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7 题号:464429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司法。丁内艰,免丧,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章五上,出关待罪。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

(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B.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C.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D.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艰,即丁忧,亦称“守孝”。“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指儿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B.乡饮酒礼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宴饮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贤者;后演化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故又称“乡饮酒”。
C.侍读,官名。唐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延续此职。
D.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常用词语有“调”“徙”“改”“转”“行”“出”“迁”“放”等,其中“出”与“放”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天锡居官正直,秉公执法。担任古田县令时,面对诸多诉讼,他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而对依靠王府势力杀人者,他依法严惩不贷。
B.洪天锡忠心为国,不畏权贵。他多次弹劾董宋臣、厉文翁等宦官贵戚,虽然理宗极力庇护,但他坚持己见,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
C.洪天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潭州知州时,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潭州不久大治。迁任广东转运判官后,他弹劾贪官,治理财赋,利于民生。
D.洪天锡淡泊名利,屡召不就。理宗和度宗都曾多次征召他为官,他极力推辞,但没有获得允许。晋升为华文阁直学士后,不久他就告老退休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2)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久约字弥大,东平须城人也。擢进士第,调郓城主簿,三迁曹州军事判官。有盗窃民财,诉者以为强,郡守欲傅以重辟,久约阅实,囚得免死。授磁州刺史。磁并山,素多盗,既获而款伏者,审录官或不时至,系者多以杖杀,或死狱中。久约恻然曰:民虽为盗而不死于法可乎?乃尽请谳之而后行。时以贫富不均,或欲令富民分贷贫者,下有司议,久约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贫富不均,亦理之常。若从或者言,适足以敛怨,非损有余补不足之道。章宗时右丞相,韪其议。寻上章请老,诏谕之曰: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迁太常卿,仍兼谏职。时郡县多阙官,久约言:世岂乏材,阂于资格故也。明诏每责大臣以守格法而滞人材,乞断自宸衷而力行之。世宗曰:此事宰相不属意,而使谏臣言之欤?即日授刺史者数人。又谓久约曰:近日察举好官皆是诸科监临,全无进士,何也?岂荐举之法已有奸弊,不可久行乎?久约曰:诸科中岂无廉能人,不因察举有终身不至县令者,此法未可废也。上曰:尔举孙必福是乎?久约曰臣顷任磁州时,必福为武安丞,臣见其廉洁向公、无所顾避,所以保举。不谓必福既任警巡使,处决凝滞。上曰:必福非独迟缓,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无赃污耳。久约无以对。必福五经出身,盖诸科人,故上问及之。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节选自《金史·黄久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B.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C.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D.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一般是低级的事务官。
B.领,兼任某一官职,一般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类似的词还有“兼”“判”等。
C.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取者规定的身份、资格,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学历。
D.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退休,与“乞骸骨”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久约明察秋毫。担任郓城主簿时,有偷盗百姓财物的人被抓,诉讼的人却以强盗的名义告官,黄久约查明实情,囚犯得以免除死罪。
B.黄久约独出己见。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丞相和有的官员主张让富人把财物借给穷人,黄久约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这样会招致怨恨。
C.黄久约深受信任。他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下诏书说他忠直敢言,对自己帮助很大,最终拒绝了他的请求,还提拔他为太常卿。
D.黄久约荐举失当。黄久约在磁州任职时,因孙福廉洁公正、做事不避讳而举荐了他,但没想到孙必福被提拔后做事拖拖拉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磁并山,素多盗,既获而款伏者,审录官或不时至,系者多以杖杀,或死狱中。
(2)必福非独迟缓,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无赃污耳。
2021-08-30更新 | 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学,有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号“四俊”。元丰八年,尚书省奏名在优选,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级,久之,为太学录、太常博士。母服阕,御史中丞石豫荐之,召赴阙,道除左司谏。时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徽宗语及之,徐引淮南“尺布、斗粟”之谣以对。帝感动,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他日,谓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又言:“元柘、绍圣所修《神宗史》,互有得失,当折中其说,传信万世。”遂诏刊定,而以起居舍人为编修官。不阅月,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据相位,正夫欲附翼之,奏言:“近命官纂录先政,愿得陈力其间。”诏俾阅详焉。京罢,正夫又与郑居中阴援京。京憾刘逵次骨,而逵善正夫,京虽赖其助,亦恶之。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帝知其情,第贬两秩。京又出之成都,入辞,留为翰林学士。京愈不能平,谋中以事。作春宴乐语,有“紫宸朝罢衮衣闲”之句,京党张康国密白帝曰:“衮衣岂可闲?”竟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召为工部尚书,拜右丞,进中书侍郎。太学诸生习乐成,京欲官之。正夫曰:“朝廷长育人材,规为时用,而使与伶官齿,策名以是,得无为士子羞乎?”东封仪物已具,正夫请问,力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益喜其不与京同。政和六年,擢拜特进、少宰。才半岁,属疾,三上章告老,除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从容及燕云事,曰:“臣起书生,军旅之事未之学,然两朝信誓之久,四海生灵之众,愿深留圣思。”明日,徙节安静军,起充中太一宫使,封康国公。将行,赐之诗及砚笔、图画、药饵、香茶之属甚厚。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遂卒,年五十六。赠太保,谥文宪,再赠太傅。正夫由博士入都,驯致宰相,能迎时上下,持禄养权。性吝啬,惟恐不足于财。晚年,筑第杭州万松岭,以建阁奉御书为名,悉取其旁军营民舍,议者讥之。帝眷念不衰,以阜民为兵部侍郎,少子阜民,徽猷阁待制。

(节选自《宋史·刘正夫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B.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C.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D.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多在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满十八即“未冠”。
B.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官员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穿丧服守制数月。;
C.东封,帝王东至泰山行封禅之事,其中,“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D.兵部,古代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正夫少年成才,名声远播。尚未成年就入太学,成为“四俊”之一;被列为优秀人选,却因犯讳最终被黜免。
B.刘正夫善于讽谏,以情感人。朝廷查究蔡邸案,他入宫应对时引用民谣,感动皇帝撤销此案,使兄弟和好如初。
C.刘正夫攀附权贵,反遭报复。刘正夫依附并暗中支持蔡京,可蔡京因刘逵之事迁怒于他,并屡屡加以暗算迫害。
D.刘正夫生性吝啬,非法敛财。晚年,他在杭州修建住宅,借口接受御书,从周围的军营民居大肆搜取建筑材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章延铸钱狱辞及正夫,时使辽还,京讽有司追逮之。
(2)病少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
2020-03-05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宗,讳昚,字元永。太祖七世孙也。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绍兴二年五月,选帝育于禁中。帝读书强记,天资特异。二十四年,衢州盗起,秦桧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帝入侍言之,高宗大惊。明日以问桧,桧谓不足烦圣虑,故不敢闻,俟朝夕盗平则奏矣。桧退,知为帝言,忌之。三十一年十月,改帝镇南军节度使。先是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高宗因亦欲帝遍识诸将,十二月遂扈跸如金陵。

初,高宗久有禅位之意,尝以谕帝,帝流涕固辞,会有边事不果。(六月)丙子,遣中使召帝入禁中,高宗勉谕再三,乃止。宰相率百僚称贺,帝遽兴。秋七月,诏戒饬诸郡守臣。以张浚为少傅、江淮宣抚使,封魏国公。追复岳飞元官,以礼改葬。诏淮南诸州存恤淮北来归之民,权免税役。诏蠲四川积年逋负。

隆兴元年二月,用史浩策,以布衣李信甫为兵部员外郎,赍蜡书间道往中原,招豪杰之据有州郡者,许以封王世袭。安庆军节度使赵士篯乞减奉赐之半,以助军用,宰执陈康伯等乞再减奉,许之。振两淮流民及山东归正忠义军。逐秦桧党人。五月李显忠复灵璧县。甲寅,李显忠、邵宏渊军大溃于符离。六月张浚乞致仕,且请通好,皆不许。辛未,李显忠罢军职。诏征李显忠侵欺官钱金银,免籍其家。

乾道元年三月命淮西、湖北、荆襄帅臣措置屯田,复置榷场。秋七月,铸当二钱。二年三月诏戒饬刑狱官。诏“县令非两任,毋除监察御史;非任守臣,毋除郎官”。六月申严内外牒式法。八月诏两淮行铁钱,铜钱毋过江北。降会子、交子于镇江、建康务场,令江、淮之人对换。九月知上元县李允升犯脏贷死,杖脊刺面,配惠州牢城,籍其赀。

(选自《宋史·本纪第三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
B.先是/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
C.先是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
D.先是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B.禅位是指古代君主实行的王位禅让,禹死后,他的儿子启以父传子的方式继承了王位,从此禅让被王位世袭制代替。
C.交子是发行于北宋的货币,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D.刺面即墨刑,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在宋朝,墨刑是五刑之一。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孝宗出身显赫,聪慧机警。他是宋太祖的第七代孙子,天资聪明,博学强记;并且敢说真话,因在皇帝面前揭发秦桧遭到秦桧忌恨。
B.宋孝宗力主抗金,赏罚分明。从即位起,就起用抗金名将张浚、岳飞、李显忠等奋力抗金;同时对于作奸犯科者严加惩处,即使像李显忠这样的大将也绝不姑息。
C.宋孝宗大胆为政,整饬吏治。或戒饬吏治,或规范任选标准,所有这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管理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国家财政。
D.宋孝宗重视民生,励精图治。一方面督促军民屯田增收,设置互市;另一方面赈灾济困,推行货币改革,为振兴经济做了积极努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以问桧,桧谓不足烦圣虑,故不敢闻,俟朝夕盗平则奏矣。
(2)赍蜡书间道往中原,招豪杰之据有州郡者,许以封王世袭。
2020-01-1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