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45 题号:562895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
B.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
C.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
D.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
E.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的感受。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7-18高一上·广东佛山·期中 查看更多[18]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疏雨

韩偓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注】傅野:殷代名相傅说曾筑室于傅岩之野,后用“傅野”借指贤人隐居的草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迅疾的雷声仿佛是被疏雨送走,“送”字将疏雨描写得富有情趣,极具表现力。
B.疏雨为小院带来凉意,莓苔如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孕含了诗人的感受。
C.诗人卷帘时,燕子从身旁飞过,洗砚时,鱼儿触手可及,画面宁静祥和,充满生机。
D.尾联用典,含蓄蕴藉,意在表明诗人想要脱去戎衣,像傅说一样隐居草野。
2.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二者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请简要分析。
2019-03-16更新 | 2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这里不是东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第五句诗人说家信动不动就几年也收不到一封。“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嗟怨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了出来。
C.第六句诗人说春天万物萌生,而面对镜子只发现自己满头白发。“唯”字,突出了他内心的愁苦之深。
D.七、八两句用五湖典故表达归隐意愿,反映出诗人由于家乡路途遥远、烟波浩渺而不能归去的无奈心情。
2.“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是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予以赏析。
2020-05-22更新 | 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首联说万家团聚之际,诗人在驿馆长夜枯坐,想象亲人在寒灯边等自己,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心境。开篇设问,照应标题,紧扣了“宿”字。
B.颔联用两个名词,连同前面的定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
C.诗人点铁成金,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创新后就成为警句。
D.颈联上句回想过去,写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写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上句反衬下句。
E.这首诗语言平易,出口能诵,写情切挚,寄慨深远,情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呻吟者可比。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017-11-30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