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559897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注释:①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
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E.词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写陶渊明其实是写自己,表达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面的抒情写意做铺垫。
C.“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
D.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感。
2.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11-28更新 | 1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móu),古代士兵的头盔,诗中借指士兵。
1.请结合词人时代背景,思考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2.下阕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2019-11-04更新 | 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①此词作于1196年,当时辛弃疾将迁居瓢泉。此前旧居雪楼曾遭火灾。②卜居,择地而居。③出自屈原《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④出自孟郊诗《借车》:“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⑤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借屈原《卜居》中的“昂昂千里”写出自己的卓尔不群,用笔从容有力。
B.上片概述迁居之事,以家徒四壁、无有立锥之地、家具少于车等语自嘲家贫如洗。
C.词人感慨友人寥寥,借只有白鹤飞来飞去,与自己交流、相伴,寓寂寞失意之叹。
D.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皆多用典以传情达意,均自然浑成。
2.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辛弃疾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2024-02-04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