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长卿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3 题号:405752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目。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析诗歌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效果。
【知识点】 刘长卿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①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②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①刘长卿曾因刚而犯上,囚禁狱中,后遇赦,贬为潘州南巴(广东茂名)尉,旋即移睦州(浙江淳安)司马。此诗作于他将往睦州,在江州告别薛六、柳八两位朋友之时。②沧洲:滨海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优诏”,看似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是用春秋笔法,以微言寄讽意,包含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激不平。
B.“醉歌”,是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是将苦情暗暗向深层推进了一步。
C.颈联写出作者情感变化,他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作,但顾影观照自己满头白发,又跌落到无奈的感伤中。
D.尾联关合“别”的主题,主要写出薛柳二人告诫诗人要小心江上风波的殷殷叮嘱,足见其情谊真挚。
2.诗歌颔联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其他三联不同,请赏析这种写法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的作用。
2020-11-06更新 | 2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唐代: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注:此诗是刘长晚年被眨转任途中之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汀洲”四句:早春时节,江中小洲日渐回暖,湘水清澈,美丽春色淡雅和谐;举目所见如此春景,不禁起思乡之情。
B.“日华”四句:春阳普照,旷野雪地浮映一片光辉,湘江清波,春意尽染;春风吹拂,北渚萌生香草,枯枝萌发新绿。
C.“江山”两句:面对亘古不变的江山,不禁泛起悠远的怀古之思;听到凄清的猿鸣鸟啼,又勾起人到暮年的无尽感慨。
D.“君问”两句:湘江中渔人唱歌,其乐融融;君若问渔人为何如此逍遥快乐,渔人定会说,歌唱是为消解捕鱼的辛劳。
2.“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两句中,“浮”“染”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态景物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3.同样是写“渔人”形象,本诗与下列诗句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谜》)
2018-01-27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名饯别,却从遥望友人、江面烟波浩渺写起,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B.王十一一帆远去,踏上了归乡旅途,诗人心中有留恋,更有美好的祝福。
C.独立汀洲之上无人见,眼望着烟水白蘋,诗人禁不住无限愁思涌上心头。
D.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无尽情思随眼前景喷涌而出,给人晓畅自然之感。
2.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12-10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