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29176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莎草被长洲

汪元量

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忆故家、西北高楼。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

人在塞边头。断鸿书寄不。记当年、一片闲愁。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注】①宋末元初诗人,钱塘人,原为南宋宫廷琴师,元军陷临安,被俘北去,随三宫留侍燕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景点题,虚写故乡草覆长滩、水拍江岸的景象,为全词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B.“搔短鬓”和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情感却截然不同。
C.下片“记当年、一片闲愁”与当下身居边塞、客思难解的境况形成对比,表达故国之思。
D.全词语言典雅,多处化用典故,其中“西北高楼”“舞罢羽衣”“广寒”等更是一语双关。
2.汪诗多记国亡前后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请谈谈本词“悲”在何处?
【知识点】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2.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2017-03-14更新 | 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火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同宋玉一般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抒情主人公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C.“故人何在?烟火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念远怀人,如呆如痴,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
2.“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1-08-24更新 | 2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夜雨

(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来?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从体裁上区分,甲是___________,乙是元曲。两首诗(曲)都呈现出一种____________的意境。
2.两首诗(曲)都提到了芭蕉,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1-05-07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