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589708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时间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B.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说,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C.文章从两方面分析文化时间,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据文章第四段,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B.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2016-11-17更新 | 9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自然之美中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精神来自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广阔高远的诗境。
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与世人对立的逍遥远游之境。
2020-01-22更新 | 2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江南的明确概念,晚至唐代才算形成。

江南最确切的含义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的繁盛富庶,有唐以来已然十分显著。白居易曾有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他讲的是江南的优美风光。韩愈则不同,他深刻地认识到,唐王朝的赋税重地已在江南,全国赋税比重“江南居十之八九”。

至北宋,太湖平原的苏州、常州、湖州、秀州(即嘉兴),是宋王朝的粮仓,还有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江南社会经济地位在全国的奠定,南宋是一大关键时期。靖康之乱后,大量移民南迁,给江南的发展带来了绝佳的社会政治条件。而且在南宋以后,江南的农业仍得到了持续发展。

千余年来的发展使得江南形成了人文、自然诸方面具有共同特性的区域,其核心就是人们熟知的太湖平原。至迟在明代,太湖周边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诸府地区,已经形成为一个有着内在经济联系和共同点的区域整体。最早的江南经济区,严格地说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而且这个经济区当时是以苏、杭为中心城市的,构成了都会、府县城、乡镇等多级层次的市场网络。

江南是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府。苏、松、常、嘉、湖五府地区,在明清两代被列入了“江南”经常性的表述对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在全国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且备受国家依重。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也承认:“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经济意义上的“江南”,则越来越明确地转指长江以南的浙西、吴或三吴地区。

(取材于冯贤亮《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赋》)

材料二

我把粉黛叫成“苏州色”。我走过一些地方,也见过些粉墙,比较起来,还是苏州的粉墙最幻,这种幻,除了“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等等因素外,我想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忘记,这就是黛瓦。黛瓦在粉墙头上不露声色地一压,粉墙的白就白得如此从容、谦虚、内敛、谨慎。

中国私家园林有两个体系:商人园林和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文人园林的几个要素都在其中了。苏州园林大抵是文人园林,和扬州的商人园林不同,气息上不张扬,园主的为人也不张扬,所以在动荡岁月往往能逃过劫难,侥幸传承。在我看来,苏州园林的历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园林的“园”繁体是“園”。“園”是栩栩如生的象形:“園”据童寯先生说,“囗”是围墙;“土”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台楼阁;“口”居中,像是池塘;而剩下的那些笔画如石如树。对于中国古人而言,“園”是他们呼之欲出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代人而言,“园”是溶溶欲滴的会意,更像是一种内心生活。

也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尽管风格纷呈、气象万千,从季节入手,也可以按照艺术感觉把它们分出个春夏秋冬。

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犹如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流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流连光景。

如果把拙政园认作春容,留园就是夏姿。

从窄进到长廊,通过一扇扇漏窗往外望去,经幢、枫树、栏杆、湖石……折回身,踱步到“绿荫水榭”,盛夏就来了。

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秋天的况味渐深渐浓。

北宋时的沧浪亭一带,地势高阔,草木郁茂,三面环水,仿佛大隐隐于市,虽在城里恍若郊外。庆历年间,被罢官的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举家南迁,一见此地,即以四万贯钱买下,他的朋友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赠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有点调侃,因为李白曾说过“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把这两个人的诗句放在一起就会看到,李白是个倜傥少年,衣食无忧,风流飘逸;而欧阳修已是位颇有世故的中年了,柴米油盐,相视一笑。

如今,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朝造园艺术在苏州惟一留下的雪泥    1    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体会,的确大有遗味:隔水相望,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黄庭坚的书法。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沧浪亭这个古老的园林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狮子林是个石园,在审美上接近冬天硬朗的风声。传说园中的每一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它过去是个寺院。坐在“听雨楼”里喝茶,帘卷树声——石榴仿佛木,银杏好像一只只翡翠的铃铛……不由得想起“河东狮吼”的作者苏东坡有关秋天的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夏秋冬,春天的拙政园、夏天的留园、冬天的狮子林,或多或少都有秋天的色彩,而沧浪亭则是秋天的故事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春夏秋冬,最后说到的好像还是秋天,看来黄金般的秋天是一个象征。苏州园林的风格尽管纷呈,但总体是娴静的,幽静的,寂静的;是蕴    2    的,既不喧哗,又不骚动。中国文化里从不缺失这种成熟的精神。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从檐头漏下,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

(取材于车前子《江南天堂》,有删改)

材料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传统中国世界理解的天堂不在彼岸,不在来世,而是苏州、杭州这些地方。中国天堂是什么?它是栖居之所,也是能够向人提供存在的意义、安心的地方,不仅仅是安身立命,还要安心。中国人的天堂就在中国大地上,就在中国人的文化、历史、传统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

现代化世界只是一个实用世界,并不是天堂世界。现代化在西方看来,只不过是无数经验搭起来的通往天堂的阶梯,并不能抵达上帝。而我们把现代化作为天堂来建,这是因为中国人想象中的天堂不是彼岸的,而是此在的,它考虑的是如何安心、安身、立命。

心不是虚构的,心是大地和人的存在所赋予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就是对此大德的感激,因此人随遇而安,在大地上安下来,这是人的天然使命。西方创造的现代化不是安心的,而是为了生存的,西方的心安放在教堂中。西方设计的现代化不是“道法自然”“安心”,它是契约、规范、控制、守则、标准。它是反自然的。传统中国理解的天堂是栖居,它重视的是人与天地神的关系。现代化却是一个设计出来的“建筑”,或者说是“筑居”,它是想当然的产物。现代化为中国带来了实用的筑居,但没有带来心。心是来自故乡大地的东西,心是无法一夜之间构筑出来的,心是在漫长的传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在西方,人们拥有现代化的时候,也同时拥有教堂。而在中国,心不是在教堂里。现代主义设计了最先进的电梯和巨大的玻璃橱窗,却没有为“吾与子之所共适”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留下位置,这决不是所谓“园林景观设计”所能解决的。这是根本的世界观上的“天人合一”,反自然的方式是无法抵达的。

苏州园林最典范地向人们呈现了中国对所谓“天堂”的理解。中国天堂,诗意与栖居不是分裂的,诗意就体现在栖居中,存在的意义、价值不是外在于栖居的理论,而是呈现于栖居中。到20世纪,德国人海德格尔才明白这一点,他说西方应当“诗意地栖居”,而在中国,这已经完成了。          

苏州意味着人对大地的敬畏。苏州是一个登峰造极地将大地经典化并当作神灵供起来而人又可以在其中悠游自在、诗意栖居的天堂。所谓“苏州园林”是一个现代词语,它是在园林日渐稀有、被毁灭漠视、诗意缺席的时代出现的。苏州不是园林,它是家。我们在筋疲力尽的人生中偶然进去,安息我们的心,就像西方人在星期日去教堂中做礼拜。在那里我们回忆中国文学曾经表达过的那个普遍世界:小桥流水,老树枯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哦,那门是月门,是从明月得到的灵感;哦,那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做人的典范;那些家具暗示着礼、秩序……这是中国思想的寓所,决不是教条,一切都在颐养着人,而不是教育人、拯救人,寓道于家,使你顺应自然,与天地宇宙的浩然之气贯通。钱穆先生说:“中国的艺术文学,其本质上就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苏州就是“文”的空间化。

我们在星期六下午四点进入罔师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漫步中庭,月光如水,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时候,心已经清了。这一切过去就是家,就是每个人追求的天堂,是清人张潮《幽梦影》说的“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是沧浪亭的“见心书屋”,取“数点梅花天地心”之意;是“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是“水流空,心不竞,门掩柳阴早。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这就是中国人的天堂世界!

英国人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取材于坚《何谓之中国天堂》,有删改)

1.下列表述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富甲天下,苏、松、常、嘉、湖等地是江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B.从经济角度来说,太湖平原在两宋时期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C.靖康之乱后,大量移民南迁使江南成了一个有内在经济联系和共同点的区域整体。
D.本文论述了江南经济地位的变迁,由此看出江南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区域。
2.下列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的粉墙之“幻”即:奇异的变化。其幻在于粉墙与黛瓦搭配之后,色彩调和,相得益彰,从而使得粉墙之白呈现出了从容、谦虚、内敛、谨慎的特点。
B.作者文中引述欧阳修的诗句旨在说明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秋天的况味渐浓,文化日趋成熟醇厚。
C.白居易《草堂记》阐释了文人园林的主要特征:多采用土、石、水等材质;构造上小中见大;园林建造虽为人工,宛若天开,从而形成了气派的文人园林。
D.作者认为苏州四大名园在艺术感受上分别与四季相应:拙政园与春相契、留园景观尽显夏姿,沧浪亭则有秋之况味,狮子林彰显了冬之硬朗。
3.文末“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一句如何理解?
4.请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     )          (     )        蕴jiè(     )     雪泥hóng(     )
5.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体现了“中国天堂”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括。
6.这组涉及江南的主题阅读材料各有侧重,你是否同意试卷上的排序方式?请简述理由。
2018-06-08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