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9 题号:4913298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
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
C.上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
D.陈豨拜为巨鹿(《淮阴侯列传》)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选项(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摄,暂时代理比本官高的职务,表“暂时代理"的还有“假、权、署、除”等词语。
C.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D.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2020-07-21更新 | 18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寡、哀家。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B.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宠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太史,西周、春秋时的地位较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
D.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不敬。
2020-01-01更新 | 37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2017-10-17更新 | 7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