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姓名称谓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8 题号:6159527
下面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敝”“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B.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
2020-01-03更新 | 12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面文中提到的三个人物依次是(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能事毕矣。(苏轼《东坡题跋》)
A.杜甫       韩愈       颜真卿
B.杜康       韩翃       王羲之
C.杜牧       韩偓       柳公权
D.杜秋       韩湘子     颜耕道
2019-07-09更新 | 14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固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2018-12-09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