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39997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①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③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只是一个梦想。
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⑤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常回家看看”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1.对文中所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的表述,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空巢老人”愈来愈多。
B.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常回家看看”。
D.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2.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B.要改变“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D.时至今日,如果仍然坚持“养儿防老”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年人受益,也能使年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2011·云南曲靖·高考模拟 查看更多[7]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特别指出: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新情况新问题,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各大媒体纷纷对这种乱象进行批评,呼吁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给青少年以正确精神引领。

“饭圈文化”造成青少年审美观的畸形发展,而且是非理性的、极端的。我们并不是主张单一的审美,绝不是要搞成“万马齐喑”的局面,提倡审美的多样化是必要的;而由娱乐平台、资本运作带动的粉丝审美,恰恰是单一的、病态的、畸形的。将那些只有颜值而无德行的偶像当作美的极致顶礼膜拜,不问是非,“饭圈文化”在审美观上呈现出的是极端的非理性。那些“娘炮”,那些“耽美”,缺少的就是正大刚方之气、泰山青松之姿、慷慨激昂之风。如果仅是某一个人的审美取向,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任其弥漫于数量惊人的青少年的心灵之间,流行的必然是病态的审美风气,这是与我们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审美是以感性的形态发生或者说以感性的形态进行,这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认为审美可以离开理性而存在,那么笔者是不予认同的。在审美中,理性是内化于感性形态之中的。美必然与真、与善同行。真善美的一体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审美的题中应有之义!哲学家张世英把人的境界分为“欲求境界”“求实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四个层次,他认为审美境界包含道德而又超越道德、高于道德。张世英先生的观点未必能在美学界定于一尊,但我认为是大有道理的。它至少说明了审美对于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非可有可无的;审美并非只是感性的,而是包含着道德与理性的内涵。

再谈一个观点:美感应该是具有神圣性的。这个观点在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都曾不断出现。孟子讲“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知之之谓神”。这当然是一种神圣感。孔子讲“尽善尽美”,美与善的一体化,是有神圣感的。王国维以境界为美,而境界也是具有神圣感的。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将美的理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和谐”,第二是“智慧”,第三是“至善至美”。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人物康德的名言:“灿烂星空在我头上,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强调美的神圣性。在美学原理中讲审美范畴时,总是以“崇高”作为第一个审美范畴,足见“崇高”在美学中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抽去了崇高感,审美就会走偏,社会就会充斥着物欲,人的价值观就会失范。

新时代需要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充满朝气的审美风尚。想想“盛唐气象”吧,正是盛唐气象那样一种包容而阳刚的审美风尚,才能与中国历史上那样一个巅峰的时代匹配!今天,我们放眼大好河山,我们聆听穿越时空的钢琴曲,我们欣赏中外绘画经典作品,我们凝望为国奉献的英模,我们仰视巍峨而壮丽的建筑,又怎能不感觉到美的神圣?我们更应该大力倡导审美中的崇高,崇高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主旋律!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点上,青少年要背负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美的神圣,美的崇高,在这代人的审美观中不可或缺。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2021-09-08张晶的《以美感的神圣荡涤畸形审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饭圈文化”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审美,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造成误导。
B.审美以感性形态进行,包含着道德和理性的内涵,缺失任何一面都会导致审美畸形。
C.“崇高”作为审美的第一范畴,在审美观中不可或缺,否则人的价值观就容易失范。
D.新时代需要一种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审美风尚,这是新的一百年取得胜利的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破后立,先剖析“饭圈文化”的危害,然后提出审美理性和审美崇高的主张。
B.文章引用张世英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证明审美对人生非常重要,而非可有可无的。
C.作者采用引证法,大量引用东西方圣哲的名言证明美的神圣性,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D.文章以“笔者是不予认同的”“但我认为”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圈文化”乱象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审美观造成严重误导,致使病态的审美风气在社会广泛流行。
B.美必然与真善同行,如此才能创造健康的审美风尚。真善美的一体化,在中西方都是审美的共同追求。
C.真正的美感,是一定具有神圣性的。完全去掉了神圣性,往往是一种审美的矮化甚至卑琐化。
D.新的一百年,青少年要背负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在这代人的审美观中不可或缺。
2021-11-05更新 | 1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贸易迅速发展,作为新型贸易模式,数字贸易极大减少了贸易成本和时间,不仅使新的贸易产品不断涌现,而且正在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贸易方式和贸易规模,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从消费者视角看,数字贸易可直接或间接增加贸易品的种类和数量,提升消费者福利。同时,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断与金融、娱乐、教育、医疗、零售等众多行业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将渗入几乎所有行业的诸多部门,并推动大多数传统贸易产品转型升级。此外,数字贸易能使交易成本下降,有利于贸易企业推动新产品研发,间接增加贸易品种类,促使贸易品价格下降。

从生产者视角看,数字贸易能有效提供全球价值链发展新动力。经过几十年发展,全球生产分工的价值链链条越来越长,协调成本越来越高,有些分工所需的成本已大于收益,这也是近年来全球生产分工深化放缓的重要原因。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已有产品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协调成本,还能提供一系列新的可贸易产品及相应的新产品全球价值链。

从市场效率视角看,数字贸易能降低贸易壁垒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数字贸易的直接效应是增加市场信息,促进市场主体间互动,改善市场效率。数字贸易集约化、无界化和平台化发展趋势将促使贸易参与主体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

从贸易发展新动力视角看,数字贸易能够助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数字贸易本质上是服务的交换及其价值的实现,这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数字贸易产品中,也蕴含在电子商务和平台企业的服务中。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受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的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增速比商品贸易增速高60%,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超传统贸易统计所能涵盖的范围。

在数字贸易产生显著经济效应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贸易的生产和交换属性使其发展面临诸多规则方面的约束。比如,数字贸易使有形货物和无形服务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在传统国际贸易规则下,数字贸易产品的分类和界定尚不明确、不统一。又如,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有关数字贸易的政策目标不同,各国的监管规则和重点也不同。总体上看,国际社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体系。在此背景下,我们须抓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提高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更好地解决现存瓶颈制约,为数字贸易更好地发展提供支撑。

第一,要提高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目前,许多国家已将数字贸易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我国须更加重视推动数字贸易发展,进一步提高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制定完善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划,第二,要探索形成适宜的数字贸易发展理念和监管思路。数字贸易的发展理念和监管思路须强调全局视野、整体思维、综合施策。第三,要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发展高度依赖数字基础设施,世界各国正在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在未来的数字贸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国须科学界定数字基础设施的范围,并对数字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摸底,找出现存短板并加快补齐。第四,要推动完善数字贸易国际规则。数字贸易的不断发展将改变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有效的多边国际贸易规则对全球及我国的数字贸易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新的国际规则体系,使其不仅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世界各国贸易的均衡协调发展。

(摘编自刘洪愧《关注数字贸易重要价值与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国家已将数字贸易纳入本国发展战略,我国须更加重视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制定完善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划。
B.数字贸易迅速发展,极大减少了贸易成本和时间,有利于贸易企业推动新产品研发,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C.世界各国正在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须科学界定数字基础设施的范围,并对数字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摸底,找出现存短板并加快补齐。
D.近年来全球生产分工深化放缓,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已有产品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协调成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从四个不同的视角运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数字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价值与作用。
B.作者在论证数字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价值与作用这一观点时,为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既采用了引用论证,又采用了举例论证。
C.文章为了论证数字贸易能够助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列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数据。
D.文章最后一段,从四个不同的方面逐层深入着重论述了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市场效率视角看,数字贸易的直接效应是增加市场信息,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市场主体间互动,使市场商品种类更齐全。
B.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断与众多行业深度融合,数字贸易能使交易成本下降,有利于直接增加贸易品种类。
C.数字贸易使有形货物和无形服务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监管规则和重点也不同,这都是现阶段制约数字贸易发展的瓶颈。
D.目前数字贸易不仅正在改变几乎所有行业的贸易方式和贸易规模,而且使新的贸易产品不断涌现。
2023-05-23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的工匠”由合成,指有手艺的匠人,决定了匠人的身份,在民间尊称为师傅。从文化层面看,“工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职业地位靠后。传统工匠是一种职业身份,工匠精神则源自于工匠时代工匠们在其所在行业或职业通过师徒制训练的成长中以及职业生涯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态度。

②工匠精神是对工匠主体的价值取向解读,难免会受解读者价值取向左右。在实用主义倾向的美国,工匠更多的是一种创业者的概念。亚力克·福奇在其《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认为,工匠的本质就在于他们认为通过在已有事物上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由此认为,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③工匠精神在中国,谓之中华工匠精神,主要通过工匠行为的物态化形式体现。工匠时代历时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考工记》对齐国的百工体系与造物体系进行整理,涵盖官营手工业的六大行业结构与30个造物工种,其中,技术体系包含工匠技术的职责、程序、规范、标准、配料、检验等要素,制度体系包含工匠的管理、评价、奖惩、考核等要素,精神体系包含工匠的宇宙精神、创物精神(法象、工巧、美饰、善合)、致用精神等要素。精神实质上是自然规律与行为的理性,很明显,这里的工匠精神是对工匠技艺与管理规范化的理念,折射出工匠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与价值信仰。

④传统工匠通过确定师徒关系,传授经验与技艺并承袭职业,需要突出自我管理的职责,应对社会评价,对内加强制度规范,实行程式化操作,减少差错发生率,避免前功尽弃,对外保守技能,并维护门户品牌,内化为德,成为职业道德。工匠是掌握特殊技能的职业,工匠精神是一种简化了的规范,有其合理性,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涵盖着对生活追求的价值取向、技术的管理方式,体现为科学精神、艺术追求与道德情操。

⑤我们感知的工匠时代是一个极其浓缩的历史,其实工艺的进步与创新历经了多代人不断的经验发现与积淀,同时包含个体层面的重复发现。在当代,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凭借工匠时代留给我们的一种印象,事实上,工匠表现出来的精神与工匠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与成长环境不可分割。因而工匠精神必然反映在与教育、与技术、与生活、与美学乃至与道德的关系等各个层面上。工匠作为一种职业形态的存在,工匠精神则是其存在状态的反映,如黑格尔谓之自在存在自为存在,进而言之,它遵循了存在的理性逻辑。在古代,工匠精神所反映的工匠行为并非均出自工匠本人的自我愿望,受制于职业形态与依附关系,匠人对所生产的器具形式美的追求服从于雇主或客户需要。实际上,工匠精神也只能是被我们反思并赋予的文化信仰,充斥着我们的理解,即工匠们对自己的手工作品所追求的独立”“专注”“完整的价值信条,若是这样,这便与消费者群体”“喜新”“分工价值理念构成严重挑战。如克劳福德所言:工匠惯有的偏差不是偏向新事物,而是偏向他的客观工艺标准。工匠因层次的差异,在一些特殊层次上,它超越了劳动的谋生性功利性局限,以兴趣爱好或者精神追求为起点,发挥个人的创新力禀赋,单纯地追求唯美、高品位、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在工匠精神层面,我们就会抽象掉,衍生出奉献精神来。

⑥总而言之,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时代要求,即时代精神。工匠们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是工匠精神对象化过程物化结采,既受自然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也受社会关系的束缚,还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而,工匠们在特定时代精神的约束下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工匠群体。欧洲中世纪的工匠均是基督徒,他们的匠艺活动是在人—神—物这样的关系结构中展开,艺术直通神学,进而造就一个艺术复兴的时代。马克斯·韦伯揭示在所有新教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都存在天职一词,表示一个特定劳动领域,具有一种终身使命,天职就在于一心从业,否则应受道德谴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考验工匠成长的是人的悟性,悟源自禅宗文化,也体现出内敛性格,不满现实则趋向于隐居,而在主流儒家文化下,统治者以天子自居,不容一般人触碰天机。因此,工匠职业除了在自我管理层面需要保守,在文化层面契合儒家文化外,一般工匠更多满足于专业上的循规蹈矩,因而,工匠不代表创新。

⑦工匠精神上升至哲学层面就是技术理性。哈贝马斯正是以技术理性来理解社会合理化过程,他指出人的行动指导原则来自理性的规约(科学、技术、效益、效率等)而非情感或传统,而人在技术化中又会涉及到工具的组织,即一种目的理性活动”“工具的合理使用问题。时过境迁,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从技术理性来理解工匠精神,而非刻意去追寻传统工匠精神

(摘编自曹前满《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存在逻辑:载体与形式》)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工匠”是一种职业身份,指有手艺的匠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在民间受到尊重。
B.中华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工匠创制的物化形态,包含“技术体系”“制度体系”“精神体系”等方面。
C.工匠精神是人们对工匠时代的“印象”,与其成长经历、环境相关,体现职业形态的生存状态。
D.对于工匠精神是否体现在创新方面,人们观点不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追寻工匠“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时代的中华工匠精神源自“师徒制”训练而成并在职业生涯中体现出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态度。
B.文章引用亚力克·福奇的观点、《考工记》的分类说法、马克斯·韦伯的分析,使论说有理有据。
C.我们感知的工匠时代漫长而丰富,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与工匠的个体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D.欧洲中世纪工匠均为基督徒,使得艺术和神学相通,助力文艺复兴,表明工匠精神具有社会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常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田间地头,翻看土壤,抚摸可爱的稻穗。
B.“探界者”钟扬因时以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教育家等角色示人,展示了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C.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工匠的世界,以此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审美追求。
D.中国天文史上关于宇宙结构模式论争的浑天说、盖天说持续千年,促成众多科学问题的解决。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对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有哪些不同的解读。   
5.大国工匠郑春辉曾深情地说数字化新时代的工匠应追求“大道至简,匠心至繁”,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具体内涵。
2023-09-0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