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228524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B.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写草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寒烟衰草凝绿’却让王安石产生了古今兴衰之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乙同学说:“我觉得这几句诗词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曹魏时代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经历”“合成的一系列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的融合。它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王维是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
B.南朝刘勰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意”与“象”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所以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C.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D.有意境的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个事物或事件的意味,而且有所超越,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意境”之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持的情景交融的观点,与中国传统美学所认为的观点并不一致。
B.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典型代表,苏州园林的审美价值已经超越了有限的楼台亭阁,而进入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作者认为,《伏尔加船夫曲》能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意境”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花卉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满地黄花堆积”为读者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营造了萧条冷落、暗淡凄凉氛围,渲染了令人哀愁的意境。
C.秋蝉生命短暂,寒蝉更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透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感知到一种离别的哀婉气氛。
D.“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用绿、青、红、白等颜色描摹江、山、花、鸟几种景象,色彩明丽,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意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赏析姜夔《扬州慢》中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2021-08-09更新 | 1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一位深受唐诗影响的诗人,再加上曾奉旨刊刻《全唐诗》,唐诗从曹寅开始成为曹家的家学。受此影响,曹雪芹将唐诗之美融入小说创作,把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推上了顶峰。

小说《红楼梦》和唐诗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学界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书名是从唐诗中来,只是具体从哪一首唐诗而来,则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从白居易《秦中吟》的诗句“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李商隐《春雨》“红楼隔雨相望冷”而来,我认为韦庄《闰月》中的“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也十分切合小说基调。不论哪首唐诗,可以肯定的是小说的书名深受唐诗“红楼”意象的影响。

小说中对唐诗的引用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直接引用各代诗文共90处,其中唐诗占了近40%。如果作者自身才识不够,引用诗歌就容易画蛇添足。但是《红楼梦》中的唐诗引用恰到好处,对小说情节的帮助作用巨大。

小说前八十回中直接引用最多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诗句,其次是中晚唐,唯独没有直接引用初唐诗歌。不过小说中有些诗歌模仿初唐诗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小说更有多处化用晚唐诗句。他经常使用知名度不太高的晚唐诗人的诗句,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如第十七至十八回宝玉所说“蓼汀花溆”的“蓼汀”二字当从晚唐诗人罗邺的“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雁》)想来。曹雪芹用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发现了这些不为普通大众读者所熟知的好诗,使得《红楼梦》不落俗套,超出一提唐诗则李杜等名家名作的格局。即使是引用较少的中唐诗,曹雪芹也十分欣赏,化用在小说情节之中,如“史湘云醉眼芍药裀”一节就是化用了卢纶的《春词》。

甲戌本第一回侧批说:“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传诗之意”包含了传作者的诗学观念。在小说中最为直接体现诗学观念的就是小说中出现许多人物的诗论。虽然《红楼梦》中的诗论不能完全等同于曹雪芹本人的诗学理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它与曹雪芹的审美观念分开来,小说人物的诗论或多或少都有作者自己的感情倾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和唐诗的渊源极深,他的诗学观大体上是宗唐派,但是他又并不否定宋诗,在把唐诗标举为最高典范的同时,也赞许那些能够突破唐诗藩篱的后世诗歌。

(摘编自陶然、李能知《曹雪芹与唐诗的渊源》)

材料二:

对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如果说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杜甫、李白、苏东坡写的诗词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而如果作为小说里面的诗词来看待,《红楼梦》中的诗词又是了不起的。《红楼梦》中的诗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第一类诗词是作为一种暗示的性质,要介绍小说的人物,预先用诗词来介绍。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判词,用了很多拆字、谐音的方法来总括小说里主要女性的平生。这一类作品非常巧妙恰当地来掌握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可是不是很好的诗词。

《红楼梦》中还有另外一类诗词。小说中的女孩子往往组织一些诗社、词社。比如在菊花开时,组织菊花的诗社,大家都写菊花诗。作为一个男性,曹雪芹要设身处地设想人物的境遇、性情,按照她们的个性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写结社来填写柳絮词。一篇是林黛玉的《唐多令》,其中写道:“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漂泊亦人如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这是林黛玉眼中的柳絮。“粉堕百花洲”,在中国大陆的北方,每到春天,常随风飘舞着很多柳絮。在诗词里面,柳絮是非常美的,“蒙蒙乱扑行人面”,但我们若真是生活在柳絮中也很烦恼的。我上大学时的辅仁大学女校校舍在恭王府。每到春天,教室敞开门和窗户,柳絮飘飞在庭院之中,卷成一团,又飘到讲堂之中,真是“一团团逐队成毬”。正如苏东坡的一首柳絮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你说它是花吗?它不像别的花开在枝头上。“漂泊亦如人命薄”,柳絮之没有人珍惜,柳絮之随风飘落,正与林黛玉相似,她母亲死了,后来父亲也死了,所以她不得不只身一人寄居在贾府。“缱绻”是一种徘徊、缠绵不断的样子,可是“空缱绻”,没有人珍惜它。这完全是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的生平。这些诗词配合了角色的性格命运,写出不同风格来。

而《红楼梦》里真正好的诗词是写出作者自己内心的一份真正的感情和感慨。开篇第一首诗词是《顽石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青埂峰下那块石头是当时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这个顽石整天悲叹,那些石头都有补天的作用,独有我是荒废了,于是它就要求道士僧人带它到红尘中去。可是它来到红尘又怎么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要有用,唯一的路子就是学仕途经济之学,走仕途经济之路。贾宝玉追求的落空,正是曹雪芹对人生的失望。这些借书中情事写作者自己悲慨的诗是值得注意的,因为这类诗真正表现了作者写作《红楼梦》的内心感情和动机,是作者真正地从内心中抒写出来的,是他自己生活的经历,是透过他自己对于生命的体验写出来的作品。

(摘编自叶嘉莹《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作者不认同《红楼梦》书名出自白居易、李商隐,认为韦庄的《闺月》才是其出处。
B.《红楼梦》中出现的直接体现诗学观念的许多人物诗论,可以看作是曹雪芹本人的诗学理论。
C.叶嘉莹认为《红楼梦》诗词的艺术水平比不了古代名家作品,但她并不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D.《红楼梦》所引的苏轼柳絮词中,以柳絮的随风飘落、无人珍惜,暗示了林黛玉的生活遭遇。
2.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诗句在《红楼梦》中直接引用最多,可见盛唐诗歌对曹雪芹的影响远超其他时期的诗歌。
B.林黛玉的《唐多令》是曹雪芹依照林黛玉的遭遇和性情而量身定制的,内容符合她的个性特点。
C.叶嘉莹将《红楼梦》中的诗词分为三类,认为其中真正好的是借书中情事写作者自己情感的诗。
D.两则材料均写到《红楼梦》中的诗词,而探究的方向各不相同,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黛玉想起的诗句“水流花谢两无情”引自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
B.《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黛玉和宝玉一起阅读《莺莺传》,“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C.《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探春在芦雪庵的联句“价高村酿熟”是化用了晚唐诗人郑谷的诗句。
D.现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认为,《红楼梦》中黛玉跟香菱谈诗,不妨看作悼红轩的诗话。
4.叶嘉莹对《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唐多令》的品读方法,对我们学习诗歌鉴赏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5.在《红楼梦》的诗词运用方面,曹雪芹自身的才识学养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9-06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绘画、园林、建筑、戏曲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类文化总是在历史的传承中实现积淀与拓展。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养分,融入新的文化肌体。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当代社会,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

用当代眼光打造中国传统艺术的时代精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是异彩纷呈。浙江美术馆白墙黛瓦、坡顶穿插,以其江南水墨画般的风韵成为中国风建筑的典型之一。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以沉浸式研戏、赏戏的方式,让观众在实景和妙趣的穿越中亲近经典戏曲剧目,感悟戏曲中的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学。通过传统艺术的流行表达,将中华文化丰富矿藏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和审美意蕴的美育精品,意义深远。

注重用传统艺术为青少年成长奠定基础。我们应该持续加大力度,注重整体联动、润物无声,重视传承质量,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引导青少年全方位认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台前幕后发挥传承热情,在体验实践、学习传承中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更好地培根铸魂、温润心灵。

(摘编自龙开胜《充分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

材料二:

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之作频现,以积极的文化寻根意识和昂扬的文化自信风貌引领新时代的国风国潮热,《经典咏流传》《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爆款”“出圈之作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

国风舞蹈《纸扇书生》是对川剧折扇技法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翩翩少年的阳刚朝气和书生气质跃然灵动,一扫人们心目中古代书生的僵化和呆头呆脑印象。央视推出的文化创新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带领观众徜徉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与伏生、司马迁等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通过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在庄严的历史仪式感中激发起了观众澎湃的民族自豪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则将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表现的主题和对象从王希孟的山水转化为青绿衣裙、蛮腰高髻的女子,原来长长的画卷所承载的帝王趣味经过舞蹈编导的奇妙构思,转化为舞剧所传递的民众审美,人间烟火气和人情味充盈其中,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意象承载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改革进程和媒介生态中,文艺创作的创新表达获得更多的新技术赋能,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典籍里的中国》专门设计了全包围式的立体舞台,270度环屏和侧幕及贯穿舞台中央的甬道,如时空隧道般串联起节目独创的多场域古今对话场景,使不同年代典籍里的故事可以同步呈现,观众亦可随座椅的旋转来转换视角。节目综合运用了AR、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强化了观众沉浸感的获得。河南卫视2021年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把作品的主题与5G、VR等技术手法完美融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成就了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视觉体验。

当前媒介语境下,互联网的双向互动、去中心化传播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对传统文化进行两创的艺术作品在不同平台的宣发策略已不复是简单的文案内容复制,而是以大范围、全覆盖、系统化的平台链条式组合宣发,来提升作品观看流量和受众人数。一是注重通过短视频平台来拓展文艺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小而精的短视频,在最短时间内把节目亮点呈现给观众,更加直观、便捷地向网端传播。二是注重提高和维持社交媒体的话题热度,注重话题的持续发酵。在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大众最常使用的公共社交平台创造互动话题,并且注重利用网络大V、公众人物以及权威媒体的传播效果和催化作用。河南卫视的奇妙游节日系列节目选择在B站播放,观众在观看时可以实时发表弹幕评论,这种即时评议互动的方式在拓展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营造了节目交流互动的收看氛围,提升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塑造了公众的集体记忆。

当代文艺创作应从珍贵文物、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等历史遗存中挖掘和寻找创作源泉,使更多爆款出圈之作进入大众视野,在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当代视角观照中华文明,努力挖掘和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创造的重要推手,并以节目的影响力来进一步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以节目感召力激发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摘编自张有平《新媒介催生两创”“出圈佳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绘画、园林、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对于提升青少年的审美素养意义重大。
B.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的文化肌体,用当代眼光打造时代精品,使之能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能为国人培根铸魂,湿润心灵。
C.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佳作《只此青绿》既厚植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又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技术赋能。
D.让“两创”的艺术作品在公共社交平台宣发,并在平台创造互动话题,能提升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能塑造公众的集体记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科技的技术赋能和媒介融合的多维传播赋予了传统艺术美学的意蕴并使之绽放时代光芒。
B.传统文化类节目经过创新创优后其趣味性娱乐性更强,吸引力更大,而其美育功能相对有所削弱。
C.珍贵文物、古典文献是现代创作的源泉,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手。
D.《最美中国戏》《典籍里的中国》让观众在实景和妙趣的“穿越”中亲近经典,获得沉浸感的体验。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并使之起到积极影响”的论据的一项是(     
A.运用数字科技,结合声光电技术创作而成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B.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翻录的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一经播出,深受广大京剧票友的一致好评。
C.苏轼《木石图》中,一株枯树、一块怪石,数枝焦墨竹叶点缀,表现出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和傲然挺立的风骨。
D.班主任设计了“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的短视频,并配有日本动漫型少年舞蹈和劲爆音乐,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每逢佳节出爆款,端午将至,你的家乡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设计几条方案,让这次龙舟大赛“出圈”成为“爆款”。
2023-06-2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