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407556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谈“动情”
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⑵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⑶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⑷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⑸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
2.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3.作者为什么说“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蔡清德

近些年书法创作欣欣向荣,然而书法界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为博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歪曲、篡改传统书艺,雅俗不辨、美丑不分;再有就是,书法界炒作之风一度盛行,功利主义滋生,浮躁情绪蔓延。出现这些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法批评的缺失与缺位。

当前,专业的书法批评者凤毛麟角,具有学术批判性与影响力的批评文章亦所见有限,书法批评陷入了困境,虽欲振而不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书法批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批评之难,难在何处?概言之,当今书法批评陷入了“人情批评、圈子批评、马屁批评、红包批评”等诸多困境而难以自拔。名为批评,实为吹捧,究其根本,诚为人情与利益羁绊。从批评对象而言,评论界的褒扬攸关个人艺术声誉与作品市场价值。出于利益驱动与自我形象维护,书法家多喜推介抬举,不乐见评论指谬纠偏,对善意而中肯的批评容纳有限,甚至不友善。故而,批评家们难以直抒胸臆,提笔行文往往投鼠忌器,顾左右而言他。为利而文者,当然赞歌为上,这已是书法界普遍的现象。

批评对象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因为名利心重,缺乏听取不同意见的襟怀,对自己的作品要么不自信,要么妄自尊大。事实告诉我们,在艺术领域,任何人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个人志趣和认识局限总是存在的,有优点,也会有不足,哪怕是艺术大家。少一些名利心,多份淡泊超然的胸襟与器量,不斤斤计较得失,书写的心态才会坦然从容。欧阳修云:“不必取悦于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己适而已。”寄情笔墨,乐以忘忧,让书法回归它的本真状态,对于书写者是一种境界的提升,也是一种福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多省,及时矫正纠偏,方能避免迷失或剑走偏锋,因此书家们应发自内心真诚地善待批评。

如何写出好的批评?首先,批评家要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内心纯正,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学术品格。无欲则刚方能消除各种干扰,抵制各种诱惑,真正地展开批评。为文即为人,很难想象一个趋炎附势、逢迎名利、圆滑世故的人能成为真正的批评家。其次,批评家要有精深的学术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理智的批判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察人所未察,敢于批评,言之有理。批评的针对性与个性化,不仅可避免批评的雷同化、单向度,也是批评家独特风格的展现,是批评指向性与学术性的重要标识与价值所在。

对于具体书法作品的批评,既不能脱离作品又不能仅就作品论作品。要克服人情的羁缚和以人论书的简单评判,不因人废书,以亲疏论优劣。要敢于直面作品,秉持鲜明的态度、立场,同时也应讲究批评的策略与智慧,要着力分析作品的优劣、长短,辨明是非,摆事实讲道理,防止批评者粗暴的个人情绪宣泄,抵制不分缘由、不着边际的胡乱评价。

市场在干扰创作,“红包评论”在侵蚀批评的公正性,这是当前书法批评要时刻警惕的问题。我们要拒绝批评的市场化,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把文艺作品当成商品,更不能信奉“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

艺术批评具有主观性,如何从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思考,是书法批评的关键所在。这不仅需要建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批评家队伍。我们提倡有利于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书法批评,呼吁建设高素质的书法批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书法批评生态,为书法批评创造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只要书法批评家们讲真话,有灼见,被批评者能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那么书法批评与书法创作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7日13版,有删减)

1.下列关于书法批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批评家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学术品格,批评有针对性与个性化,就能写出好的批评。
B.对于具体书法作品的批评,批评家既要直面作品客观评价,又要适当跳出作品来分析,同时也应讲究批评的策略与智慧。
C.市场既干扰书法家创作,也干扰书法批评,我们不能把文艺作品当成商品,更不能信奉“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
D.书法批评从主观感受上升到理性思考,不仅需要建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批评家队伍。
2.下列对书法家和批评家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家多喜推介抬举,书法批评家赞歌为上,究其根本,是受到了人情与利益羁绊。
B.批评家们提笔行文往往有所顾忌,这跟书法家的胸怀和对批评的态度有关。
C.书法家如能做到文中欧阳修“所云”,对书法批评家和书法家都是一种福分。
D.就算批评者粗暴的宣泄个人情绪,不着边际的胡乱评价,书法家们也应发自内心真诚的善待。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书法界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为博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歪曲、篡改传统书艺的乱象跟书法批评的缺失和缺位密不可分。
B.如果有专业的书法批评者和具有学术批判性与影响力的批评文章,当前书法批评就不会陷入困境。
C.书法界的乱象和书法批评有关,书法批评虽欲振而不彰,这引发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书法批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
D.文章既摆出了当今书法批评之难的现象,又指出了要写出好的批评该具备什么,该避免什么。
2020-01-16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现代文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使得中国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臵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早在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
B.道教继承了“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的说法,并将之作为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修炼的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C.“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审美理想,“中”是对不同意见的协调,“和” 指恰到好处,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繁衍发育。
D.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而且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C.《礼记·月令》中记载的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D.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了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而“中和之美”的想法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
3.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烹饪技艺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是因为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B.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医结合,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遵循“阴阳五行”说,追求“中和之美”,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C.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进行创造、积累,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
D.中国具有“烹饪王国”的美誉,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4个发展阶段,推出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2016-11-18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礼制国家的形成

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成宴呼,拔剑击柱的丑态。

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答应了。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了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如此,诸臣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

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痛恨儒者,然而此次机会却完全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也就是说,借着此次机会,刘邦完全体会到能否建立礼制,将会是稳固汉朝皇权之关键。此时也注定了汉朝儒学国教化的命运。礼制国家的蓝图并非叔孙通发明的。

⑤那么,这个蓝图的制作人又是谁呢?

⑥从叔孙通的时代过了七八十年,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他阐述统治天下的八种纲要。这八种大纲按顺序分别为”“”“”“”“天官”“封禅”“河渠”“平准被安排为其首,显然便代表在司马迁的脑海里,就是汉朝之存续与建立最需要的一种原理。甚至如其开头所宣扬,认为宰制万物,役使群众美得不但是每个人个体生存的最高规范,同时也是将秩序与安宁带给整体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这应该是司马迁将列为八纲之首的原因。

⑦在司马迁的思考中,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史记》八书礼书,首段赞扬的重要,第二段叙述礼制从战国时代到现在(即汉武帝)的整个过程。接着,以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说明的意义与内容。而这部分的论述竟几乎都可在《荀子》中找到。事实上,在没有直接摘录《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中,若我们考虑第二段所叙的,从秦朝到汉朝历代皇帝间礼制的演变是荀子逝世之后发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后有一些司马迁本人对的重要性发的感叹,司马迁关于功用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依《荀子》的内容写成。如果《史记·礼书》中的内容能代表汉朝礼制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可以进而推论:汉朝礼制的原理就是来自《荀子》的礼治论。

⑧由于汉朝逐步引进礼制,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朝,故礼制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如此,荀子礼治论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的框架视野,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这让的重要性不因汉朝的消失而减缩,反而让中国知识分子透过不同的礼制论重新表述的重要性,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

1.第③段叙述叔孙通的建议及落实情形,对此分析和推断不正确一项是(     
A.刘邦意识到秩序对统治的重要,因而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
B.前朝儒生叔孙通精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建立了礼制。
C.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
D.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
2.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12-10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