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6259416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飐:吹动。薜荔:一种蔓生的木本植物。百越:此处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文身地:少数民族地区。 文身,南方少数民族多有文身的传统。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千古登楼,几多情思,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借登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知识点】 柳宗元(773-819)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②坐:徒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B.颔联刻画早梅内在气质,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写了早梅傲视风霜的风格。
C.颈联继续咏物,诗人看到早梅绽放,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想折梅赠之。
D.这首诗语言平实质直,不事藻饰,意脉若隐若现,艺术美和人格美融和为一。
2.简要分析整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05-23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冉溪

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注】①风波一跌:指作者在永贞元年参加革新运动而被贬的事。②种漆南园:据《后汉书》记载,樊重(樊敬侯)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都嘲笑他。日后树长成材,器物终于做成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少时、公侯、许国”等词可以看出、诗人从小就志在家国天下而非个人荣居。
B.“风波一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官至偏远的永州任职的坎坷遭遇。
C.“无余事”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也是下句“愿卜湘西冉溪地”的重要原因。
D.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感有起有伏,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2.结合全诗,概括说明诗人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022-11-01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1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2故道风烟在,翁仲3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4


【注】(1)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自奔赴被贬谪之地的时候。(2)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3)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4)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英雄一世的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世间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颈联正话反说,诗人借此解嘲自己与梦得因不攀附权贵招致非议,因写诗文讽刺时弊而一再被贬的遭遇。
2.试分析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20-02-11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