着眼点与其提出的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强调诗意和诗法并重。
3.下列选项中的文本阐释没有运用材料中所说的“意法论”的方法的一项是(     
A.解读《答司马谏议书》时,要注意王安石的回信之所以简短有力,不仅因为北宋积贫积弱、改革势在必行,还因为变法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信心十足,将反对派视为保守、苟且、不恤国事。
B.解读《陈情表》时,要结合作者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本图仕宦”的心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念为行文思路,以及“圣朝”“伪朝”“贱俘”“至陋”的语言,可以解读李密的心曲。
C.《蜀相》从首联开始就不断蓄势,服务于主题:对诸葛亮的景仰缅怀和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例如,用“丞相”而非“蜀相”,表示尊敬,“寻”字表明专程探访,遣词用字均为主题服务。
D.解读《谏逐客书》时,要注意文章在回顾历史时强调外来人才的贡献,而写当代时则强调外来之物的优点,这种“互文”结构不仅论证了“逐客”之非,也有利于避免秦王的猜忌。
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及“意法论”,请分析二者在侧重点上有哪些不同。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意法论”对你的阅读与写作各有哪些启示。
2023-08-25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之间的时间性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强调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现代的散体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诗歌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问题。他认为,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进行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是因为“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现和发明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执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诗人探索了新诗的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作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诗歌的音乐性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D.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较成熟,而现代新诗处在生长期,二者不宜用同一套评价标准来衡量。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但依然不够成熟。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请梳理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应如何评价中国新诗?请结合材料概括。
2023-08-16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