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2 题号:408505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年1月10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5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B.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希望不要在晚上11点就把地遥学院的大门锁了,既是不想麻烦值班室人员,自己出入方便以更好工作,更是希望形成学术研究之风。
E.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2.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3.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处的灿烂

关瑞

①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峰,原野起伏如鸟雀飞过的痕迹。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②这是一个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顿,疲惫并且沉重的躯体在此怀念或者回望,然后开始努力寻找内心的出口。那样的过程,在幽暗的路上纷纷飘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个出口,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打开。只需要一种颜色一种姿势,就足以释放所有深藏内心的柔弱的花朵。

③我曾经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间,看着难掩喜悦之色的农人带着宽沿的草帽,高扬起尖利的弯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硕大的花盘。那些花盘纷纷扬扬,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渐渐堆积成金色的山峰,也渐渐消隐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无以复加的灿烂。农人收割的喜悦感染了我,但隐隐的疼痛穿越那些弯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头。在藉以为生的农人的眼里心里,它们的一生都以果实的形态开始,以果实的姿势存在,然后以果实的功用结束。它们被种植,被宠养,最后被收割,整个过程无一不充满了对黯淡未来一目了然的悲情色彩。

④我还见过这样一株向日葵。在城市深处的庭院里,它的位置靠近锈迹斑斑的铁制栏杆。楼房投下巨大的影子,终日覆盖着它与生俱来的向上的梦。我见过它的主人,一个老妇人。她把它的种子埋在薄脊的土里,等待它的孕育。它的确破土而出了,在远处阳光的明媚里。它也的确盛开了,在老妇人期待的目光里。但真实的情况是,它用自己的灿烂掩饰了她落寞和凄凉的晚景。因为失去了成长的本质意义上的方向,这株向日葵在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低垂着暗黄的花瓣和叹息般的幽香。

⑤真正的向日葵,正绽放在现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义,在干干净净的天空下自由地盛开着。它的叶片舒朗而不张扬,它的花瓣孤独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这株向日葵在高处的风中安静地灿烂着。它是一个出口,释放着一生当中沉积久远的激情,也释放着那些暗藏内心的珍贵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处或者白昼边缘,我们行走,然后驻足。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无数朵顾影自怜的野菊花,不足以点燃心头微醺的憧憬。无数只没有痕迹的飞鸟,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们不得不基于本能地寻找。尽管我们依旧是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我们仍然要找到一朵饱满的深刻的花朵。在我们一生必经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静的灿烂无疑会是我们全部的阳光。

⑥我站在秋天。我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我不由自主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我相信它是孤独的。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明证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打扰的安详。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⑦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五节写真正向日葵自由盛开是为了与第三节向日葵以果实姿态存在作对比,突出其功用结束的悲情色彩。
B.向日葵绽放于原野,其孤独的灿烂引起了作者情感共鸣,作者选择向日葵作为象征物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C.作者将人们常见而熟悉的向日葵作为自己释放内心情感的“出口”,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并接受作者的思想观点。
D.文章中沉稳叙述和理性剖析,让读者感悟到生命强大的精神内力,文脉畅通,文字灵动,手法简单纯粹有力度。
E.作者成功运用意识流手法及排比、夸张等修辞,因此写出了向日葵性格及像葵花样的人的品性,灿烂中得到永生。
2.文章第一节是如何描写初秋原野景物的?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3.文章最后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请结合文意理解“孤独的灿烂”的含义。
2017-12-16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岁吴清源: 一生一世一棋局

蒋丰

吴清源的父亲吴毅曾留学日本,对围棋非常痴迷,回国后也爱不释手。在父亲的教导下,吴清源和几个兄弟在家以下棋为乐,但他明显比其他几个孩子进步快,从小就会两手同时打谱。

吴清源童年时,全家“北漂”进京。父亲看见吴清源潜质非凡,专门为他订购了新出版的日本棋谱。他人小手小,棋谱大都很厚,每天从早到晚一手拿棋谱一手拿棋子,因为学习异常用功,久而久之吴清源两只手的中指都弯曲变形,从小就落下“职业病”。

1924年,吴毅因患肺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当时,吴清源仅有10岁。失去了顶梁柱,家道中落,但吴清源似乎并没有收到什么影响,依然是每天埋头研究围棋。当时正是段祺瑞执政时期,名手顾水如是他门下的清客,常和他一起下棋。于是,母亲带着吴清源拜访顾水如,请他把年幼的吴清源引荐给段祺瑞。

段祺瑞见了吴清源后,很是喜欢,每月给他100大洋的补助。此后,随着时局变化,段祺瑞自身难保,吴清源的补助也彻底“断了炊”。为了养活家人,吴清源在福建同乡的带领下,开始到日本人的俱乐部里下棋。

一天,吴清源和一个日本初段下了一盘棋,苦战数小时后获胜。这盘棋把日本人山崎有民惊呆了。他立刻给远在日本的著名棋士濑越宪作写了封信,力荐濑越收下吴清源做弟子。从1926年夏天到1928年,吴清源又先后与日本3名高手下了多盘测试棋,均胜出。看了这些测试棋谱,濑越决意收下吴清源。这一消息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有人担心,如果吴清源将来棋下得不好,作为当世高手的濑越脸面何在?另一方面,如果吴清源太凶猛,打败日本众多高手,日本围棋脸面何在?濑越说:“吴清源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让他到日本学习是我的夙愿。”

1928年,吴清源抵达日本。由于政局动荡,濑越担心他的人身安全,把吴清源接到身边住下。之后,又将吴清源的家人陆续接到日本团聚。

吴清源刻苦好学,棋艺越来越精进。从1929年至1932年,他段位不高,执黑棋为多,因战绩辉煌,获得了“黑先无敌”的美誉。

这一时期,吴清源还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木谷实。木谷实和他一样,在各种棋战中有意识地打破常规,当时被称为“新布局”。 “新布局”打破了日本棋界从幕府初期开始300余年的固定模式,棋手布局的思维方法获得自由。“新布局”也成为现代围棋的雏形。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曾专门写文章赞扬说: “木谷实、吴清源创造新布局的时代,不仅是两位盖世天才的青春时代,实际上也是现代围棋的青春时代。”

从1939年至1956年,围棋界进入了绝对的“吴清源时代”。这17年间,吴清源凭借个人之力,在十番棋中,空前绝后地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7位超级棋士,这样的成就让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

吴清源在棋盘上横扫日本棋手时,正值日本军国主义日盛,他每赢一盘棋,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吴清源把这些十番棋比赛,比做悬崖上的决斗,要么胜利,要么粉身碎骨。在巨大的压力和歧视中,他全胜而归,除了棋艺的精湛外,能够获胜的根本,则是他的平常心。吴清源说:“对战时,胜负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从一开始我想的就是让自己置身于围棋的流势,任其漂流,不管止于何处。”

1961年,吴清源遭遇车祸,之后又患上了肺结核。疾病使他退出棋坛,但他对围棋痴迷不改。晚年的他不再拘泥于胜负,而是倡导“六合之棋”“中的精神”,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局限于边角,而应保持平衡。吴清源的围棋思维已更多渗透着人生哲理。直至耄耋之年,他一直担任有着“围棋奥运”之称的应氏杯的裁判长和名誉顾问,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亲临赛场观战。

2014年2月,吴清源去观看日本棋圣战决赛。当时正值第五局,执黑的山下敬吾落在下风,许多人认为山下敬吾悬了。吴清源当场不动声色,临走时说:“白棋输了。”结果,山下敬吾真的赢了。众人感慨:百岁棋圣,宝刀不老。

                                                                                            (摘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1) 吴清源于2014年8月25日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和平发展贡献奖,表彰他多年来为中日围棋交流、中日友好以及提高青少年围棋水平做出的贡献。(CCTV《新闻联播》)
(2)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以吴清源的经历为蓝本,描写中国少年围棋天才赴日本学棋的故事,力图表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文化界为了两国和平以及文化交流所付出的的努力以及遭受的磨难。(《形容吴清源:棋圣、独孤求败、入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的标题概括出了吴清源与围棋的关系,他一生一世都围绕着围棋生活,同时也照应了以吴清源为原型的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B.吴清源围棋的启蒙老师是其曾留学日本的父亲吴毅,文章开篇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为后文中吴清源能够到日本学习围棋做铺垫。
C.文章交代了吴清源在父亲去世后,家庭十分贫困的状态下在母亲的操持下投奔段祺瑞以及到日本人的俱乐部里下棋的内容,其目的是体现吴清源从小就坚强、敢于担当的品格。
D.吴清源跟随父亲学习围棋时展现出天赋,后来到日本后更是刻苦努力,所谓“吴清源时代”体现出来的是他对围棋的执着和坚持。
E.文章引用川端康成的话,证明了吴清源和木谷实创造的“新布局”在现代围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二人利用“新布局”创作出了现代围棋。
2.濑越收吴清源为徒的相关内容体现了濑越怎样的性格特征?
3.吴清源退出棋坛后有哪些表现?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吴清源成为“棋坛第一人”的突出表现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17-03-30更新 | 1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造桥大师茅以升


自近代以来,中国造桥史上从没出现过中国人的名字,横跨中国山河的钢铁大桥皆由西方人建造。直至造桥大师茅以升踏入桥梁工地以后,才改写了这个历史。
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他早就立志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建功立业,1920年,获得加利基理工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后,他就毅然回来报效祖国。尽管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片破败景象,但这都没有阻止他回归的脚步。回国后,茅以升便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曾任五校教授,两校校长。他断续执教三十余年,开创了“学生考先生”式教学方法,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式教育。他是我国工科教育的奠基人。
1933年3月,茅以升辞去北洋大学教习,接受了筹建钱塘江大桥任务。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乃著名珍恶之江,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一一办不到”的谚语,外国人预言此处不可能建桥,但茅以升对祖国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于是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并请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
茅以升足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设计大桥时,日本侵略从东北燃及华北,大桥关系重大,完工越早越好。他们想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施工方法:“上下并进,一气呵成”。大桥沉箱下沉时,基础工程与桥墩工程并进,江中进行桥墩工程时,岸上进行钢梁装配工程。有两个相邻桥墩完工时,岸上整个装配好的钢梁,即刻用船承载浮运。利用潮水涨落,安装上桥墩,形成一个高效的‘生产线”。
大桥开工于1934年,为使桥基稳固,木桩需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解决了打桩难题,江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架设钢梁时,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胀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
作为教育家的茅以升还把工地变成了一所临时大学,指导许多工程技术人负在实践中学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以后中国的桥梁事业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桥梁建设中,担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
钱塘江大桥注定“生不逢时’。1937年8月13日,松沪会战爆发,9月26 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铁路桥率先通车。通车当日,大批军火物资通过,整个工地笼罩着战争的气氛,没有人再把造桥当作是一项工程。以后两月,各种物资通过大桥源源不断的送往上海。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上海俯背受敌,茅以升疾呼:早一天造好桥,就多一份份胜利的希望。正是茅以升的这种炽热爱国情怀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桥梁界一面旗帜。
淞户会战以上海沦陷结束,杭州不保,大桥等于为日本人造,安放炸药的那一天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长的一天。11月17日,钱墉江大桥全面竣工,这是茅以升渴望却又没敢指望的一天。23日,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接到命令——炸桥。这座承载着国人科学精神的大桥仅存了89天。当天晚上,茅以升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肚利以后,茅以升受命修复大桥,1948年3月,大桥修复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担任了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主持建设了武汉长江大桥,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了人民大会堂设计。党对他的信任远非旧社会可以比拟。他以科技文化使者的身份访问英法等国家,向全世界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居留国外的知识分子提出“报国有门”的召唤,为大洋彼岸的炎黄子孙架起了建国之桥。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茅以升当选为副主席,他认为科普工作可以实现科技大众化的起步。为此。他撰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科普作品。《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就是科技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他以《桥话》为媒介把桥的知识介绍给人民。《桥话》是以生动的文学语言来写的,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还大办科技报,通过科技报,通过科技报把科学知识送给劳动大众。
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直至1989年11月12日在京逝世。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那光辉的形象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共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茅以升是出现在中国造桥史上的第一位造桥大师,在他之前,横跨中国山河的钢铁大桥都是由西方人建造的。
B.茅以升从美国学成回来,开始并没有机会参加桥梁工程建设,而是投身教育事业, 为我国工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C.茅以升为了抗战大局,支援抗战,运输抗战物资,开始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并在建设过程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
D.茅以升虽然不愿让自己设计建设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毁,但他懂得在国家危急、民族灾难时刻,炸毁大桥是必要的。
E.茅以升为了回报党对他的信任,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种重大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还竭心尽智作科普宣传,办科技报。
2.茅以升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茅以升的炽热爱国情是人们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了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