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607629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个现象: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仍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这实在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前些年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定:不得搞题海战术,不得节假日补课,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多布置作业……这些规定,在校园系统内还可以“封堵”一些行为,给学生们营造一些减负空间,但在校园外,这种“加压”游戏以市场化的方式风靡,显然更加难以应对。于是一些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圈套”当中。如果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个“学生负担新疙瘩”,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

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具体来说,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尽管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去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一年还要牺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

按理说,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加上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教育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从容一些,舒展一些,更多地考虑素质教育,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咬定不放松,如果任由已然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局面继续释放马太效应,学生就很难从这个大时代里获得益处。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不断地推进。

(选自《人民日报》《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减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新增了课业负担,是因为教育部门推行了各种减负”措施。
B.学校“减负”后,学生的压力转向校外,这与家长选择无关,根源在于教育的大逻辑没有理顺。
C.“减负”工作任重道远,它不仅需要从学校内部加以整改,更需要加强培训机构的整顿力度。
D.教育“减负”“均衡”,虽然做了一些局部工作,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培训机构能够迅速在全国做大,原因之一是家长为博取优质资源,让学生竞相参加培训班。
B.前些年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规定,封堵了校内给学生加压的行为,但校外“加压”却难以应对。
C.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D.部分地方初中体育课备受重视,而高中体育课遭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中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减负”是一个浸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龄人口的减少,给“减负”工作带来一次从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C.目前教育部门在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局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录制度改革,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D.如果能从“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角度,去思考对策,全面改革,则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光的气味

苏沧桑

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秒。

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的桂花树下摆了张桌子,父亲母亲、姑姑小舅妈小姨妈,还有抽空回来看他们的我,一起喝茶聊天。离母亲七十三岁的生日和重阳节还有三四天。

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花白的鬓发间。突然,一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

我说,妈!这颗痣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四周静了下来,只有我的声音飘忽着,听起来有点远。

母亲说,没事没事,以前有的。

怎么这么大?这么黑?去医院看过吗?

没有,不用,有点破了,我用孢子粉涂了,过两天就好了。

深夜,我百度了一下“黑痣”,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一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家,没有母亲的人生,尽管我快到知天命的年龄。

手机相册里,绽放着母亲一个个笑脸。我一幅幅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不不不,不会的!

那几日,我照常和父母说笑,出去采风,晒照片和视频给他们看。父亲说,拍照没意思,多拍点视频,留着将来看。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这句平常的话,我都听不得了。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要不要强拉着母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

父亲,我从小最敬畏却最懂我的父亲,早已看穿了我独自沉在谷底的心。他伸出手,把我捞了上来。

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我下楼来,母亲手里正做着圆子,她歪了歪头,侧过脸给我看,说,你看,掉了!

一个淡褐色的疤痕,替代了那颗烙在我心里的黑痣!

她说,昨晚洗澡脱衣服不小心扯了一下,扯掉了。我说没事的吧?大概是孢子粉涂多了,看上去那么黑。

她似乎从来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亦没有看出我这几天的恐惧煎熬,因此,她都没想到昨晚就该告诉我的。

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接下来的日子,过节似的,姑姑姨妈舅妈和我同学邻居轮番来玩,每天将笑声填满了整个院子。到了我回杭的日子,我说,你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太累了。

母亲说,有什么累的?多开心,巴不得天天这么累!

父亲说,你走了,她们也都忙,不会天天来的,家里就冷清了。

想起前几日在洋屿岛遇见两位留守海岛的老人家,儿女都在城里过得很好,他们俩自己种花生、芝麻和蔬菜,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母亲常说,我看我们中国内地的老人最享福了,你看香港,还有国外,许多那么大年纪的人都还在当服务员、门卫什么的。

时光里飘回来一缕白莲花的气味,那是2015年春天某日清晨某一秒的味道,在泰国清迈,我与一场化缘不期而遇。一个姑娘递过一枝散发着清香的白莲花,微笑着示意我。我本能地后退一步,微笑着摇摇手婉拒了。

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你表达你的感恩,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比如无关信仰地供奉上一枝白莲花,在心里对天地万物、父母师友说一声谢谢。有时,时光又会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如母亲的黑痣,比如白莲花……但时光更多时候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过去后,便来不及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时光的气味”新颖别致,“气味”一词将无色无味的时光变得可感可知,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主要写了三种“时光的气味”,脉络分明,一是桂花的气味,二是红薯粉圆子的味道,三是白莲花的气味。
C.本文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清新活泼,时而凝重深沉,但整体上还是浅易明快的,全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D.作者发现母亲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后,先是紧张,接着是心酸,最后如释重负,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的挂念。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的后两段为何特意写到白莲花?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8-03-25更新 | 2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周国平的散文不是时下流行的各种“休闲散文”,也不是说古道今的所谓“文化散文”。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所作的是一种探究人生之谜,追索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哲理散文。他关怀的是当前世界中人的境遇和人的精神状况。在这个日趋世俗的实利主义时代,这样的探究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从这个意义上说,周国平是孤独的’。然而,追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他难解难分的情结,他在追索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欣慰。

②周围平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在《守望的距离》中,他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上,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读者,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③周国平对探讨死亡情有独钟,因为死亡和人生的意义紧密相连,所谓“未知死,焉知生”即是如此。对生命的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寻求,全出于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人总有一死,无论经历多少喧哗和骚动,有过多少光荣与梦想,结局总要走向寂灭。他认为人如果想明白了生生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因而他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一个人思考过死亡就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

④他寻求爱的智慧,他认为爱情基于幻想,而爱的魅力在于“永远未完成”,每当爱完成了的时候,爱就终结了。他谈幸福,他说幸福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名利的热衷追逐,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的只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而不是幸福感。真正的人生境界是绚烂归于平淡,执着于淡泊中的追求。他侃侃而论的是人生的各种生活形态和情感世界。是对于人生真谛的感悟。读《守望的距离》,你会感到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一种人生境界与另一种人生境界的挑战。那些充满睿智和哲理的隽永内涵,那些美丽的近乎格言和诗语的句子,都会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深处,都会让人思考自我境遇,关怀自我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⑤其实周国平所追求的就是对于有限生命的超越。在茫茫世界中,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的具体的现实生命是偶然的,微不足道的。一个人无论获得多少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在时间上转瞬即逝,在空间只能偏于一隅。人要摆脱自我局限只有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上寻求无限,从而获得自由生命的体验。人(        )在无限中感到自我生命的短暂、平庸的渺小,(        )激越之情。并不是人人都在体验人生,尽管人人都生活着。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寻求个人和有限实际利益中去的人,尽管他们得到更多的名利,但他们无暇和无能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也就不能超越琐屑和平庸的生活事实,寻求和洞察人生中有意义的情调。没有精神家园的人不能将自我一分为二,其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生活事实也就相差无几,不能将自己的人生作为自我观照、思考和欣赏的对象,不能领略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⑥周国平将自己的散文集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表明:                 ,距离产生美,      。当然人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利害,但一旦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就不会过分地看重和依赖它们,因为,在人生中还有比功名利禄、成功失败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这样就能始终对人生保持着诗意的美好感受。让我们永远拥有和执着地守望着这一片珍贵的精神家园吧。

1.第②节画线句的意思是
A.生活充满着各种关系的琐屑;
B.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
C.每个人的人格是独立、自主的;
D.生活会有无边的空虚无聊。
2.联系上下文,为第⑤节括号处选项填空并简述理由。
A.如果就能       B.只有才能
选项:(          )
理由: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⑤节画线句的意思:(不超过15个字)
4.联系全文,在第⑥节画线处写一段话,与上下文衔接。
5.文章评判周国平散文属于哲理散文的依据是:
6.文末说“距离产生美”。试举一例就此作简约论说:
2019-11-15更新 | 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 2015 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 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15 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 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什么叫支柱产业?产业产值达到 GDP 的 2%,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2016 年,我国 GDP 突破 74 万亿元, 按照 2%计算,支柱产业年产值应该在 1.5 万亿元左右。

2016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要推 进“绿 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不过,在产业总产值之外,看一个产业是否足够强大,还要看产业中单个企业的产值。龙头企业对整 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国家发改委在上述《意见》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 要“培育 50 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从 2016 年的情况看,城投控股、光大国际、亿利洁能、三 聚环保、启迪桑德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还没有一家产值能够达到百亿规模,72 家知名环保公司总营收 只有不到 1700 亿元。而同期,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的营收已达 239 亿欧元,相当于

1800 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环境质量,环保产业赶上了最好

的发展时机。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 17 万亿元,是“十二 五”期间的 3 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环保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认为,促进产业发展的 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必须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和严格执法,倒逼出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其次,在“倒 逼”的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优惠,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进而在治理环节

偷工减料,不少环境治理企业甚至沦为集中排污地,令公众极端愤慨。已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 30 年的金 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对此颇为感慨,他认为,国内环保产业竞争的无序,既损害了环保企业本身的利益, 也损害了公众利益。

(摘编自孙秀艳《环保产业何时能成经济“台柱子”》)

材料二: 我国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众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规模。 环保行业与政策关系密切。环保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同时也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的产业,其发展

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干预、引导密切相关。环保行业不会随宏观经济的周期起落而相应变动,但其变 动与政策出台情况紧密相关。

(摘编自《中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材料三:

近年来环保版块营收增长表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 2013 年到 2015 年,我国国务院非常重视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B.我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那么该产业年产值应在 1.5 万亿元左右。
C.我国已有城投控股、光大国际等节能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2016 年这些公司产值都没有过百亿。
D.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快速增长,环保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保产业要成为强大的支柱产业,不仅其总产值要达到 GDP 的 2%,而且龙头企业的产值也要大,要
达到几百亿甚至千亿的规模。
B.从 2016 年的情况看,中国的知名环保公司虽然多,但中国的 72 家大型环保企业的总营业收入没 有外国某一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在我国法律史上有特殊意义,体现 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D.近几年,环保产业中节能减排和环境修复版块营业收入增速强劲,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其他板 块营业收入表现较稳定。
2018-05-18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